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斗子文掌权 齐桓公北伐(1 / 2)

鲁国。

春秋纪元58年,前665年

春季,鲁庄公下令扩建马厩(jiù)。

扩建马厩自然是为了饲养更多的战马。战马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饲养起来有很多讲究,春季在牧场上放牧,夏季在凉棚下吃草,到了秋季和冬季才回到马厩。所以,修建马厩也有时间讲究,要等到战马离开马厩,去到牧场的时候才能开工。

鲁国实行的是大周历,大周历要比大夏历早两个月,周朝的春季,实际上还是隆冬季节,马匹还在马厩中,这时候修建马厩,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鲁庄公不想等了。

这些年,鲁国天灾不断,去年还不得不向齐国借粮以度过饥荒,但鲁国还是决定顶着困难,修建城邑,扩建马厩,鲁国面临的形势真的不容乐观。北方的戎狄部落、东方的东夷部落、西部大沼泽的戎族部落,和中原诸侯一样,也遭遇了自然灾害,他们没有中原诸侯的互助精神和抵御自然灾害的战略储备,他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抢,鲁国不得不积极备战。

鲁国迫切需要一个大丰收。这一年的庄稼长势很好,大家心里充满了希望。到了秋季,收获的季节快到了,突然爆发蜚盘虫。这是一种水稻害虫,长得像蟑螂。鲁国的农业又一次遭受重大打击。这些年,鲁国几乎没有一个好年景,不是水灾,就是虫灾。

冬季,鲁庄公下令在诸地和防地筑城,这是为了和齐国争夺纪鄣。

纪鄣是纪国的一块飞地,远离纪国本土,位于山东半岛另一侧的海州湾之畔,因为离得太远,在纪国被齐国灭掉后,得以幸存。

二十七年前,纪叔姬陪着纪侯离开纪国,浪迹天涯。九年后,纪侯去世,纪叔姬回到纪国最后的祖地酅(xī)地,侍奉纪国的祭祀,掌管纪国最后一座城邑——纪鄣。

去年冬季,纪叔姬也去世了。她去世的时候,把纪鄣托付给了鲁国,因此鲁国在诸地和防地筑城,准备接收纪鄣,并防御外部势力干涉。

齐国对鲁国的行动很不高兴。齐国已经吞并纪国,纪鄣也应当是齐国的,鲁国凭什么染指!

这年夏季,齐国出动大军,攻打纪鄣。鲁庄公派军队驻扎在成地,想救援纪鄣,但又不敢行动,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纪鄣被齐国占领。

鲁国虽然没有得到纪鄣,但也要恶心一下齐国。八月,鲁国风光大葬纪叔姬。叔姬是去年十二月去世的,已经过去八个月了,但鲁国不管这些,以最隆重的葬礼安葬了叔姬,以表彰她在抗击齐国侵略过程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九月,朔日,又发生了日食。人们联想到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不胜恐惧,用牺牲来祭祀社神,以求平安。拯救太阳的祭祀本来是不需要牺牲的,但人们真的怕了,也顾不上这些了。

但这些祭祀真的有用吗?

楚国。

前年,楚国的令尹子元被郑国的空城吓跑了,成为年度最佳国际笑话。但子元认为自己成功避开了与中原诸侯联军的战争,是有功的,于是,他住进王宫,想与息夫人有更近距离的接触。大夫斗射师劝子元不要这样,被他关进了监狱。

令尹子元这一不经意的举动,捅了马蜂窝:他得罪了最不该得罪的斗家,大名鼎鼎的若敖氏家族。

斗伯比扶立熊坚,他死后,楚国大权并没有落在他的继承人手里。于是,他的弟弟申公斗强支持令尹子元,重夺大权,拥立熊恽,也就是楚成王。斗强死后,他的儿子斗班继承申公之位。

令尹子元的所作所为惹怒了斗班:子元,你变坏了!于是,斗班发动政变,杀死了令尹子元。

楚国群臣也看不惯令尹子元,他们想请斗班主持朝政。申邑是楚国最重要的战略要地,斗班若是回到朝堂,就得放弃申公之位。斗班不想这样,他想起了斗伯比的儿子斗谷於菟(dòuguwūtú)。

斗谷於菟,字子文。很多年前,楚国国君若敖熊仪娶郧国国君的妹妹,生了斗伯比。郧国位于清发水下游,云梦大泽边上。

斗伯比是熊仪最小的儿子,不是嫡子,在楚国不得志,就生活在郧国。熊仪的儿子熊坎当上国君没几年就去世了,熊眴(xuàn)即位。熊通联合斗伯比,杀了熊眴,自立为君,这就是楚武王。斗伯比从此得势。

有一回,斗伯比在郧国度假,跟郧国国君的女儿,也就是他的表妹好上了,生下一个儿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