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纪事264(2 / 2)

2.有无相生,前後相随。

3.虚心实腹,弱志强骨。

4.万物之宗,和光同尘。

5.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6.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後身身先,外身身存。

8.上善若水,利物不争。

9.持盈不保,功遂身退。

10.载营抱一,无离无知。

11.有以为利,无以为用。

12.为腹不目,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身寄天下。

1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5.亲而誉之,畏之侮之。

16.仁义慧智,大道大伪。

17.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8.绝学无忧,相去几何?

19.混而为一,无状之状。

20.无物之象,执古御今。

21.朴散为器,大制不割

22.希言自然,不足不信。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24.周行不殆,道法自然。

25.不离轻重,燕处超然。

26.无弃袭明,善人要妙。

27.勿矜勿骄,不道早已。

28.守道自宾,知止不殆。

29.微妙玄通,虚极守静。

30.徐清徐生,不盈新成。

31.万物并作,归根不殆。

32.去甚、去奢、去泰。

33.抱一为天下式,曲以求全。

34.兵者不祥,君子之器,不得已用,恬淡为上。

35.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36.惟恍惟惚,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四句真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守之万物自化。化而欲作,镇之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宝船一席话说完,那小螺激动的脸色潮红,明眸含笑道:“你竟也参悟了。”

宝船道:“还需要再勤加练习,不断精进。浅论容易,精专则难。若论实践,更需百倍之功。”

“偶有心得,望需录记,以备他日演练。”小螺说。

“这个自然。”宝船道。

他们又闲谈了一阵,天边金乌早已西垂,落入西山的一片林海里,晚霞金光闪闪,燃烧了那天际一片云海,映红了林山江流。

炊烟袅袅,暮歌唱晚,又是晚饭的时间到了。小螺做了江鱼汤,宝船和小螺喝过汤早早的就睡了,明天宝船还要去后山去打猎呢。

宝船一早就去后山了,转过屋后一个山坡就能走上通向后山的崎岖小道。松树、樟树、黄杨等各色树种遍布山湾坡岭,各色花草从石块间隙露出轻盈的叶儿,有的叶子已经枯黄,洋溢着冬的气息。他采了一些草药放在背篓里,这本领还是跟小螺学的呢。树林枝叶遮蔽着天空,晨风激荡着那山腰水雾,一切是那样的静谧。山鸡惊啼着从他身边飞跑而过,它出现的是那样突然宝船竟然来不及拔出他的箭来。收工时宝船的身后已挂着一只野兔和两只野鸡了。

宝船回到家时,小螺已经做好了早饭等着他。

这平凡的日子波澜不惊,他们真的希望永远这样过下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小螺的肚子慢慢大了起来。他们就要有自己的孩子了,宝船和小螺高兴极了。

“会是个男孩吗?”宝船问。

“这怎么能知道呢?”小螺说,“宝船,我想跟你商量个事。”

“你说就是啦,有什么商量不商量的。”宝船看了看小螺,不知道她怎么了,总觉得她怪怪的。

“我想等孩子出生后让他姓石。”小螺说,“是义父救了我,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我们不能忘记他。”

“这有什么呀,还那么郑重其事地跟我说,他老人家是响当当的人物,能让咱孩子跟他的姓,那是孩子的福分。咱们也有个念想。”宝船激动地说,“如是男娃希望以后能象他老人家那样活的轰轰烈烈。”

在分娩的头一夜,小螺梦见一菩萨从天而降,入怀而来。第二天清晨小螺生了一个男婴,宝船忙的不亦乐乎,他看着那粉嘟嘟的小脸,一股希望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小家伙生下的第二天中午,宝船正在那石屋内照顾她们母子,耳边响起一阵颂经声。他抬头一看,门外站着一位老和尚。只见他面如紫玉,白须飘飘,神情俊朗,道骨仙风,正在那里微闭双目,颂经祈福。

宝船一看不敢怠慢,忙请老和尚进屋叙话。

“请问仙师在哪个仙山修行,到寒舍有何见教?”宝船问。

“施主客气了,贫僧四海为家,在嵩山有生息所在。今随风闲游,不想来到宝地,不速之客仓猝造访登临,还望海涵一二。”那和尚说,“贵门蓬荜生辉,霞光萦绕,定有非常之事非常之人。”

“乡野之人昨天新得一子,让仙师见笑了!”宝船说。

“你让我见见贵公子吗?”老和尚说。

“缘是应该,请随我来。”宝船引老和尚进入内室,抱起那婴儿让老和尚观看。老和尚边看边念叨道:“没错,正是他了。”

“可有名字吗?”老和尚问。

“原想请一位博学故人给这孩子取个吉祥的名字,不想得遇上仙师,既有缘一面,敢请仙师为犬子赐名!”

“我观贵公子眉清目秀,善心早驻;日后定能成大功,扬文事,立高明。不如叫他秀士吧。”老和尚说,“贵公子与佛有缘,有金蝉子慧根,我想把他带在身边,让他早日修习佛道造化众生如何?”

“这孩子果有此资吗?”宝船不由暗暗惊疑。

“那是自然,出家人不打诳语。”老和尚微微一笑说。

“不知老仙师何以知之?”宝船心生疑窦。

那和尚说:“待吾颂经为子祈福,施主亦有慧根,领悟自知。”

那和尚便颂起一段经文来: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那经文袅袅绵绵,宝船听得如痴如醉。

那和尚又微微一笑,对宝船道:“世事皆有因果,有其始必有其终。施主历经磨难,修身养性任自然。如今身有所寄,思有所托,何不归于大道,演炼仙法。若浑浑噩噩纵活百年与须臾何异,大梦终有醒,到头一切空,望施主不要错了机缘。”

宝船道:“还请仙师明示。”

那和尚道:“大千世界,本是虚空。一念有灵,静极生动。无中生有,幻化万生。物性反复,不可逆行。时而有灵,空因变生。物有本元,星云渐成。聚灵张威,生生不息。有阴有阳,合二为一。阴阳有变,恰合道理。数数生奇,逢劫归一。这世界鸿蒙开初,本是无物,没有时间,也没有尽头终点,也没有空间万物。时间的单摆逸动了灵念,空间才得以爆膨。世间阴阳相生,却没能达到新的平衡虚空。回归你的理念吧,回归鸿宇之初,让你找回自己或在劫中战斗得生。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走的远的不一定能看到最美的风景,关键是选对方向。一切如梦又如风,似幻亦如真。真不永在,虚空长行。时不复在,空间化一。这是宇宙本相说,循环无止境,愿你能领悟一二。”

“仙师立论高妙,宝船资质愚钝,一时竟难以领略其全,”宝船道,“愿听根本。”

“大千世界宇宙原有八纪:鸿蒙纪、混沌纪、金火纪、星云纪、冰灵纪、黄道纪、神光纪、暗黑纪。鸿蒙宇宙初,原本无一物;混沌魔幻生,魔幻育神灵;金火生万物,魔幻显神功;星云化魔幻,神力在其中;冰灵神魔体,神魔脱冰灵;黄道灵物成,神魔劫运争;灵神归光道,魔劫至此终;万物陨原体,暗黑复鸿蒙。”那和尚说,“宇宙八大纪如日月星辰循环往复,周而不殆。鸿蒙纪既是宇宙之始,也是宇宙之终,其间无时间无空间,虚无一物,悠悠其年不知,宇宙唯鸿蒙难开。我们现在宇宙黄道纪中,此纪生人得灵,神魔共劫。此纪中上有神界魔界,中有修真仙界精灵界阎罗界,下有人界兽界。人中有三教九流,三教修真者有望入修真仙界。仙界与神界通,人修大道体,能成神伟功,能至神光纪中行。现今世之妖孽横行,皆是神界魔道猖獗所致,施主不想助神驱魔,成就神功,解脱众生苦难吗?人界扫妖冥冥中自有人做,施主生于乱世既然除妖不成,不妨修真助神。”

“仙师说笑了,想我宝船人间一俗子,于宇宙中乃尘埃之尘埃,不能改变自身一二,每每为口腹奔波,安敢妄谈大道,奢望跨宇宙大劫否?”宝船说,“若经年终世慕道,家有妻儿,如何处之?”

“这个不难,汝子我可教抚,你们夫妇皆有道根,如今神佛遇劫,你们修炼道法定能有所作为。”那和尚道。

“仙师,请您照顾好我们的孩儿,我们愿意弃子修真成大道助神扫尽魔道,还人间一个清平世界。”小螺说着泪流满面。能成鸿宇大道解百姓于水火,割弃小家私情也是应该!多少太平军的弟兄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也在所不息,她又想起了她惨死的义父和家人,他们怎能贪恋小家之欢而置大义而不顾呢?人人都不修真除魔,人人皆是鱼肉,苦难永无尽头。小螺已听他们谈话很久了,想想那奇画之遇如在眼前,近来又和宝船参悟了不少佛经大道,对修真之事也有耳闻,想来断不为谬。宝船见小螺也愿修真,儿子有那仙师照管教抚,便没有了什么顾虑。三个月后他们把石秀士托付于那嵩山一灯法师,踏上漫漫修仙除魔路,他们走进了修真盛地终南山。

嵩山少林寺位于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在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中而得名。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一灯法师把那刚满三个月的石秀士带到少林寺,从小调养起他的奇经八脉来。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秀士已来到少林寺10年了,从他3岁起他就开始练习少林寺最基础的武术技法,到现在为止他不光修炼了少林寺所有的武术秘法,而且还通读了所有的佛家典藏。他已是一个风姿卓雅的少年了。只是他生来就没长出过一根头发,好在他身在佛门,倒省了他去发皈依的烦恼。

1875年4月的一天,秀士早早的起了床,他在院门口舞了一阵少林棍法,又打了一套拳,方才进经房颂起经来。

他还有最后二脉经络未能打通,一灯法师曾告诫过他:“这两脉经络单靠自己很难打通,不要急于求成。”

随着年龄的增长,石秀士对禅意经文也有更深的理解了,一部三藏经书他都读了不下一百遍了。他一翻开那经卷那里面的一个个字符就象蠕动的蚂蚁江河般流入他的眼,浸润涤荡着他的心,他心里蜜一样清冽香甜。可每每这时他又感到莫名的惆怅,经文好懂意难平-----他总觉得经书少了点什么,有很多话意犹未尽,这难道就是佛法无边?

他知道的佛文经卷大都是传承印度佛典,或许是国别各异,思维习惯的不同让很多经论不能言尽于此!他决心以后要多多访求名山大川,拜访宝刹禅林,研看世存佛法,或许有补佛法空灵无为、空洞泛滥、言之无物的经义。通过亲历自然反观自然,定能从自然中搜求更多的真知灼见。他一直对一灯法师爱慕感恩信赖有加,但他更崇拜一代高僧国师玄奘的求法精神。玄奘西行东归遥遥旅程断绝了一切玄想,不能读书参经,可他涉步沙海时就注定了他每一步就是佛经上的一个理论丰碑。他从那沙海里读出了佛的境界,参破了生死轮回。他每走一步以前所学佛经义理便会重新泣化为莲花盛开,在他的心底放出新的光彩。

石秀士也要做一回寻经行者,他能补缺经文未了情给世间一片光明吗?

石秀士正在那经房冥想联翩,耳边响起一阵阵悠扬的晨钟声,该吃早斋了。

早斋很简单,每个僧人一碗稀米粥,其他的没什么啦!并不是这些寺僧已修行至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那年天旱少雨,百姓们衣食无着,很多人都已饿肚子了,寺庙的捐赠自然少了。这点仅存的余粮也会很快罄尽,能一天喝上两顿粥就不错了。他吃过粥,走上一行石阶,来到了后院一灯法师的禅房。一灯法师正在静坐参禅。

“弟子秀士给师父请安。”他看法师正在静悟禅境,小心低声向师父请安。

“秀士来啦,你来的正好,我有话对你说。”一灯法师睁开微闭的双眼,慈爱地看着眼前的俊秀少年。时光过的好快呀,转眼这孩子已经长大了。

“师父有什么话尽管吩咐,弟子洗耳恭听。”秀士说。

“秀士呀,近来天降旱灾,晋冀鲁豫旱情已现。我夜观天象,见天河昏暗,月星无光,恐怕这灾荒要愈三年,尤以晋豫灾情为最,千万生灵又将涂炭了。吾佛门以普度众生为要,焉能弃置天下百姓于水火而不顾,现佛门中唯你参悟佛法至理为深。为师打算让你远涉他乡讲经化缘,一来救民于水火,二来拜涉名山宝刹,穷尽佛理奥义,申我大法宏旨,参化根本。汝可愿为吗?”

“弟子愿为,弟子定弘法育民,化来米粟钱粮以解民厄。”石秀士道。

“你回去收拾一下,明天下山去吧。”一灯法师说,“我有一书《黄道经》,你带上无事可勤加研读;一墨玉剑赠你护身。”

“谨遵师命,请师父保重贵体。”石秀士说着从一灯法师手里双手接过一黄皮小书和长一尺二寸荧光闪闪的墨玉剑,转身来到自己的寝房。

第二天一早他拜别一灯法师,怀揣《黄道经》,背着装了几件替换衣服的布包,腰挎墨玉剑下山而去。

他刚下得山来,就见路上逃荒的百姓衣衫褴褛拖儿带女,神情黯然如枯死油灯的昏黄暗晕,路边的树皮都被那饥民扒光吞进口腹,有的百姓已经给子女头插草标,换取活口之物。大地龟裂,晋豫一带草木无存。白天人如行尸,夜来磷火遍野,一片惨淡末世景象。秀士心戚如堵巨石透不过气来。他唯有求老天早降甘霖,自己早日到那殷实之地多化些钱粮来。

他一路向洛阳走来,听说那里是十三朝古都,繁花似锦,似人间天堂,他想先在那里开个坛场,化些救命的钱粮赈济濒死的灾民。

他正急急忙忙往前赶路,一抬头来到了一山坳村庄外,一轮红日已坠入山坳远方的层林里,树丫上蒙上了一层金色,天已薄暮了。秀士忙着赶路,中午饭也没吃,现在才觉得肚里饥肠咕噜。他走进那村落,只见断壁残垣,杳无人迹。是了可能这里的人也遭了灾荒,出门逃荒去了。他默念了一遍三藏真经,强忍住饥饿,在一处破败的院落里找了间干爽的屋子,又胡乱在地上铺些捡来的枯树叶,便和衣而睡。也是他赶路赶的太紧,疲倦了,一会儿竟进入了梦乡。

他正睡的香,猛然听到耳边有咯咯的笑声,他迷迷糊糊的睁开眼一看。原来有人喝酒行令取乐。秀士这一惊可是不小。他看了看,竟是两个绝色美人在那外间里的一个桌子旁喝酒,现在她们正打闹着,那身着黄衣裳的姑娘咯咯笑的正欢。

“你耍赖你耍赖,我已答出你令,还让我喝罚我喝酒,可惜没有酒场司令人。”黄衣女子边笑边道。

“好了好了,这次不算。听好重新再来。”一紫衣女子说,“云烟水杂可入画,问云有何云?烟是啥烟?水有几重?杂题若何?”

“这有何难,”那黄衣女子道,“云烟水杂可入画,云有云横谷口,云出岩间,白云出岫,轻云下岭。烟是烟横谷口,烟出溪上,暮霭平林,轻烟引素,春山烟岚,秋山烟霭。水有回溪溅瀑,松石溅瀑,云岭飞泉,雨中瀑布,雪中瀑布,烟溪瀑布,远水鸣榔,云溪钓艇。杂若水村渔舍,凭高观耨,平沙落雁,溪桥酒家,桥梁樵子,皆杂题也。”

“春夏四时画中相若何?”紫衣女子又问。

“夏有夏山晴霁,夏山雨霁,夏山风雨,夏山早行,夏山林馆,夏雨山行,夏山林木怪石,夏山松石平远,夏山雨过,浓云欲雨,骤风急雨,又曰飘风急雨,夏山雨罢云归,夏雨溪谷溅瀑,夏山烟晓,夏山烟晚,夏日山居,夏云多奇峰,皆夏题画相也。秋有初秋雨过,平远秋霁,亦曰秋山雨霁,秋风雨霁,秋云下陇,秋烟出谷,秋风欲雨,又曰西风欲雨,秋风细雨,亦曰西风骤雨,秋晚烟岚,秋山晚意,秋山晚照,秋晚平远,远水澄清,疏林秋晚,秋景林石,秋景松石,平远秋景,皆秋题画相也。冬有寒云欲雪,冬阴密雪,冬阴霰雪,翔风飘雪,山涧小雪,四溪远雪,雪后山家,雪中渔舍,舟沽酒,踏雪远沽,雪溪平远,又曰风雪平远,绝涧松雪,松轩醉雪,水榭吟风,皆冬题画相也。晓有春晓,秋晓,雨晓,雪晓,烟风晓色,秋烟晓色,春霭晓色。晚有春山晚照,雨过晚照,雪残晚照,疏林晚照,平川返照,远水晚照,暮山烟霭,僧归溪寺,客到晚扉,此间具春和四时也。”

秀士知道是遇上了精灵狐仙了。

他起身盘坐,念起了三藏心经。

黄衣裳女子和紫衣女子看到秀士这副模样,相似一笑。“那秃子过来喝两杯暖暖身子吧!”紫衣女子喊道。

秀士也不理他们,颂心经如故。

“我叫小白,”黄衣女子说,“这位是海棠。”她指了指紫衣女子。

“请问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呀?”黄衣姑娘问秀士道。

秀士看她们没有恶意,便说:“我是一行者到洛阳去讲经化缘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