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平原出师(1 / 2)

这是三川之役发生的那一年,这一天是九月初三日。

在辽阔的关中平原上,风沙异常酷烈,虽是红日初起时分,也让人心生难耐之感。关中平原的地形地貌很是古朴苍凉,放眼望去,随时突兀而起的土山将黄土地分割为若干块大大小小的空间,其中最大的空间是一片百丈见方的开阔地。在这里,宋朝的大军正在集结,在军旗的引领下,来自各个辖区的不同兵种以大型方阵为单位,先後到达,有序进场。

开阔地的最北方有一个高土堆,被作为临时检阅台;在临时检阅台中央,“任”字帅旗被风力平铺开来。帅旗正下方站着一副铁塔般的身躯,他就是任大帅,右手按住横在身後的佩刀的刀鞘底端,左手握住刀柄,威严的审视着陆续进场的方阵。数名官佐站在任大帅左右,不时向任大帅禀报各种情况,任大帅不时点头和下达指示。

任大帅身後是十余名亲兵一字排开,警惕的望着正前方和左右两侧;亲兵李指挥站在亲兵右前方,同时亦是任大帅右後侧。任大帅左侧是来自开封侍卫亲军的萧参军,和任大帅一般身高,只是略为消瘦;两道剑眉下是一双明亮、大而圆的眼睛,透露出的是温柔才情;而在温柔才情之中又包含着几分强悍和跋扈,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文武混合的气息。

萧参军略微右转面,小声对任大帅禀报:“大帅,昨日傍晚和今日凌晨,斥候两次回报,三川口地带不曾发现夏军痕迹。”

任大帅道:“善!待大军集结完毕,直接通过三川口,明日拿下怀远城!”

萧参军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後向下看去,已有三个方阵进场完毕,在开阔地东边纵向排列。

位于任大帅右後侧和亲兵李指挥并排站立的是一位高大威武的青年军官,身材气息皆酷似任大帅,他是任大帅之子任统领,此时不作言语,全面关注台下正在进场的大军。

台下大军继续进场,枪、盾、弩、骑各兵种万余人,一共十个方阵,全部进入开阔地。排列方式为:西边三个方阵,中间四个方阵,东边三个方阵。从检阅台往下看,阵容严整,每个方阵之前的旗帜随风飘扬,带队主官驻马立于旗帜旁边。

见十个方阵已全部进场,萧参军右转面,向任大帅大声道:“禀大帅,全军现已集结完毕,请示下!”

任大帅下令道:“全军听令,向怀远城进发!”

台下前面三个方阵的带队主官各自举起右臂,同时高呼三声“杀敌报国”,然後全体将士也高呼三声“杀敌报国”。

萧参军的声音、任大帅的声音、三个方阵的带队主官的声音以及全体将士的声音,响彻云霄。

全军开始有序出发:最西边第一方阵左转向出发,第二方阵跟上,第三方阵跟上後,大体与中间第二方阵横向齐平;此时,中间第一方阵左後转弯跟上,二、三、四方阵依次跟上;中间第四方阵大体与东边第三方阵横向齐平,东边第一方阵左後转弯跟上,第二方阵跟上,第三方阵就是全军最後一个方阵。形成了前军三个方阵、中军四个方阵、後军三个方阵总共十大方阵的总队形;仔细看去,每一大方阵又分成前、中、後三个小方阵,有的方阵是步兵或骑兵单一兵种,有的方阵是枪、盾、弩、骑诸兵种混编。

任大帅还在检阅台上,看着正在出发的全军将士,方才寒光四射的眼睛,顿时变的朦胧迷茫起来,眼神中自然的流露出对子弟兵的关爱和不舍。

此时,位于任大帅右後侧的亲兵李指挥稍稍上前,道:“请大帅上马!”

任大帅这才回过神来,见检阅台下已有亲兵准备好数匹战马,便与萧参军、亲兵李指挥、任统领等人一起走下检阅台,跨上亲兵准备好的战马。任大帅抖动缰绳,向第四方阵前排方向驰去,萧参军、亲兵李指挥、任统领等人也抖动缰绳跟上,“任”字帅旗也紧紧跟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