第十三章 鞠躬尽瘁(1 / 2)

倪若水为官从政期间,他走遍辖区内的郡邑,每到一处,辄躬身亲自省察记录坐监狱的案子,往往有不少明察之举。以前,当地老百姓与官差在平常见到上面来的人机会很少。如今看到三品大员倪刺史亲自登门拜访,着实令人们喜出望外,无不心想敬之。

一日,他与随从倪安外出调研,回来的路上,看到有一个县一个村子,许多良田沃野因无人耕种,致使花草萋萋,荆棘丛生。倪若水见状,经过调查发现,最大缘由就是引水灌溉不方便。有鉴于此,他组织并发动当地老百姓根治水源,不久,甘洌泉水咕咕地灌溉农田,大量荒野成了熟田。不仅如此,他亲自挂帅,带领大家战斗生产第一线,并肩劳动。当年粮食喜获大丰收。外地一些贫困人家携妻扶老,带着孩子来此地安家落户。村子规模变大,房连房,屋套屋,缀成一片。不久这里成了商品交易集散地。垦田开荒又扩大了许多。就这样,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心暖如春温饱富足。

倪若水担任汴州刺史兼河南采访使期间,关心民众疾苦,体恤民情。一日,他下乡调查,发现有一长溜庄稼人排队交皇粮,烈日炎炎,不少男人光着脊梁,皮肤黝黑发亮,瘦骨嶙峋。他穿着便服进行私访。

“交一回皇粮,不沾气,还要交第二回,饱满的都上交了,我们吃剩下的婢子。”一个老头泛着雪白眼珠子,满脸胡子一撅一撅的。

“可不是咋地,俺家孩子与你家一样多,为这孩子为抢着饭食,还嗝气呢?!”后面的一个细部格拧长着大长脸的老人回应道。其实,他们年纪并不大,三四十岁,不好打理,胡子拉碴,一戴上土色瓜皮帽,显得老碴多了。这群人七嘴八舌,诉说着种种不公正待遇。倪若水走上前去,仔细询问缘故。

原来,这个地方处于西京长安与东都洛阳枢纽区,经常看到皇帝与大臣的车马经过。为此,当地老百姓除了缴纳一般规定的赋税外,政府部门还向这个地方老百姓征收供帝王将相的车马所用的草料税,一而再再而三,层层加码,致使人们负担太重了。没成想,人们的怨言让他听了个耳饱。

倪若水见状,认为这种现象真不合理,你不能薅羊毛广从一个地方薅,这谁受得了。于是,他立即上书唐玄宗,要求也让其他地区平分赋税。

他这一举动,震动了朝野,宰相姚崇认为倪若水借机向老百姓讨好,捞取好名声,树立威望,笼络人心。

倪若水接到了姚崇的拒绝,很是不悦。他手下人也劝倪若水息事宁人。倪若水扬声道:“当官不替老百姓做主,那就不是好官。”接着,倪若水愤然道:“我决心已下,为民请命,死不足惜!”

倪若水一再坚持上书,终于感动了明君汤唐玄宗。唐玄宗谆谆教导各位大臣:“你们也应该向倪若水学习,为了国家社稷安稳而挺身而出,忠心耿耿辅佐大唐,真乃陛下忠臣良吏也。”就这样,当地老百姓赋税负担太重的不合理现象终于得到了改变。

一幕幕,一场场,回忆的情景犹如骑着骏马上奔跑在风景里,树影倒飞,群山奔腾,奔流不止的青川银河,宛如舞动的长练,又似一袭长长舞女的裙,星星般在家人脑海里眨呀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