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学习完全是为自己而学。正确的思维模式。29(2 / 2)

就比如说对待上学读书这件事,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每个人态度都不同,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不同。

有的人非常喜欢学习,再苦也不会说苦,他是真的不认为是苦。一般我们面对一件苦事情,我们可以坚持或忍耐下去。但他没有那种忍耐的心理,他就是喜欢这样的事情,乐在其中。

有的人就差一点,他虽然觉得读书苦,但他可以坚持下去,他能轻易的克服这个困难。他知道现在虽然苦,但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程。所以他可以轻易的忍耐住这份苦。

有的人更差一些,他会觉得读书苦,但他勉强能认识到学习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将来可以受益。因为他认识的不够深刻,所以他需要以很大的毅力来克服这种苦。有时候他的心情好一些,就能学的进去。有时候他心情差一些,就很难学的进去了。总是在学与不学之间来回晃。

有的人还要差,他几乎就认识不到学习对自己的好处,对于自己的将来没有一点点的概念,完全就是过一天算一天。这样的人,他肯定会认为学习是苦的。他完全认识不到现在的行为给自己的将来留下了多么大的隐患。

对待同一件事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不同。”

王同学若有所思的说:“那按照这个来讲,老师其实很难做的。要考虑到各种学生的特点。不能只顾最好的,不能只顾中间这种比较好的,也不能只顾最差的。一定要照顾到所有特点的学生。”

“不对!”王同学想了想,又摇摇头:“其实也很容易,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针对最差的那批学生就可以了。

只要能让最差的都学进去了,那其它的几种自然也就学进去了。就象农民浇田一样,地势最高的地方都有水了,地势最低的地方自然也都有水了。

所以,最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针对最差的学生制定的。我这样理解的对吧?”他抬头看向玄怡。

玄怡点点头:“应该是这样了,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那就针对最难搞的那一批就好了。最难搞的都能学好,好学的那些就更没问题了。”

......

李同学问了一句:“有没有什么方法给学生们培养一个好的思维模式呢?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好的思维模式,那会更容易学进去,老师的工作也会好做很多。”

玄怡:“按照他讲的那些话,一般来说,思维模式应该是分成两类的。一类是围绕小我思考问题,做事只考虑自己。

这一思维模式走到极致之后,做任何事情完完全全是为了自己。这样下场就不会太好,比如那些犯了大罪的人。

一类是能够围绕大我思考问题,做事并不只是考虑自己,还会想到别人。这种思维模式走到极致之后,做事完完全全是为了别人。

这样的人非常了不起,我们能知道的,比如研究杂交水稻的袁老先生,研发两弹一星的钱老先生等等……。还有许多为了国家抛头颅撒热血的革命先驱等等,有很多。”

玄怡停了下,又接着说:“所以培养好的思维模式,应该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大爱之心。心中有大爱才能想到别人,才能为了别人而甘愿去吃苦,才能在思考问题时摆脱小我的局限,得出正确的,最有利于自己的结论。”

“我这么认为对不对?”玄怡不太肯定的问了句。

赵同学想了想:“应该是对的。但或许有例外的情况吧?怡老师您也教过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的。”

玄怡:“嗯,但普遍来说这个观点是没问题的吧?”

几位同学互相看了看,点点头。

......

李同学开口问道:“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比如说有一个人有大爱之心了,人很不错了,但别人就是要伤害他该怎么办呢?现在有些人的思想状况是匪夷所思的。不管别人对他怎么好,他还是要伤害别人。”

张同学:“这个很简单的,按法律来办就好了。有大爱之心不代表做滥好人。有些人可以原谅,有的人就一定要走司法程序,该告就告。”

李同学:“现在有的人做事真的很绝,不给自己留一点点的后路。”

赵同学:“确实是这样的,这就象是怡老师讲的那样,把自己的路给走窄了。现在有的老人倒了无人敢扶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对坏人的纵容真的是对好人的不负责。当用道德不能约束他的时候,就一定要拿起法律。但我们不必和他们一般见识,继续做好我们自己。”众人点点头。

......

王同学又开口了:“老四说的这个倒是提醒了我另一件事。”几个人看向他。

他犹豫着说:“不知道我这种感觉对不对,我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有些学生的父母也是有问题的。

自己孩子要是学习不好,他会很生气,看孩子简直就象看仇人一样,有时候甚至会动手。孩子如果学习好了,他又会非常的高兴。

所以有很多孩子也很苦恼,爸爸妈妈是不是真的爱我呢?爱我的话,为什么我学习不好的时候会看我百般不顺眼。不爱我的话,为什么我学习好的时候要啥有啥?父母的这种唯学习的行为是不是不恰当?

他会对爸爸妈妈产生怀疑。我感觉这种态度对小孩子也是很不好的,会给小孩子造成误解。虽说家长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孩子好,但这种做法确实是过了一些,会让孩子产生误会,误认为爸爸妈妈不爱他。

刚才说到要培养好的思维模式就是要培养大爱之心,可孩子从这样的家长那里能感受到多少爱呢?虽然爸爸妈妈有爱心,却会让他误解,误认为你是不爱他的。你不让他感受到爱,却要求他有爱心,这应该不太容易吧?有的小孩子可以做到,有的小孩子可能就做不到。

所以做家长的也是要经常的学习吧,起码能够合理、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表达不恰当,就容易让孩子误会。如果从这个角度讲,学习应该是个终身的事情,家长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赵同学:“你的意思是说,大爱之心的培养方法,其中一种应该是传承而来的。孩子从父母或师长那里感受到爱,然后再把这种爱传递出去。如果从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他就很难有爱心。是这个意思吧?”

王同学:“对。所以做为父母和师长的言传身教真的很关键。其实我们仔细观察,很多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和他的父母是紧密相关的。父母理智有智慧、有爱心,他的孩子也差不了。哪怕是父母对他很严格,但能够让他明白这是因为爱他才有的举动,他也会成为很有爱心的人。如果父母做不好,却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做好,效果可能就差一点。”

玄怡:“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是全方位的。家教和学校的教育同等重要。而且,为了能给孩子培养一个更好的思维模式,在孩子刚刚懂事就要让他听一些优秀的小故事,以培养他的大爱之心。听得多了,会自然而然的在他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他就会不由自主的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

王同学:“应该是这样了吧。”众人点头。

......

玄怡看了眼外面已黑透的天,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这话题应该还没说完,以后再接着聊。这都快九点了,咱们一起出去吃点饭。”

众人一愣,转头看去,外边已灯光遍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