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不给袁崇焕尚方宝剑(1 / 2)

刘邦喝了一口毛尖茶,亲手拿茶壶给孙承宗倒了一杯。

孙承宗赶忙起身,准备又要谢主隆恩。

刘邦连连摆手制止道:“阁老,您是朕皇兄的帝师,亦可说是朕的帝师。朕给您斟茶,乃学生给恩师斟茶,并非君臣。往后如此这般的时候,万不可拘礼!”

“老臣谢皇上!”

孙承宗双手接过茶杯,口中仍然称谢,但心态已经放开不少,不再如之前那般拘谨。

刘邦看氛围逐渐融洽起来,君臣间的合作似乎朝着好方向在发展,心中十分满意。

“这四个宗室,是朕在信王府邸时就认识的。他们均为旁支宗亲,爵位已经接近平民,俸禄几近于无,朕时常对他们接济一二,亦交一些小事给他们办。一来二去,对他们的能力秉性也就颇为了解。观朕当时所为,不也算作是已然征召他们为朝廷所用了吗?呵呵!”

刘邦不禁笑了起来,这算什么祖制?

不合时宜的祖制,在人要吃饭这等事情面前,都会自然而然失去约束力。

人要吃饭,就要有经济来源,就要有营生。

“呵呵!按圣上这么说来,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经刘邦这么一说,孙承宗心中更加踏实起来。

一直以来压在他们头上的祖制,实际上有很多都名存实亡了,只是朝臣们口头上还不愿意承认罢了。

一层窗户纸就差一根棍子捅破了。

“阁老,宗室革新一事势在必行,咱们一步步来,步子不能迈的过大,饭一口口吃。朕相信,朝臣对此事的反对之声会越来越小。”

刘邦看了看孙承宗,四目相对之下,双方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信心和期望。

宗室事生产,这是好事。老百姓看到这些,心里会对这个王朝多一分情感和认同。

当越来越多的宗室子弟参与到社会劳动中,与老百姓一起耕作,与官兵并肩作战的时候,大明就会是一个不一样的大明。

“圣上,皇太极刚继位奴酋,内部必定不稳,辽东那边是否应早做安排?”

宗室的事情谈完了,孙承宗又想起辽东的局势。

努尔哈赤在宁远被袁崇焕炮击,几个月后就病死了。

他的几个儿子争夺汗位,四子皇太极胜出。

汗位本来是多尔衮的,却被年长且根基深厚的皇太极硬生生夺去,皇太极还逼死了多尔衮的生母。

此时,建奴内部是矛盾激化,非常不稳定。

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和朱由检可以说是一生之敌,继位和驾崩的时间都差不多。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双方都在稳固自己的权力,整顿内部。

崇祯二年的时候,皇太极大举入关,借道蒙古,从喜峰口破长城而入,扫荡京畿地区,兵临北京城下。

这个时间段发生三件大事,基本决定了崇祯的被动局面。

一是朱由检自以为英明神武地铲除了魏忠贤及其阉党,裁撤了厂卫。

这样一来,没有了魏忠贤搞钱,内帑无比空虚,户部更是没钱,辽东的军费都支撑不了,长期拖欠。

厂卫一裁撤,皇帝就成了聋子、瞎子,任由朝臣蒙骗。

随着刘邦的穿越,这一点当然不会发生。

二是袁崇焕擅自杀了毛文龙,导致东江镇大乱,再也无法恢复到以前的鼎盛。

这样一来,没有人袭扰后金的后方,皇太极才能高枕无忧地率军多次入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