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不给袁崇焕尚方宝剑(2 / 2)

这一点,刘邦绝对不会允许它发生。

哪怕是杀了袁崇焕,也不能让毛文龙有事。

毛文龙的重要性是远超袁崇焕的。

没了袁崇焕,可以找人代替。

但是没了毛文龙,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

因为东江镇,是毛文龙一手创立的,其在东江镇的威望,其游击战的本事,无人可以替代。

所以,毛文龙不能死。

他就像一把立在皇太极身后的剑,让皇太极一刻不得安宁。

三是皇太极入关兵临北京城的时候,利用崇祯多疑且容易被忽悠的性格,用反间计让崇祯杀了袁崇焕。

袁崇焕的死极大地损害了大明官兵尤其是辽东将门对朝廷对崇祯的信任和归属感。

袁崇焕在辽东的威望还是比较高的,毕竟是孤胆英雄,炮击了努尔哈赤,并且他是真心在打建奴,也是少有的敢打敢拼的文官。

他这么被崇祯一处死,官兵们怎么想?

皇帝就这个水平?反间计就上套了?就这么杀了大将,朝廷的柱石之臣?

忠君敢战的袁崇焕都蒙冤而死,他们这些将士还敢义无反顾地杀敌吗?在抗敌的同时还不得分心出来想想怎么不像袁崇焕那样冤死?

袁崇焕的死,影响是极坏的。

朱由检的表现就像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官兵们怎么看他?朝臣们怎么看他?

表面上还是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内心里对他肯定是非常鄙视的。

现在刘邦来了,这件事情也没有发生的可能了。

既然这三点都不会发生,大明这边就稳的很。

那么不稳的就是后金那边了。

那咱老刘就一定要给他皇太极找点事了,不能让他安生。

“嗯,阁老所言极是。王大伴,拟旨,命袁崇焕为辽东巡抚,驻山海关与宁远一线,整顿军备,伺机袭扰东奴。领旨后不必面圣,即日启程辽东。命朱虎为辽东督军,只监察军纪,有专奏之权,不得干预军务决策。另给袁崇焕带个口谕,毛文龙是朕爱将,若其有不法举动,不得妄自处置,可奏明与朕,朕自有裁决。”

“是,皇爷!”

刘邦直接下了一道圣旨。

孙承宗注意到皇帝没有给袁崇焕尚方宝剑,这不符合常理,但想来皇帝自有考虑。

刘邦确实是故意不给袁崇焕尚方宝剑,意在防止其擅杀大将。

毕竟袁崇焕的胆子比天还大,莽起来是只要目的,手段则是不管不顾的。

不给尚方宝剑,又传了口谕,这下袁崇焕擅杀毛文龙的事件大概率可以避免了。

何况刘邦还设立了督军,安排了也是在信王时期就认识的落魄宗室朱虎。

朱虎已经落魄到给达官贵人当护院的地步了,都没人注意到他是一名宗室成员。

一方面是宗室成员实在太多,有的旁支远支的宗室子弟很多人都不认识。

另一方面也是宗室不参与生产职事的祖制实则早已形同虚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