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六亲不认的步伐(1 / 2)

“我不能给你留,我把这吉祥话多说几句,主家一高兴还能多赏我几个喜钱,留给你,赏钱就少了。”这是东北二人转的讨彩头,没有那个主家会厌烦,这可是出彩儿的机会,出个两块三块,那就是大方的主,一块,五毛也常有的事。

“还是你聪明,抢了我的饭碗,那我就祝福主家,来年抱俩大胖孙子,主家发大财,发横财,财运滚滚”孙庆也不甘示弱,立即站在台上拉长音大声喊了起来,这就是在提醒主家,赶紧过来封赏钱,这个时候,主家或者主家请来的主事人应该登场了,送上喜钱。

主家魏大明亲自来到台前,分发了两个用红纸包的喜钱,递给孙庆和刘亚琴的时候,大声喊道:“今晚来一场拉场戏,唱得好,喜钱不断。。”

魏大明的意思表达的很到位,我们家里有喜事,唱拉场戏,那可是非常岈猪的,咱也不知道岈猪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大概意思就是非常厉害、牛逼。

“谢主家赏钱啊”孙庆拉长音对着魏大明还有下面的观众,那声音就是吸引大家把目光都看向主家,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你给的钱有些少,再给一个红包,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让大家都记住主家。

魏大明也是精明人,更是屯大爷,常年在婚丧嫁娶的场合奔走,当然明白孙庆的意思,再次掏出红包,递了过去,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用满面红光、喜气洋洋,还有那么一丝的得意。

这个时候,刘亚琴那沙哑的嗓音,再次拉长,声音更大,“谢主家赏钱啊。”随后,她的眼睛盯向主家魏大明。

魏大明毕竟是敞亮人,他也知道两位二人转演员就是在逗乐子,再给主家添彩儿,哈哈大笑着,将口袋里的最后两个红纸包裹的喜钱都给了刘亚琴,还把兜底亮了亮,那意思,没有了。

孙庆和刘亚琴拉长音大声齐喊:“谢主家赏钱,咱小哥俩走起呀。”

该是主家退场,两名二人转演员开始表演的时间了,只见魏大明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回到他的座位,脸上的笑容阳光灿烂。

“好了,下面由我们小哥两给大家整几句”孙庆首先带起节奏。

“是啊,该我们小哥两整几句。”刘亚琴笑着回应,

“说是说,笑是笑,登上台来,来一段小帽,送情郎。”孙庆伴着锣鼓声说道。

“好啊,那就来个送情郎,吹喇叭、拉弦子的,打鼓的,整起来呀。”。

这是二人转演出的规矩,没有现场指导,在场上,演员既做演出,又当指导,指挥着场上的千军万马,一个举动,一个眼神,就摆明意思,大家配合。

锣鼓声,喇叭声响起,咚咚隆隆。。。锵,“锵音一顿”,二胡声和刘亚琴的演唱同时开始,其他乐器停了下来。

“小妹妹送我的郎啊,送到大门东,正赶上那老天爷,下雨又刮风。。多想给我的郎。。。”刘亚琴不愧是名角,压得住场,镇得住风,唱功一流,直把送情郎离乡的依依不舍和幽怨表演的淋漓尽致。

孙庆在刘亚琴唱到结尾处,拉上那么一句“送我的郎啊,送到大门东,。。。。。下雨又刮风。。。。。。。几枚大银元。。。。”

两人的表演是那么的和谐,不愧是搭档几年的台柱子,把二人转的稳、唱功、台风表达的淋漓尽致。

一个小帽开场结束后,两人又表演了一场王二姐思夫。“王二姐我坐绣楼,眼望京城啊,想起我那二哥哥,张相公。。。。。。”他们演出结束后,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是,朴实的庄稼人对两位演员的最高奖励,她们的掌声是热烈,真诚。

他们的表达方式很简单、朴实直接,那就是演出结束后的掌声,把台上的演员当成人物,他们可是东奔西走,见过大撑场面的名人,更是,不出苦大力,在台上万众瞩目的名角,文化人儿。

趴在台边的半大小子看的津津有味,不时地憨憨傻傻笑几声,有时,还小声跟着唱几句,声音很小,但是,那吐字,那腔调,犹如台上演员一样,有模有样,小手击打着,随着韵律拍着节拍。

节目还在继续,随即登台的演员,说着俏皮话,让大家的欢笑声就没有断过,最后一个节目是,主家魏大明点的拉场戏包公赔情,演员唱到情真意切时,不少人流下了眼泪,趴在台边的半大小子也是泪流满面。

舞台上,那两只一百度大灯泡,明晃晃的刺人的双眼,将山村的飞虫都聚拢过来,一个个扇动着翅膀,围绕着光亮一圈圈,一圈圈飞舞,当它们的身子碰上烫手的灯泡壁上,感受到了烫人的热度,便跌落到舞台的木板上,用飞蛾扑火还真的是恰如其分。

掉下来的一只只飞虫,爬上下面观众的手臂、头上,半大小子也只是用手指弹下去,而不是捏死,因为,这些都是他的朋友,没事的时候,他就会找一个蚂蚁窝,用木棍和他们打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