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艰难创业 (一)(1 / 2)

这是2006年,思杰的父亲在儿子告诉他要辞职之后,年后没多久就去批发城看了几次。之前自己也经常来这一片,现在店面多一些,政府重新规划了批发城,因为做批发零售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政府也大力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花了大手笔规划修建了很多店面。他思摩着自己得再看看考察考察,免的儿子走弯路,于是一家家的看,有的时候还东问西问的,不能怪店家嫌他烦,他自己也总是笑笑说:“老了,总是喜欢多问问,不然跟不上你们年轻人啊!”

李父也算是弄了一辈子的小作坊,有一些经商的经验,他人看着挺老实憨厚,但是他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普通老百姓一辈子的智慧,我们只能用尊敬来表达,正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逛了大约有好几会,他大概就知道很多外地的工程批发商会来这里找产品,张凯也经常会下来这边;这个产品有好有坏,价格差距有点大,他老人家估计有一些产品是广州过来的,有一些是附近的小厂生产的,价格便宜的怕是有做了什么手脚。李父思摩了好久,做了什么手脚,他还想不到。但是他很肯定的是,如果要想立足脚跟有订单,最好也在这边搞个店面,这样子才好接订单,但是又发愁,这样子人手肯定不够,钱也没有这么多,这个想法有点不现实。关于机器设备类的,因为张凯那边开业的时候他有过去帮忙,顺便要了指导的高师傅电话,这个对做大做好这件事情,李父应该很早就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有意识的把有用的信息收集起来。

中国父母的最大操心的事就是儿女,小的时候愁学习,长大了愁他们没钱花没有好工作,还要愁他们啥时候结婚,结婚了还要催着生孙子,生了孙子还要操心给他们带孩子。这为人父母,应该是天底下最难的工作了。

思杰辞职的事交接完就回家了,李父李母自然是十分开心,儿子愿意在自己身边那是最开心的事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父就开始娓娓道来的给思杰说这几天他去批发城看的情况,说完李父又说,我们先不着急,你自己去看看,咱们先观察一段时间,钱的事情我也要先去走走亲戚朋友,先去问一下。

第二天思杰便下批发城去看了,好多店铺挨着,但是产品都大同小异,有的还直接展示阀体的,大部分是展示成品龙头,五金挂件之类的,自己之前没有接触过这行,现在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产品,有点应接不暇的感觉。

走进第一个店面,他们都在忙,进去的靠街面这边是样品的展示,靠后面的地方还有工人在组装把手,看着挺热闹,阀体大大小小很多款式,有个年轻的女孩子出来了,估计是老板雇的店员。

“您好,您需要什么款式啊?”那个女孩子熟练的问。

“我先看看,嗯---,这款怎么卖?”思杰指着一款产品问。

“那你是拿多少货啊,价格不一样。”女孩子询问的说。

“那都是多少钱,我好考虑一下。”思杰试探的问,他这假装买货的样子,估计骗不过老板,连这个小姑娘也开始有点不耐烦了。

“100个以上45元,零卖60元,不讨价还价。”女孩子很熟练的回答他。

“那我再看看。”思杰说到,这价格对于他来说还是挺贵的,之前他父亲做的那些个小龙头也才几元钱一个,更何况这个小女孩应该是给自己留了利润空间。

思杰继续看,又顺口问了另外一款的价格,大概也是四十左右,思杰说再看看就走了。他惊叹于现在都有这么多样式了,而且掂起来不少分量,估计都是真金白银做的。

继续逛,每家的产品都差不多,有的把手不一样,有的本体小点,有的大点,有的方有的圆,一时间也看不出来,大部分店都是挺忙的,逛了一上午,决定先回家问问。

过了吃饭点,父母给他留了饭,父亲在家休息,思杰一股脑的说出问题,大部分是重量重的贵,为啥有的样式大反而还便宜些,李父缓缓的说这个问题他也还没有猜到,估计是做了什么手脚了,正常都是重量大价格高。

思杰又去逛了好几会,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想,觉得这边批发市场应该大部分是做国内的订单,好多老板批发来配件,在店里组装,再卖给不同的客户。去了几次大部分都是店里面的员工接待的,他有的时候看到老板在里面的隔间谈事情,又不敢一个店进去好几次,总是不买东西,肯定是被嫌弃,这样子看了好几次二十多天就过去了。

在某天晚饭过后,父子两个人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谈话,母亲就坐在床边,手上做着一些针线活,听着他们的聊天。

“你这几次看的怎么样了?”李父的声音。

“爸,我觉得这个产品挺有市场的,款式和之前都不一样了,就是看的我有点眼花。”思杰迫不及待的说。

李父笑着说:“也才这两三年刚开始流行,他们有的店面也是从广州那边进本体再自己组装,咱们本地做的也都是刚刚开始,你光看外表那自然是眼花了。”

“你看这几年国内发展得多快,建了多少房子,要不政府咋出资重新建批发城呢,说明很有市场啊!”李父接着说到。

老百姓看问题不像政治家或者经济家,他们根据国家需要倡导,根据形式进行推算,而老百姓只会看一草一木,新起的楼房,刚冒出来的一个事物,来判断好时候要来了,我们要趁这个机会好好大干一番。

思杰也激动的说:“爸,我觉得现在外贸很多订单,但是我感觉批发城主要是卖给国内的工程批发商的,我还更想做外销,我原来的那家公司外销订单挺多的。”

李父看了一眼思杰,说到:“黑猫白猫捉到老鼠都是好猫,咱们不用太拘泥于形式,也可以两个都做,刚开始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思杰用力的点点头。

李父继续说到:“我们原来的小工坊那边的房子,咱们再重新盖大一点,厂房要够大,新买的机器要都能放得下,然后咱们把院子的西面再盖一大排,就当作是组装和仓库了,里面也不用装修,空空的厂房省钱还好干活。”

“爸,那这也要不少钱了,那咱们机器呢,那个很贵吧。”思杰认真的看着父亲说到。

“机器我上次去张凯那边看了,还留了那个高师傅的电话,估计有的贵,有的便宜,机器你得买个好点的,它要用很多年,而且机器好了做出来的东西也好,这个钱不能省。”李父喝了一口茶水缓缓的说到。

“我上次跑了好几个亲戚和老朋友家,好在爸说话还算管用,好几家已经答应借了,多多少少都有,到时候记个账本,我估摸着全部加起来也差不多够了,如果实在不够到时候再想想办法。”李父继续说到。

“爸,那咱们借这些钱,万一咱们亏了呢?”思杰很发愁的说。

李父笑了笑,“那咱们都得加劲干了,爸妈这几年还能帮你们一下,要是真亏了,就得好好打工去还钱了。”

思杰本来想脱口而出,爸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但是到嘴边却没有说出口,只是用力的点了点头。

“按照爸的经验,如果认真的干,不搞一些乱七八糟的基本不会亏到哪里去,咱们要有信心。”李父像是安慰儿子一样慢慢说出这话,但是又特别有力。

没多久,李家就开始动工了,把里面大北屋一排盖高盖大,又在西面盖了一大排,西屋里面还跟北屋的墙打通,外面的院墙也重新盖了一圈。思杰跟他爸基本就是天天盯着,有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要帮忙的,可以马上就去弄,看着房子一天天盖起来,心里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种滋味不仅是激动,还有的是压力感,心变的越来越沉重。

很快村里的人都知道他们家盖房子的事情,有人会凑热闹的东问西问,尤其是张凯的父亲,听说他们也盖厂房,还特意来思杰家看了一下,李父也没有隐瞒,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做小绿龙头开关,现在市场都这么先进了,他也想在临死前再拼搏一会,张父有点惊讶,心里万般不乐意,嘴上也只能连声说好啊,好啊。回家后马上跟家里人交待,要防着点思杰一家人,以后就是同行竞争对手了。

不到三个月后就盖完了,因为基本就是加一个空空的厂房,并不像盖楼房那样麻烦,里面也是最基本的粉刷装修一下就好了,很快到六月多就全部完工了。李父和思杰还要马不停蹄的考虑设备的问题。

为了能更好的选设备,并且后续做业务也要用的,思杰特意去夏市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有空的时候就在网页搜索关于设备机器厂的资料,把不错的厂家都记在小本子上,在六月末的一天父子两人买了火车票,满怀期待的下了广州。

坐在火车上,提着母亲准备的泡面、面包、水果,听着火车“呜呜---呜呜---”的鸣笛声,父子两人就这样安静的坐着,看着窗外。未来是有很大空间,却也各种困难,但此刻的父子内心都是坚定的,他们要做好大龙头,这一年思杰26岁,父亲58岁,在最好的年纪,有父亲的帮衬,这应该是能走向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如果没有父亲的推动,很多事情是不会开始的,与其说是儿子的奋斗,更应该说是老父亲最后拼搏。

到了广州,一出站扑面而来的热闹,人太多了,真不枉当时的流行话,人人都想去下海经商,广州太繁华了。思杰他们自己的夏市,是一个仅次于他们省会富城的城市,他也会经常去市区,而且自己还在那个夏市的郊区工作了快3年,也算是见过一点点的世面,但是广州的繁华远远超过了二人的认知,街上的高楼比他们之前见过的都多都高,车辆比他们之前见过的都多都先进,就连路上的行人都比他们之前见过的都时髦洋气。两个人到广州是下午三点多,天还算早,本来想多看看多走走,吃点东西,再找酒店,但是看到这繁华无比的城市,两个人都有点心慌了,随便在路边吃点东西后,还是决定先联系高师傅然后在他们公司附近找个酒店住下。于是两人打了车,直奔高师傅的公司,思杰之前已经跟高师傅联系过,上了出租车又特意跟高师傅电话联系了一下,预计五点左右到他们公司,还算顺利,除了打的费有点贵之外,其它的都很顺利。

高师傅在公司门口接待了他们,高师傅带着眼镜,四十多岁,人很白净一看就是高知识分子,却很谦虚和蔼,说话也不急不躁。先带他们在休息室坐了一会,聊了一会天,然后说今天他们也坐了一天的车,先带他们吃点东西,然后再找个酒店安顿一下,第二天再带他们参观工厂,看看机器之类的。父子两人从心底里感谢这个高师傅的周全考虑,也免了两个人的很多尴尬。

第二天上午父子两人九点就来到这家公司,这家公司做的相当正规,里面很大,高师傅带着二人参观,父子两初次见到这么多机器设备,一时看的目瞪口呆,心里也暗暗的想他们那个二线城市实在跟这边没办法比。边走边介绍,他们这边的机加设备都是从德国进口的机芯,算是国内最先进的了,然后到铸造机器,高师傅还特意说,之前张凯买的那款是第二代的,现在都出第三代了,良品率高当然了价格也贵一点,两个人认真的从这边看到那边,心里暗暗喜欢这款,但是嘴上还是说就是价格太贵了。全部看完也快中午了,高师傅说等下会整理一份报价单,发到思杰的邮箱,当然了价格都是按照最优惠的给他们,而且他们公司的售后服务也是挺好的。父子两个人说再考虑一下,然后三个人又一起吃了中午饭,高师傅一直坚持要请他们吃中午饭,不管后续有没有买机器,他们都算是认识一场了。

下午父子两人就回酒店了,两人商量一番,不管从质量还是态度上讲,都觉得高师傅这家是不错的,父亲的意思是他们再考虑一下,看能不能再让价格低一点。思杰又联系了之前在网上找到的比较不错的三家公司,约好时间,打算都一起看一下,对比一下。

去看的第一家公司,也是挺正规的一家公司,销售带他们参观了公司,介绍了设备,质量也挺不错,但是价格也要比高师傅的高一些;到第二家公司的时候,发现质量没有前两家好,两个人跟着也参观了一遍;到了第三家介绍的都差不多,但是感觉公司偏小了,没有之前的正规,估计售后没有那么好。父子两人晚上回酒店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得定高师傅家的,而且高师傅人也好,现在主要是再往下砍一点价格,如果能分两次付款就最好了,李父说价格一时半会估计没那么快砍下来,咱们也在这边呆了快一个星期了,先回去,晚点你跟高师傅在网上联系吧。

两人坐在回去的火车上,心里满满的收获,还有对经济发展的大好前景的向往---

到家后,父子两人又是忙着装修整理房子,又要惦记着设备的事情,父亲特意强调等高师傅联系他们的时候再跟他砍价格,说说我们现在的情况,刚开始起步资金紧张,让他再帮优惠一些。来来回回,全部定完已经快8月了,高师傅向公司申请价格打了95折,发货前付款50%,余下的50%需要在12月底前付完,这已经是能给的最好条件了,给做分期付款,也是对他们最大的信任和支持,然后机器最快9月底可以交付。李家父子听说可以分两次付款那简直是高兴的起飞,他们更从心底感谢高师傅替他们考虑。

到机器设备交付时,父子两人又跑了一趟广州,看了又看,检验了一番,才算放心。机器很快就发货到家了,思杰全家都忙的不可开交,怎么放,放在哪个位置,每个机器都要过一遍才算安心。

高师傅很认真的教他们怎么用机器,父亲之前还在村里请了两个知根知底的年轻人李力和李田宏,这两个人也算是思杰从小认识大的,算是拐了好几个弯的叔伯的孩子,按照辈分思杰要叫哥,打算让他们负责铸造部分,母亲还请了一对四十多岁的阿海夫妻,跟着自己敲砂芯,检验,就这样这七个人启动了这个小工厂。

选了一个好日子,这一天父亲在大门口点了鞭炮,算是正式开业,这七个人都来了,再加上高师傅,思杰一家人都穿上比较正式的衣服,喜气洋洋,特别激动,这一刻是多么有意义啊!辛苦了半年多,终于成立了这个小工厂,可以开始生产了。大红布喜庆的盖着门口的公司名称,几个人开开心心的走到门口,李父也激动的揭下大红布,瑞泰五金制造厂,几个字赫然的印在大门左边的墙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么耀眼。高师傅开心的给他们照了一张合影,记录这有意义的一刻。

大家听到鞭炮声,有一些邻居过来看热闹,大家都恭喜李家,热热闹闹差不多到十一点才散去。然后高师傅又交代了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定好下午2点准时开炉,李父又检查了一遍需要的材料和各种事宜,12点才跟着其他人一起下班。

下午2点准时开始启动,大家听高师傅的安排,先烧铸造炉,几个人不一会就热的满头大汗,力哥和田宏哥两个人已经热的浑身都湿透了,因为李父之前一直是做这方面的事,他还是神情自如的在旁边看着盯着。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才完全化成铜水,然后一个个的浇灌砂芯模成型,现在的机器都不用手注铜水了,机器上有一个按钮,一按下去就有一个长臂似的装置转到流出铜水的口部,嗞一声就把砂芯模注满了,然后再转到边上放下。思杰看着半成品从里面转出来,心里那是激动的,就差开心的喊两嗓子。还算顺利这一批一共铸造了一百多个本体,大家像对待刚出生的小孩似的小心的一个个摆好,等着冷却。李父在傍边看着大家,教大家怎么敲才不会把砂芯敲散,一时几个人敲敲打打快七点才算结束。如果按照李父以前的脾气肯定是今天就要试水,可是现在大家都是以正式工厂的形式存在的,第一天肯定不能叫大家加班,于是就说了谢谢的话,让大家早点回家休息,明天准时上班。大家都走后,李父和思杰、高师傅又核对了一遍,对了一下哪里还有问题,下次要特别注意,才依依不舍的回家。

第二天大家按时上班,试水检查之类的事情有序进行,接着是机加尺寸,在高师傅的指导下大家认真的一个个的加工。在折腾了十几天后,第一批完整的大龙头终于出世了,

量不多,算是大家能一步步的走完整个流程了。这对于思杰和父亲都是意义不同的一刻。

心里想着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又要跟着父亲马不停蹄的去批发市场联系,这些都是在父亲的带领下完成的,如果没有父亲自己怕是要花更多时间走更多弯路,思杰又觉得特别对不起父亲,因为有了父亲的沉稳和冷静,让他在这一次次的突破中不至于一顿慌乱。

他们先去拜访了跟父亲有交情的一个老板,带了一个他们的样品,之前父亲已经走访过了,并且父亲还向这位老板借了一部分钱。一番寒暄介绍,这个老板姓王,人称王五,因为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排在最小,跟父亲年纪差不多,现在主要都是交给孩子们去处理业务,他们家主要是做工程批发的,业务主要是在外省。年轻的时候跟李父一起去外省卖过小龙头,两个人都挺合得来,一度称兄道弟,但是后来思杰的父亲还是一直坚守在家里的小作坊搞生产,而王五是去搞工程单,做批发的生意,他们家越做越大,而李父的小作坊也越来越衰败,两个人的状况差距也越来越大。

一番寒暄之后,李父说:“王兄啊,咱两都是老熟人了,你知道我的心病,我就是想把这个大龙头做好,还好我这大儿子现在愿意做这一行,我这大儿子人老实,认死理,跟我年轻时候像---。”

父亲这几句话明显是在向这位老板介绍自己的儿子,给儿子铺路,以后的合作业务还是要靠儿子去完成。思杰在一旁此刻只能用一个乖巧的小孩来形容。

“李兄啊,你啊,就是太认死理了,非要搞生产,你看看我,现在多轻松,现在大部分的时间就是泡泡茶,给他们做做镇。他们现在太享福了,咱们年轻时候那是真苦啊。”王老板笑着说。两个人又唏嘘了一阵,说当年一天啃一个馒头的苦事,出去跑业务不舍得住旅馆住在桥洞下,几天不洗澡长了一身跳蚤的事情,那是多么心酸,看看现在咱们都快赶小康了,说完两个人又是大笑一番。

思杰在边上听着,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他这一刻突然理解父亲为什么那么执着的做大龙头,自己跟父亲比起来,简直是太幼稚了。

过了会,父亲把大龙头拿出来了,郑重的介绍说:“来看看我们做出来的好货,这可是我们花了大价钱买的好机器做出来的第一批样品。”

王老板也认真的拿在手上看,连声说:“真不错,真金白银,这重量---,要买多少钱?”

李父说:“还没有定价格呢,第一批货不亏钱就行,主要就是给大家看看我们也开始做大龙头了,刚开始不奢望能赚钱,只求平稳度过就行。”

王老板认真的说:“这款货拿到市场上最便宜也得40元了。你要是信得过我,第一批货就都给我吧,我给你出45。”

李父开心的说:“有你这一句话,我就完全放心了。”

两个人又是一顿寒暄唏嘘,等李父和思杰出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两人决定找个人少的小饭店吃点东西,稍微休息一下,到下午二点多再出来拜访一些其他的店家。

午后昏昏的,父子两人就这样在小饭店里,趴在吃饭桌上休息了一会,下午两点多又去拜访其他客户。与其说是拜访更应该说是推销自己,有的好说话的就相互留了名片,不好说话的就说不需要,把他们拒绝了。这样子走了一下午,收了几张名片,父亲说收好,下次记得联系,时不时的拜访一下。等两人回到家时已经六点多了,父亲很疲劳,母亲也刚从小工厂回来,一身疲惫,思杰忙着和母亲做饭,心里又特别不是滋味,这个时候该用什么语言形容父母呢,思杰内心一阵的酸楚,自己一定要加油干!

晚上的时候,思杰虽然也很累,可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干脆拿起电脑在一些免费的采购网上发布了自己的公司信息之类的,现在好多这种采购的网站都要收费了,思杰心里又时一阵难过,现在还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搞这个,再过个一年半载的吧,就这样到后半夜才昏昏睡去。

第二天大家一听说,货物已经找到了买家,顿时别提多开心了。大家在平时相处中,都知道李家人是实在的好人,做事也都是很负责,虽说是雇佣关系,平常都是待他们很好,对他们很尊敬,思杰都是叫他们力哥,田宏哥,阿海哥,阿海嫂,几个人心里也特别开心。又把这批产品小心的擦了一遍,一个个包好放在纸箱里再打包。

高师傅是个特别有知识见过世面的人,但是他却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他会耐心的给大家讲解好几遍,平常也跟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在这边已经带李家父子快一个月了,还要再出一批货才放心回去。思杰很喜欢跟他聊天,可以算是启蒙老师了。工人在包装产品的时候,思杰父子和高师傅就坐在另一边的凳子上聊天。

“这第一批货的所有的图纸都是我们公司之前现成的,拿来给你们用,但是后续你们必须要有一位负责画工程图和检测的人,当然了,初期这个人可以是同一个人,这样才能保证良品率。”高师傅认真的看着李家父子说到。

“好的,这个的确是应该的,我等下就安排。”李父也认真的回应到。

“这第一批货,卖这么顺利,看了李师傅下了不少功夫啊。”高师傅带着微笑说到。

“是一个有交情的老朋友,以后还得一家家的去推销。”李父说完看看思杰。

“现在广州很多做外销的,都做的非常好,国内国外市场要一起下手,才能做大啊,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国外的产品质量比我们好,如果你们也做外销,也算是变相拉着你们做高质量产品啊。”高师傅继续说到。

思杰听了如同有人敲开了任督二脉,他本来也是打算做外销的,高师傅这么一说,更是道出了其中的利弊。思杰跟着说:“谢谢高师傅,我们也打算做外销,不过目前也还没开始弄,想在一些国外采购网上发布一些信息。”

高师傅听完说:“挺好的,不过当然了你可以顺便来广州找我玩,参加广交会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啊。”说完看着思杰哈哈笑了。

思杰顿时觉得高师傅的每句话都是说到点上,“广交会我肯定也会去的,就是现在刚开始,等明后年再去吧。”

高师傅还想再说什么,到嘴边却说:“慢慢来,总是有个过程,也急不得。”

李父这时候说:“今天晚上去我们家吃饭吧,平常忙,你都在外面随便吃上一口,今天下午估计早早就包完产品了,到时候思杰妈早点回去,咱们几个人吃点好的。”

高师傅笑着说:“好好,那就要辛苦嫂子了。”

下午不到五点就把全部的产品都擦了一遍又检查了一遍并且都包好了,其他几个人留着打扫现场,高师傅又跟他们交代机器怎么清洁怎么保养的事,李父在这边盯着,思杰跟母亲先回家准备晚饭了。

晚上几个人开心的吃了家常饭,喝了酒,东聊一下西说一下,说说现在的行情,谈谈现在的政策,又说说以后的看法,一时间尤其热闹开心。

很快在高师傅的指导下,父子两人又生产了一批产品,高师傅特意跟他们说可以生产市场上受欢迎的款式,这样子也比较好卖。这次他们挑战三百套,高师傅也支持李父的数量,因为有些问题还是要有一定数量的情况下才能显露出来,于是众人又开始忙了起来。这次高师傅在旁边说,让李力和李田宏两个人主导,李父则在旁边看着,一声开始,两个人便开始启动机器,不多时已经是热气笼罩。众人耐心的等着,大约两个多小时后开始化铜水,然后再一个个的注入砂芯成型。一时高师傅这边喊温度太高了,一会又喊砂芯位置再调低一点点,众人忙的手忙脚乱,还好李父在旁边坐镇指挥。到下午的时候已经先浇灌出一百多个砂芯了,这个锅炉就是一烧最好不要停,不然重新烧化铜水又要浪费很多燃料及时间,大家商量一致同意这几位做铸造件的同志今天晚上加班搞完,然后明天休息一天。于是众人又吆喝着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这滚烫的铜水一个个注入砂芯模具,虽然温度很高,但内心却要特别稳,李力和李田宏你一个我一个,不敢有半点马虎。李父和思杰还有高师傅在旁边提醒,思杰坚持要父亲回家早点休息,不然身体熬不住,李父经不住年轻人的叮嘱,想想明天上午还有事情,于是八点多就回去休息了。剩下他们四个人半点不敢马虎认真的看,高师傅颇有耐心的跟思杰说,这些要规范标准,虽然刚开始制定标准比较麻烦,但是后续却会变的越来越轻松。思杰特别感动的看着高师傅,他心里知道这个高师傅真的是倾其所有的在帮他们。这几个人热火朝天的干到凌晨才算结束,众人都非常累,心里却非常开心,稍做收拾现场就各回各家休息了。

其他几个人第二天按时上班,做剩下的工作。下午的时候思杰就来公司了,现在创业,不敢有一丝懈怠。想到昨天高师傅说的规范流程,自己开始先一步步的制作,现在高师傅还在,要是哪里写的不好,他还可以帮忙纠正。于是坐在厂房里自己的办公桌前,认真的写,不懂的地方认真的记下来,晚点问问父亲和高师傅。

大家有条不紊的忙着,思杰的规范这几天也快做完了,然后自己又下了两趟批发城,找合作的批发商,发名片之类的,其中的辛苦不算什么,只是求别人的时候低头哈腰,思杰心里特别的憋屈难受。

辛苦忙了二十多天,这批龙头也生产完了,高师傅要回去了。临走前一天,思杰和父亲陪高师傅吃饭,喝酒,相谈甚欢。第二天思杰去送高师傅,高师傅临走的时候一再叮嘱,好好做,慢慢来,客户要慢慢积累的。两个人紧紧握手做道别,说着下次还要一起喝酒的话,依依不舍的挥手。对于思杰来说,在这些相处的日子,高师傅亦师亦友,他从心底特别敬重高师傅,把他当成老大哥一样的人。

思杰每天还是很忙,上午就是隔几天去一趟批发城,他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去走访推销自己工厂和产品。下午一般都是在工厂里面看一下大家手上的事情,然后去找外销的客户,晚上吃了饭,骑上小摩托再回到工厂,继续找外销的客户,如今他也在一些收费的采购网上注册了自己的信息,有人询价他就别提多高兴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