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南厂就是废物收购站,魏忠贤是站长(1 / 2)

孙承宗看着眼前十六七岁的少年皇帝,心中五味杂陈。

看来真的是龙生九子,个个不同。

崇祯皇帝与他哥哥天启皇帝性格和做事方式天差地别。

一个只知道玩木工,重用宦官。

一个锐意进取,不拘一格,甚至初登大宝就想要破除祖制。

新皇是何等的胆大妄为?也可以说是何等的有魄力?

不过想想皇帝这话也不无道理。

大明都这个样子了,还要把宗室当猪一样养着吗?

孙承宗此时心中是翻江倒海,百转千回。

刘邦那边却继续着他的演讲。

“并且朕此次预备所用宗室之人皆为旁宗落魄子弟,这些宗室俸禄十分微薄,已经到了难以糊口的地步,朝廷还不允许他们自谋职业,若非一些藩王们给予救济,恐怕不少子弟早已饿死了。这些宗室子弟已与穷苦百姓无异,朕用之,想必朝臣们不会太过反对。”

话到此处,孙承宗的脸色已经缓和下来,抚须点头道:“皇上圣明!这些边缘宗室可以征召任职,亦可从此步棋开始逐步改善宗室的一些陈年积弊。”

刘邦不禁眼眸一亮。

孙阁老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不愧为社稷之大才也!

所谓陈年积弊,就是朱元璋钦定的奉养宗室的制度。

所有的宗室都被朝廷养起来,宗室也不能从事生产。

虽然随着宗室爵位的降低,俸禄逐渐降低,但架不住人多。

明末的时候,宗室人口达到百万之巨。

这些人都要朝廷的赋税去供养,并且不少宗室还圈占了大量田地。

因为记名在藩王或者爵位较高的宗室名下的土地是不需要缴纳赋税的,所以自然有不少人钻这个制度漏洞,将田地记到宗室名下,向宗室缴纳一定的保护费。

这样一来,朝廷的赋税就少了。

这几个加到一起,宗室耗费朝廷的钱粮非常巨大。

而刘邦征召宗室为朝廷所用,可以逐步让宗室子弟自食其力,有了这个基础,再逐步改革宗室奉养制度,难度就会小很多。

而宗室与刘邦一体同宗,有天然的忠诚度优势,虽说这个忠诚也不是绝对的,但至少比一般人背叛的可能性要小很多。

这是一箭双雕之计,一举多得之策。

刘邦先用那些饭都吃不饱的宗室,朝廷里那些嘴炮们自然不会说太多。

而吃不饱的宗室干活的动力会比肥头大耳的宗室大很多。

想到这些,刘邦不禁嘴角又开始上扬,极度佩服自己的英明。

“宗室奉养改制乃后续事宜,还请孙阁老帮朕主持。兹事体大,可徐徐图之!”

“老臣遵旨!”

用宗室的事情商量好了,刘邦又想到了不上朝这个事情,顺带着也请孙承宗帮忙应付过去。

“阁老,朝会尽是扯皮拉筋,瞎耽误功夫,于国事无甚大益。依朕的意思,往后这一般政务,烦劳阁老率领内阁大臣,总领朝纲,一体按规章办理。军国大事,则在朕这御书房决议。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军情如火,一旦辽东有事,等朝堂上吵完了,黄花菜都凉了!”

“哎!”

孙承宗面露难色。

上朝历来是评价君王是否贤明的一个重要标准,不上朝必然引发朝臣的强烈抨击。

但是皇帝说的也不无道理。

朝臣和皇帝每天浪费几个时辰就是为了扯皮拉筋,这严重降低了帝国朝政的远转效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