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泓水之战(1 / 2)

鲁国。

鲁僖公说干就干。一开春,鲁僖公就派军队攻打被邾国占领的须句。邾国没想到鲁国的报复来的这么快,没防备,须句被鲁国顺利攻下。鲁僖公很高兴,亲自护送须句国君归国。

邾国的反应弧虽然有点长,但也总算反应过来。他们马上集结军队,要找鲁国讨个公道。鲁僖公差点气乐了:你个二五仔,原先是老子的小弟,先去抱齐国的大腿,也就算了,再去跟着宋国混,也可以忍,你还想跟原主人叫板,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鲁僖公根本没把邾国放在眼里,也没有做充足的战前准备,就要匆忙率领军队出发。藏文中劝说鲁僖公:“黄蜂、蝎子虽然小,但毒性很强,更何况是一个国家呢。我们不能因为邾国是一个小国,就轻视它。重视敌人,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先王的教诲,我们不能忘记啊!”鲁僖公讨厌藏文中的叽叽歪歪,又不好得罪他,毕竟人家是学术名家,说得很有道理。但有道理就得听你的?鲁僖公没搭理藏文中,继续出征,在升陉(xíng)与邾国军队相遇。升陉是鲁国与邾国相邻的一个边邑。

邾国为何如此自信,敢于主动应战,以弱战强?原来,他们开发出了一套新的军事战术:箭阵。两军对阵,箭如雨下,可以对敌人造成大规模杀伤。过去,射箭是个技术活,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就是射箭,要求射手在疾驰的战车上百步穿杨,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需要长年的严苛训练。而邾国的这套战法大大降低了射箭的难度,成百上千的士兵一起齐射,气势恢宏,杀伤力大,又不需要太高的技术难度,绝对是战争的革命性创新。这套战法被后世兵家所普遍采用,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费箭矢。

毫无悬念,鲁国军队遭遇邾国军队的重击,在漫天箭雨下,鲁军伤亡惨重,大败而归,鲁僖公的头盔也跑丢了,被邾军捡到,当做战利品,高高地挂在城门上,炫耀战争的胜利。

晋国。

晋惠公病了,而且病得很重,眼看着就快不行了,而他的继承人世子圉(yǔ)还在秦国当人质。有人劝他赶紧把世子圉从秦国接回来,他不置可否。

晋惠公之所以立圉为世子,就是为了让他到秦国去当人质,而不是为了让他继承君位。晋惠公有很多儿子,随便找个中意的即位就好了,干嘛非要把那个倒霉蛋接回来。

当初,晋惠公在梁国流亡的时候,娶了梁国国君的女儿,生了一对龙凤胎,他很高兴,请巫师来占卜。巫师说男的要给人当人质,女的要给人当妾。他很失望,就给两个孩子分解取名叫圉和妾,从此也就不再重视他们。后来,为了给秦国送人质,晋惠公就把圉立为世子,和妾一起都送到了秦国。

世子圉也得到了晋惠公病重的消息。他明白自己在父亲眼里的地位,晋惠公是不会主动接他回去的,因为秦国很有可能会据此索要高昂的筹码。他感到很自卑,他觉得周围的人都看不起自己:自己的母亲是梁国人,但秦国灭了梁国,他去求情也没有用。虽然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但他认为,这只是秦国在加大赌注,企图通过支持他即位而捞取更多的好处。所以,他既不想让晋国来接自己回去而被秦国讹诈,也不想让秦国护送自己回去而付出高昂的代价。但他还是要回去。他该怎么办呢?

他要潜逃回去。

世子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怀赢,想带她一起逃回晋国。怀赢是个有理想的女人。她说:“我嫁给你是国君的命令,随你回国也要有国君的命令。我尊重你的决定,所以不会告发你,但也不会和你一起潜逃。我要风风光光、光明正大地去到晋国,希望你能用最盛大的礼仪来迎接我。”

秦穆公听到世子圉潜逃的消息,很生气。他对世子圉寄予厚望,没想到被这个小子摆了一道。他决定重新投资。

宋国。

郑文公又去朝见楚成王了,这在中原诸侯引起了一波不大不小的震动:即使楚国强大了,高傲的中原诸侯依旧习惯性地用头顶上的眼睛看待这个蛮夷之国。宋襄公认为自己是中原霸主,应当对郑国这种吃里爬外的行为予以教训,于是出兵讨伐郑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