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许国之战(1 / 1)

郑国。

齐国组建拥太子郑联盟,在周惠王的授意下,郑国决定正式组建拥王子带联盟,支持王子带。晋国想把自己占领虞国和虢国的行为合法化,楚国想干预中原事务,都答应了。郑文公很高兴。

春秋纪元69年,前654年。

郑文公的高兴劲还没过,夏季,齐国联合鲁国、宋国、陈国、卫国、曹国讨伐郑国,包围了新密。

郑国对诸侯联军来犯早有准备,新密就是郑国为抵抗诸侯联军而新修筑的城池,在今河南密县一带,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郑文公派使者前往晋国和楚国求救。他的意思很明确,联合晋国和楚国,集三国之力,跟齐国大打一仗。

晋国不想跟齐国打仗。晋国刚吞并虢国和虞国,吃得有点撑,要消化吸收一下。反正周王室已经默许了晋国的行动,跟齐国开战,无论胜负,都不可避免会损兵折将,万一刚占领的地方因为战争而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那就太不划算了。晋献公以有病在身为由,拒绝了郑国的请求。

郑文公派申侯出使楚国。楚国也不想跟齐国开战。一则,楚国刚跟齐国签订了召陵之盟,不好马上翻脸;二则,楚国刚吞下弦国,想打算对黄国动手,不愿节外生枝。三则,楚国没有把握能打赢。晋国不出战,楚国真的没把握。

申侯在郑文公面前夸下海口,要是完不成任务,面子上挂不住。于是,他擅作主张,同意把许国让给楚国,建议楚国攻打许国,以解新密之围。

楚国早就盯上了许国,只是因为齐国和郑国对许国的保护,不好动手罢了。听申侯这样说,楚成王就决定出兵攻打许国,帮助郑国解围。

齐国很重视许国。郑国一直对齐国三心二意,于是,齐桓公在北方扶持申侯,在南方支持许国,从南北两个方向对郑国施加压力。许国也很知趣,自从抱上齐国这条大腿,一直积极响应齐国的号召。

许国遭到楚国的攻打,齐国不能不救。于是,齐桓公率领联军,放弃新密,救援许国。

楚国见齐国来救,主动撤军。齐桓公见楚军撤了,也想撤军。楚军虽然撤了,但并没有走远,而是驻扎在武城。武城在今河南南阳一带。

楚军选的这个地方很鸡贼。这个地方是楚国方城防线的核心区,进可攻,退可守。在方城之外,楚国营建了叶邑、东不羹、西不羹等重要城邑,大军可以就地补给。而齐国联军远道而来,军需补给是个大问题,根本无法持久。

三个月后,齐国联军的粮食吃完了,没办法,只好解散,各自回家。这时候,楚军又从武城出来了。

没有诸侯联军的保护,许国无论如何也打不过楚国。许僖公向蔡穆侯求救,蔡穆侯也没招,他建议许国投靠楚国。正所谓:离楚国太近,离天堂太远。许僖公无奈,只好接受了蔡穆侯的建议。

冬季,蔡穆侯带许僖公到武城见楚成王。许僖公姜业双手反绑,嘴里衔着璧玉,随行的大臣穿着孝服,士子抬着棺材。这有个专业术语,叫做“肉坦”,意思就是躺平了,随你处置。

楚成王不明就里,询问逢伯。逢伯是楚国的学术大家,他给楚成王解释说:“从前武王推翻商朝,微子启就是这样做的。武王亲自为微子启松绑,接受了他所敬献的璧玉,举行仪式为他扫除厄运,烧掉他的棺材,给他礼遇,令他回到封地,听候命令。”

楚成王按照逢伯的建议,接见了许僖公,许国从此成为楚国的属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