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庆父祸鲁 卫公好鹤(1 / 2)

虢国。

戎狄部落这些年像疯了一样入侵中原。北戎攻打燕国,被齐桓公灭掉了;狄族攻灭邢国后,又开始打卫国的主意;大沼泽的戎族威胁鲁国,鲁国修建了烽火台;西戎则想沿崤函通道,攻打虢国,进入中原。

虢国镇守崤函,仗着地利,在渭水流入黄河的地方打败了西戎的入侵。虢公很高兴,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庆功大会上,虢公喝了很多酒,然后就喝醉了。醉梦中,他梦见一个虎头人身手持大斧的神人。神人对虢公说:“上天有命,让晋国进入你的国门。”虢公吓坏了,一惊,醒了过来。

虢公心中不安,让史嚚(yín)为他占卜梦的吉凶。史嚚说:“你梦到的是西方之神蓐(rù)收,主管刑杀,预示国家有刀兵之灾,大凶。体恤百姓,亲近贤良,察纳忠言,才有可能避免。”

虢公十分恼怒:“你意思是说我不贤明?”

史嚚说:“我是说您这个梦不吉利。”

虢公说:“梦都是相反的。前年,神人降临我国,已经预言我将得到土地,我这次又打败了西戎,神的预言将会很快实现。你不学无术,连个梦都圆不好,罔顾了我对你的信任。”

于是,虢公把史嚚囚禁起来,让人祝贺自己做了个吉利的好梦。

舟之侨是史嚚的好友。史嚚被关押,他担心受到牵连,对族人们说:“灾难就要来了,有人还要自己蒙起眼睛装作看不见,虢国亡国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我们必须马上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于是,他率领族人逃往晋国。

鲁国。

庆父是一个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他拿自己跟公子斑比较来比较去,越比较心里就越不是滋味:“同样是庶出,为什么别人能当上国君,自己就不能呢?我哪点比别人差?难道就因为自己出身不好?”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人都会失去理智。庆父也不例外。他很早就收买了那个曾经被世子班毒打过的马官,不仅鲁庄公看到了马官荦(luò)的威胁,庆父也看到了他的潜在价值。公子班也许在看到那个小小的马官把短剑刺入自己胸膛的时候,会有一丝的后悔吧:为什么当初不听父亲的忠告呢?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容不得半点妇人之仁。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公子斑不会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君主。

就像那个得到了金鱼祝福的老太婆,庆父当了几天的首辅大臣后,觉得很不过瘾。虽然新君狗屁不懂,什么都要听自己的,但毕竟还有名义上的君臣之分。自己当初是要打算当国君的,怎么一时糊涂就扶持了一个傀儡呢?小孩子是会长大的,而且很有可能会活得比自己长。自己想要当上国君,就得让这个孩子先死,而且越快越好。庆父已经急不可待了,但他不能自己动手,他不想背上一个弑君的恶名。

机会很快就来了。鲁闵公的老师太傅慎不害侵占大夫卜齮(yǐ)的田产,而且依仗自己是国君之师的特殊地位,态度相当恶劣,搞得公检法部门也不能秉公办案。

慎不害是那种死读书不睁眼看的人,还意识不到自己所依靠的只是一座随时可能崩塌的冰山,一不小心就会葬身在这冰山之下,他还在自鸣得意。卜齮则是官场老油条,心里很明白现在鲁国谁说了算,于是就找到了庆父。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庆父也不是什么仁慈之辈。庆父给卜齮开出了条件:刺杀鲁闵公,跟自己一条道走到黑。我们不知道这个官场老油条此时在想些什么,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由不得他自己了。

天真烂漫的小国君还不知道灾难即将降临,他和往常一样带了一群人,在宫殿大门口捉迷藏,打发晚上的无聊时光。他觉得自己藏得很好,但还是有人找到了他,一把匕首割断了他的咽喉。他想说:你犯规了,但什么也说不出来。卜齮的目的达到了,慎不害被灭族。但这种畅快又能维持多久呢?恐怕卜齮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已经没有人关心他的命运了。

就像那个因为金鱼的祝福,当上国王的老太婆,她想当海上的霸主,她已经把老渔夫派出去,找那条神奇的金鱼去了,她相信他的愿望将很快实现。

庆父也是这样想的,但有人不这样想。

庆父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内部,有哀姜的鼎力相助,外部,自己大权独揽,说一不二,另外,还有齐国这个诸侯霸主的支持。他认为,鲁国的贵族们一定会哭着喊着请他即位。没想到,这帮保守的贵族老爷居然叫嚷着要严惩凶手,揪出幕后真凶。尤其是季友,竟然带着公子申逃亡邾国去了。

形势对庆父越来越不利,季友在邾国宣称,庆父就是杀害公子班和鲁闵公的幕后黑手。就连曾经支持过他的齐国也倒戈了,齐桓公亲自下令,命齐国大军驻扎在鲁国边境,要求鲁国一定要严惩杀害国君的凶手。

国内声讨庆父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庆父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他知道,大事去矣,匆匆逃亡莒国。季友返回鲁国,立公子申为君,这就是鲁僖公。

哀姜与庆父的奸情也被扒了出来,人们终于知道哀姜也是杀害鲁闵公的帮凶之一。哀姜害怕被清算,逃亡邾国。

季友决定置庆父于死地,他给莒国送去了很多贵重礼品。莒国很懂事,驱逐了庆父。

庆父逃亡齐国,被拒之门外。没有办法,他只好在齐鲁边境的泗水河畔搭个小窝棚,暂时安家。

庆父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自首的好,坦白从宽嘛,说不定还能有条活路。庆父托他的好友公子鱼向季友求情,请求宽大处理。公子鱼也够意思,冒死为庆父求情。鲁僖公本想答应,季友说:“庆父必须死。如果它能自己了断,还可保留子孙的荣华富贵。”

公子鱼大哭着去给庆父报信。庆父听到公子鱼的哭声,就找根绳子上吊自杀了。季友得到庆父自杀的消息,就让庆父的儿子继承了他的封号。

庆父在鲁国国君家族中排行第二,他的家族受封为“孟孙氏”;前者喝鸩酒死去的叔牙排行老三,他的家族受封为“叔孙氏”;季友排行老四,他的家族受封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都是鲁桓公的后裔建立的家族,所以被称为“三桓”。三桓后来成为鲁国的三大豪门,渐渐地把鲁国国君的权力给瓜分了。当然,这都是后话。

季友掌管鲁国大权。据说,季友快要出生的时候,鲁桓公让大祭司楚丘的父亲为这个孩子占卜。楚丘的父亲先用龟甲占卜,说:“是男孩子,他将是您的左右手,鲁国的执政大臣,公室的依仗。如果季氏灭亡,鲁国将不再盛昌。”然后,又用蓍草占卜,得到大有卦变乾卦的卦象。楚丘的父亲说:“这个孩子不得了啊,兄弟们尊重他如同父亲,百姓们敬重他如同国君。”

等这个孩子生下来,在手掌心有个“友”字,于是就给他取名叫姬友。

哀姜逃亡邾国,鲁国不想追究,但齐桓公不想放过他。齐桓公认为哀姜私通庆父,参与谋害鲁闵公,有损齐国的国际形象,就向邾国引渡哀姜,命她自杀。这是赤裸裸的打脸:是你鲁国的国君夫人又怎么样?我想杀就杀。鲁国没办法,只能尽量挽回面子,向齐国提出严正交涉,要回了哀姜的尸体,以国君夫人的礼仪进行安葬。齐鲁之间的关系又一次恶化。

卫国。

春秋纪元63年,前660年。

这年冬季,狄族攻打卫国。去年,狄族灭掉邢国,抢了很多财物。他们大概觉得中原诸侯好欺负,今年,又来抢劫卫国。

卫懿公发布全国总动员令,号召卫国上下共同抵抗狄人的入侵,没想到国人们居然不响应。

原来,卫懿公有一个很高雅的爱好:喜欢养鹤。他养了上千只鹤,还把军粮给鹤吃,战车给鹤乘坐,甚至将军的封号也给了这些鹤,百姓饥馑,军队废弛他也不关心。今天,他的报应终于来了。

卫国人不愿与卫懿公一起战斗,也不完全是因为他喜欢养鹤。一千多只鹤,能吃多少粮食?坐几辆马车?给他们个将军的封号,他们还能拿俸禄不成?主要原因还是身份认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