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肝胆相照(1 / 1)

不久,姚崇得了病,他染上了疟疾,在京城大宁坊罔极寺养病。唐玄宗经常派人去看望姚崇,时任宰相源乾曜提议,让姚崇在中书省四方馆宰臣议事的地方养病,并使家里人到里面照管,唐玄宗依允。姚崇推辞道:“四方馆内有簙书,病人住在那里不合适。”唐玄宗说道:“设置四方馆,就是为了让官员议事,让卿住在那里,是为了国家社稷。朕恨不得让卿搬到禁中来住,别再推辞了。”从此以后,每当有国家大事,唐玄宗依旧征求姚崇的建议。

姚崇为政很有一套,但他对自己的孩子管教不严,有点放纵。他的三个儿子,长子是光禄少卿姚彝,二儿子是宗正少卿姚异,三儿子是礼部侍郎、尚书右丞姚弈。除姚弈性情温厚,处事严谨外,其他两个儿子交友广泛,**受贿,都是声色犬马之徒,已经引起了公愤。这两个儿子仰仗老爷子是当朝宰相,便作威作福,拉帮结派,吃喝嫖赌,无恶不作。时人惹不起却躲得起背后便讥讽姚崇治理国家大事可以,就是管教不好自己的儿子。

姚崇有个亲信叫赵诲,这个赵诲品德恶劣,**受贿被人揭发。唐玄宗亲自审问,律当死刑。姚崇亲自找到唐玄宗说请,要求免罪。唐玄宗对此耿耿于怀,很不满意,认为姚崇这是包庇干预内政。姚崇一看大事不好,意识到后果很严重,便自行忏悔,屡次向唐玄宗辞相,也推荐宋璟替代自己为宰相。

虽然姚崇后来辞了相位,唐玄宗深知姚崇是治国之能臣,还是让姚崇五日一临朝,逢有重大事情仍向他请教,对他宠爱有加,他深深地明白:姚崇具有大刀阔斧披荆斩棘的魄力,国家社稷离不开这样的贤臣,事实证明,开元盛世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与煌煌大唐,与这些个肱股之臣忠心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密不可分的。然而生命的轮回,随着日子的进程,不得不出现新老更替的现象。就这样,开元721年,一代贤臣良相姚崇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倪若水在治理汴州期间,对自己严格要求,他的官阶位列三品,可生活当中,日子过得依然十分简朴,一件衣裳穿了好几年也不买新的,一天吃饭只有一顿有肉。对于落难官员,凡是路过汴州,他都给予周济。不仅如此,他还独尊儒术,于是在当地建立官学和私塾,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教育工作,亲自上课堂为学生们讲课。倪若水教学是因人制宜,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对学生也是平易近人,培养出了不少青年才俊,国家栋梁之材。他自己自掏腰包为上不起学的学生付学费,劝生励徒,颇受学生们的敬佩和爱戴。倪若水为官从政期间,他每到一处,修书院,设讲坛,手门生,时时牢记兴办学庐,劝生励学。

那年夏天,汴州某县有个守将要征发民夫修建城池。倪若水对守将说:“如今,老百姓正忙着耕种,不要再征发民夫劳役加重他们的负担了。”不仅如此,他马上向中书省申请,免去此次劳役。汴州老百姓获悉后感恩戴德,交口称赞。

倪若水的曾祖父倪护,在北魏时,“皆以儒术自富,不求闻达。父基,能世其学。”倪若水在此浓厚家风的熏陶下,“幼沈敏,博学强记,未冠已能通六经,尤深于大《易》。”据倪若水墓志铭记载,倪若水七岁时,就能背诵不少子曰诗云,在河朔,堪称凤毛麟角,世人皆称奇才,弱冠之际,倪若水博综群经,通诸子百家之言。倪若水笃学好文,理致高古,在藁南野庄私塾,从学者达百人,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

当时,真定府藁城县之学风,在藁城南镇野庄树立了榜样,被后人(《常山贞石志》卷11,徐晟《大宋真定府藁城县重修文宣王庙堂记》)所记载:厥士惟上,其民实繁。户扇仁风,市多君子,崇儒重本,人皆富心。

在这个礼仪之邦中,人们尊重知识,崇尚儒学,已蔚然成风。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河北等地的文化教育有的还居于国家前列。

在农业方面,倪若水调研时,常常与老百姓促膝交谈,身体力行,在不同领域与老百姓风雨同舟,肝胆相照。

三年后,即公元719年,倪若水因政绩突出,唐玄宗调倪若水回京城任职,倪若水与接任交接完手续后,与内厮倪安刚刚走出汴州知府大门,就看见门口聚集了很多老百姓。他们一看见倪大人出来了,便不约而同地说道:“倪大人,汴州老百姓离不开您呀!”于是这些老百姓都给倪大人叩头,有的手里拿着鸡蛋,鸭子,水果,酒菜等等,他们高高地举着,请倪大人收下,倪若水心潮澎湃,感动不已,两眼热泪已盈满了眼眶。

倪若水一行人骑着马渐行渐远,老百姓目送着大人直到背影渐渐地消失在视野里。

倪若水两次官复原职,一直在大唐王朝掌权,多年来声名显赫。为国尽忠,为民请命,复兴儒教。

唐玄宗前后赏赐给他的良田、好房、美女、名马,不可胜数。

后来,倪若水渐渐衰老了,屡次请求辞职,皇帝都不允许。

倪若水生病时,皇帝派太监一个接一个前来探望。名医、好药无时不送来。倪若水病危临终时,给皇帝上书:“臣原本是恒州藁城的一个读书人,以耕田种菜教书为乐,偶然机会被圣上所发现,才能到朝廷来做官。承蒙圣上宠信,使我这个德薄才疏、出身贫贱的人骤登高位,在外为民勤政,在内执掌大议。里里外外任职数年,辜负了皇帝的信任,名望不足以震慑国威,致使给小人有可乘之机。我为国而忧心,就如同走在薄冰上一般,忧虑日甚一日,不知不觉得了重病。身体不行了,这就如同钟摆停了,水沉寂了一般,仅仅剩下一口气,眼看着也要没有了。回顾自己一生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业绩,来报答圣上的宠爱,辜负了圣上的大恩大德。我将要同这盛世永别,此时真有无限的感激和怀念。谨上书一封,以表达我对圣上衷心地谢意。”

唐玄宗阅后,下了一道诏书:“你因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做了我的良吏重臣,在外你是捍卫国家的屏障,在内你是完成光辉业绩的助手。二十多年来的太平日子,实在是靠着你才出现的。等到你不幸患病,我满以为不久就会痊愈,哪里想到会越来越重,心里实在是不好受。现在,我命令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到你府上探视,你要注意医治,为了我,你要爱惜身体。我仍然希望你这意想不到的疾病早日治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