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楚国的新攻势(1 / 2)

楚国。

春秋纪元64年,前659年。

楚国决定攻打郑国。

这一年,楚成王即位已经十三年,年满二十岁,到了该闯荡一番功业的时候了。

楚国要北上,郑国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楚国与中原的争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被周朝压制,周朝沿汉水构建了一条针对楚国的防御带。第二阶段是突破。楚国逐渐打破周朝的囚笼战略,把汉水两岸的广阔地域纳入管辖。第三阶段是新防御。楚国构建楚长城和方城防御区,与中原诸侯之间形成新的稳定。楚成王现在要打破这种平衡,把楚国的影响力推向更远的北方。出了方城,第一站就是郑国。

楚国此次出战,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方面,中原诸侯被戎狄之乱搞得焦头烂额,疲于应付,根本无暇顾及楚国。实际上,中原诸侯一直在当鸵鸟,对楚国一天天的强大装作看不见,现在,报应终于来了。

地利方面,方城前哨,楚国经营多年,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

人和方面,楚成王依靠斗子文,上下同心,而郑国却在搞内斗。高克是高渠弥的孙子,统领郑国最精锐的部队,却被郑文公猜忌。郑文公以防御狄族渡过黄河,威胁郑国安全为由,把他派去戍守北方。等狄族的祸乱平息下来,郑文公却迟迟不把高克调回新郑,把他和他的军队丢在黄河边上不管不问。高克不敢回去,只好解散军队,只身逃亡陈国,郑国最能打的一支军队就这样消失了。当年,郑国纵横捭阖(bǎihé),靠的就是这支精锐之师,如今,他们却把它亲手毁掉了。

在楚国与郑国之间,沿汝河两岸,在今河南平顶山—驻马店一带,分布有不少小国。如:东不羹(今河南舞阳一带)、西不羹(今河南襄城一带)、应国(今河南平顶山一带)、房国(今河南遂平一带)、柏国(今河南西平一带)等。以前,这些小国大多归附郑国,这一回,楚国要把他们纳入自己的版图。

楚国的攻势很犀利,一下子就拿下了柏国和应国,并营建叶邑。叶邑就是现在的叶县。楚国很重视叶邑,打算把这里打造成为楚国最重要的城邑之一,因为这里产盐。我们现在的地质调查发现,叶县盐田面积4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300亿吨,氯化钠含量95%以上,品位极高。

楚国长期饱受缺盐的困扰。据说,楚文王食昌歜(chāngchù,一种用菖蒲根腌制的泡菜),不幸食物中毒而死,就是因为腌制的时候,放盐太少。占领叶县,楚国就再也不担心盐的问题了。

郑国地处四战之地而不自知,还自废武功。楚国大举来犯,郑国想迎战,却发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无兵可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