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成得臣执政(1 / 2)

宋国。

春秋纪元85年,前637年。

泓水之战,宋国大败,听说宋襄公中箭,还感染了破伤风,高烧不退,眼看着快不行了。

明眼人都清楚,宋国大败,宋襄公的霸主肯定是当不成了;楚国不讲信义,也难当霸主重任。

霸主之位又悬了起来。

齐孝公动了心思:我老爹是霸主,新的霸主之位难道不应该由我来继承吗?但如何竞争霸主之位呢?那就只有先打败宋国。

于是,齐孝公下令,围攻宋国的缗地,借口是四年前,陈国号召诸侯到齐国会盟,宋国没有去。这个借口虽然有点憋足,宋国也无力反驳。好在宋军虽然攻击力不行,但防守是把好手,顶住了齐国的攻势,没有让齐国的计划得逞。

五月,宋襄公因腿上的箭伤不断恶化,去世了。

宋襄公的死,引发了新一轮的博弈。

楚国。

楚成王回到郢都,把大败宋国的事情告诉了斗子文。楚成王的意思很明显:快来表扬我吧,我打败了中原霸主,就要成为天下共主了。

斗子文道:“大王您上了宋国人的当。”

楚成王道:“何以见得?”

斗子文道:“一国之君和诸侯霸主是不一样的。一国之君是天授,而霸主是诸侯们共同认可出来的。对霸主而言,信义最重要,失去信义,就无缘霸主之位的争夺。宋国几次三番,想方设法,陷大王于不义,断绝大王的争霸之路,实属可恶。”

楚成王愣了半晌,说道:“你是说,我当不成霸主了?”

斗子文道:“也不尽然,大王您依旧是南方霸主,这是连周天子都承认的。您只是不能像齐桓公那样号令中原诸侯罢了。”

楚成王道:“如此重要的事情,你为什么不提醒我呢?”

斗子文道:“我不习军务,不能陪同您到军前,伴随左右,这是我的过错,我应当引咎。大王可选通晓军务之人,担任令尹之职。”

楚成王道:“这如何使得。”

斗子文道:“我听说,宋公已经箭伤发作,死掉了。如此一来,中原诸侯会推出新的霸主,大王您只需要堂堂正正击败这个新霸主,就可以称霸中原了。而要击败这个新霸主,您需要一位能征惯战的大将,这是我不能胜任的。”

楚成王沉吟片刻,说道:“你说这个新霸主会是谁呢?”

斗子文道:“这个不难判断。霸主必然出自大国,鲁、宋这样的国家是没有资格竞争的,有条件的只有齐国和晋国。齐侯懦弱,自是不提,那就只能是晋国了。我听说晋侯快要死了,但他的世子却是个无能之辈。晋国称霸,万事俱备,只差一个贤明的国君,他们一定会去寻找这样的人,而恰好他们就有这样一个人。”

楚成王好奇地问:“这个人是谁?”

斗子文道:“公子重耳。他几年前流亡到齐国,我听说,他已经离开齐国,到达宋国了。”

楚成王道:“看来,我与他必有一战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