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返回幽州,巡视盐田41(2 / 2)

他没理会两个爱将之间打闹,但凡在军中时,只要不出任务,他一向也爱跟军士们随和玩闹,打成一片。

吃饱喝足后,张飞自己寻了个暖和地儿睡了过去,不一会儿呼噜声就扯得震天响。典韦先是将烧尽的柴草灰铺平,又找了点草树叶给垫软和些,最后覆了皮子在最上面,不一会儿草灰的温度便穿过草树叶,将皮子给敷热了。

典韦先是伺候杨蟠躺下,然后去边上拱了拱火,这才坐下护卫在一旁。

杨蟠双手环抱,放于脑后,看着头顶的星空,这种星空低垂,近似眼前的景象在后世高楼大厦的围堵中可是难得一见。此次回去将重心放到外族也好,父亲说得对,如今这天下向汉之心仍占据主流,真平定了大汉境内的乱局又如何,既给这朝廷续不了命,自己也得不到什么既得利益,还会被架在火上烤。

不如将心思放在草原,自古以来中原大地都在防备着草原民族的劫掠,这次趁着草原衰弱,我如何不能通过对草原民族的掠夺来反哺幽州,等到中原大厦将倾之时,携大势向南,谁又能阻挡我平定九州的脚步。

头顶的星辉,密密麻麻向着北方绵延而去,在黑暗处与山峦的轮廓合为一体,如同出塞的洪流。杨蟠不由意动,轻轻吟诵“星河北跨渔阳关,铁骥胡衣挽龙弦。雄师百战三千里,十万羽林破阴山。”

“伏虎,本刺史的诗作如何啊?有没有触动?”杨蟠侧过脸,看着边上发愣的典韦,对其调笑道。

“俺没听懂。”典韦嘿嘿一乐,但是又连忙补救道“不过听的很有气势。”

“你这夯货,睡觉!”杨蟠没好气的笑骂一句,初见典韦时怎么没发现,这个老实汉子说话噎人的时候还真能噎死个人。

杨蟠翻了翻身,将皮裘裹住身体,没一会也安心睡了过去。识海中金华闪过,陆游的文章赫然罗列其间,背面显露出“宋船制造图”,里面详细记录了南宋各种商船、战船的制作工艺图。

第二日一大早,杨蟠被起身收拾的众将士吵醒,从行囊里掏出棉巾,胡乱的抹了把脸,张飞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稀粥。一起吃过饭,扬身上马,继续向幽州而去。

到了幽州杨蟠没有直奔蓟城,而是带着一行人往泉州而去,如今已经临近五月,杨蟠准备先去看一下田畴修葺海盐盐田的进度,按照杨蟠的计划,幽州新建的这四个盐场在后半年要全部开始动起来,他正好顺路确认一下进度。

到了泉州后发现泉州盐田已经开始尝试工作,只不过因为大量的学徒导致晒盐过程磕磕绊绊,不够熟练。见到此杨蟠也算放下心来,至于工作流程问题,等过了两三个月的磨合期速度就能提起去,渤海郡当初已经亲身经历过,所以杨蟠并不着急。

“走,咱们再去剩下几个地方看看去。”杨蟠调转马头,带头向东而去。

等杨蟠去看过雍奴盐场、昌城盐场后,发现都如同泉州一般准备就绪并处于试生产阶段后便息了再去海阳视察的念头,准备先就此返回蓟城。

“禀报将军,前方一里处,玉田县城正在发生战斗。”杨蟠一行人向西北方向行军,快要到达玉田时突然有斥候返回报告前方县城的战斗信息。

“战况如何?”

“乱兵不足两千,正在冲击城墙,没有骑兵,城墙上防御兵力稀少,正处于抵抗中。”

“走,过去看看。”杨蟠所带着的骑兵也就一百余,没有贸然下达命令,准备先亲自看看情况。

一直到看到县城城楼时,仔细观察才发现,下边是一千多人的乱兵在冲击玉田县城,里面有汉人兵马,也有胡人兵马,乱糟糟的围做一团,胡人善射,在拿弓箭压制城头的防御。剩下的人利用勾爪强行攀爬城墙。

城楼上汉军人数稀少,仅仅几百人,但守将明显指挥有方,汉军兵士只躲在掩体后不慌不忙的断其钩绳,以及清理登上城头的敌军,并不强行露头交战。看样子守军更多是在保存实力,拖延时间,不确定是请了后援,还是在熬城下敌军的心气以待时机。

堵在城门口的一部分敌军在着急的撞着城门,但观察许久,发现城门纹丝不动,应该是城内守备用什么东西将城门彻底封住导致。

见这些攻城乱兵那稀稀拉拉的样子,杨蟠算是放下心来。

“伏虎、翼德,全军随我突击,待会我们不要停留接战,凿穿对方即可。一击得手后迅速远遁一边。其若攻城,我等便再来一波,若其后退逃跑我等便尾随追杀,咬住对方,逐步蚕食即可。”

“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