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山里人的标准(1 / 2)

清晨一缕曙光照射进这座小山村,勤快的庄稼人已经爬起床,女的烧火做饭,小山村则是炊烟袅袅,大公鸡更是在主任起床前,象征性地打几声鸣,象征性地值个班,再次睡去,女人们起来做饭是她们勤俭持家的标准,谁家的女人起来晚,不洗衣做饭,在小山村是被人说三道四的,所以,山村的女人都很勤快。

山里的爷们也会做饭,那只是在猫冬的时候,闲着无聊,才帮自己的女人做几顿饭,可是,那是需要女人用他们的温柔换来的,有心计的女人会使出浑身的解数,讨好男人。

山里的男人更是不能睡懒觉,早晨起来他们用扁担担着梢条编制的土篮子,和铁锹,将街道上的牛马、牲畜的粪便收在一起,倒进自己家的粪堆,起来晚了,那是找不到的,自从分田到户,养成了习惯,和山土一拌,那就是肥料,没有钱买化肥,只有上他,谁家的庄家长得好坏,是山里人评判这个家男主人是否勤快持家的标准,就像是一杆标尺。

谁家收拾的干净,男人和孩子穿的利索一点,那就是评判女人的标准,女人的花红是不是好,从衣服上的针脚紧密度和工整来判断,小山村的女人,从大小就练就了花红,一个个都是没得说。

大骨架,屁股大更是娶媳妇的标准,大骨架是干活的料,屁股大能生孩子,特别死生儿子,有了接户口本的,那就全家大喜。

一大清早傻子还在睡着,相依为命的大黄狗被他抱在怀里,同样也感受到了他身上的温暖,没有起来,用他那臭臭的大舌头,呲啦。。。呲啦地舔着傻子的脸,直到把傻子添醒。

“你个小王八犊子,别闹,让我再咪会儿,一边去。”傻子不满地推开大黄狗的大脑袋,还有它腥臭的大嘴巴,不知道他昨晚上吃了谁的大货。

受了气的大黄狗在感受到了身边人类的拒绝,无可奈何地脑袋歪在一边,任凭那只有力地大手抱着它,腿骑在她的身上,压制住他的身体。

一声声鸡鸣,偷懒的大公鸡终于上班,一阵阵猪狗的叫声,打破了小山村的宁静,傻子和大黄狗不能在睡觉了,时间已经到了,催促他们从苞米跺里钻出来,抖去身上的叶子,傻子一路小跑,来到不远处的小溪边,捧起溪水,洗脸洗手,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不管是冬夏,他都是干干净净。

虽然,他的衣服很破,屁股处已经露肉,其他的地方也是漏洞百出,但是,夏天,他总是洗得干干净净,才穿上去人家里干活。

清洗完,向老魏家的大院走去,一大早还要挑水、劈柴、烧火,能做些小活,早点过去干活,能够吸引主家或者主使人的主意,更能换来一顿早饭,就算是能够给他一个大饼子,也不至于挨饿。

他到的时候,还没有几个人,所以,他主动包柴火,烧水,搬桌子洗碗,等主家已经在忙活,前来的每一个人也都有他们自己的活计,每个人都有相应的干活搭档,看到他,直接招呼他干活,“那谁谁,去把水缸挑满,回来吃饭。”

什么也不说,就是不说,他也知道这么重的苦力活是他的,别人是不会干的,那些都是大爷,起码比他强,只有他坚定地守在这些个岗位,也许这就是他命中注定的差事。

他一手拎着两只水桶,一只手拿着扁担,肩膀上昨天磨出的血泡还没有好,来到泉眼的水井边,看着清冽的泉水顺着小溪往下流,她的肚子就不争气地咕咕作响,一晚上,让他吃的食物已经消化了干净,用扁担的一头勾着水桶的梁子,顺到水井里,把两个水桶一一装满。

饥饿让他感觉到了口渴,趴在水桶边沿,倾斜着,大口大口地喝着甘甜清冽的泉水,突然感觉身体有劲多了,然后站起来,挑起满桶的清水往主家走,肩膀上与扁担接触的地方,水泡被撵破,刺心的火辣辣的疼痛冲进大脑。

微微皱着眉,忍受着肩头上的阵阵刺痛,将几个水缸挑满,这时候,饭菜已经做好,他就这么站在那里,看着大家坐在桌子上,大吃大喝,他没有招呼是不能吃饭的,他有这个自知自明。。

“傻子还没吃饭吧?麻子去把他的盆子拿过来,给他盛点”李队长这个时候,终于看到了傻子,对着做饭的乡亲说道,他的声音不易于天籁之音,在他的耳朵里是那么的好听,就像村口的拴着的那头驴叫声,能传遍整个小山村。

“傻子,去把你的饭盆拿过来,就是那个小铝盆,昨天用的那个”王二麻子放下筷子,不情不愿地喊道,那样子有些厌恶,可是,主事人的话又不能不听。

傻子一听到有人招呼,知道是给他吃饭的时候,快步跑到搭建在院子里的厨房,拿出昨天那个铝制小盆,来到大锅前,等待大师傅打饭。

王二麻子拿起他的大勺子,一勺子高粱米红豆焖饭,一大勺子烩菜,也就是昨天吃剩下的剩菜,今天热一下,大家对付吃一顿,现在,能够吃上烩菜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谁管他是不是剩下的。

这些饭菜也只能让他吃个小半饱,吃完还能不能给他添一些,他不敢奢望,对他来说吃一顿饱饭已经是够奢侈的事情,他已经很久没有过的事情了,还是,先解决眼前的已经是很知足了。

一双树木筷子,快速地将饭菜往肚子里扒啦,不到一会儿,小铝盆里已经是剩下点汤水,还是感觉很饿,可是他不敢自己去拿勺子添,眼巴巴地看着那个吃完饭,用细树枝剔着牙花子的王二麻子。

他已经吃完,正在和几个老娘们在扯着山里人的口花花,谁家的娘们的屁股大,能生养,胸前的布袋大,孩子能吃饱,惹得几个老娘们哈哈大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