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山河52(1 / 2)

十艘制式战船沿海岸线南下。

瀚海帝国边境驻军只能望洋兴叹。

若是在陆地之上,商旅过往通行都要看他们脸色。

唯有这茫茫大海,可望而不可及。

想伸手捞点银子,却发现自己的手不够长,根本够不着。

气得这些人想要跳脚骂娘。

一条三人小船由南向北而来,与战船船队相逢。

站在甲板之上远眺北地山河的兄弟二人早已经注意到小船。

小船之上两男一女。

两名男子皆是渔夫打扮。

唯有女子一身竹色纱裙,头戴斗笠,腰悬青锋。

一看便不是普通人。

像极了行走江湖的绝代佳人。

战船之上以及岸上的那些老兵痞,恐怕一辈子也难得见一见如此绝色,纷纷起哄。

口哨声此起彼伏。

甚至一些老兵痞呼喊着要让女子做他的媳妇儿。

从军十多年,那点军饷还不够喝几次花酒的。

哪来的银子娶媳妇儿?

这些被迫服役或者想通过入伍博得一份好前程的老兵痞们,随着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又无仗可打,从一个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熬成了一个个满身油污的中年大叔。

边防重地像极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些老兵痞像极了被人遗忘的孤魂野鬼。

恐怕只有战争到来,他们才会彰显自己的人生色彩。

只是,军中生活再无聊,这些人心里边总是有点子期盼,有点子志向,就像当初入伍之时,心中所想的那样。

不甘心在庄稼地里过日子。

觉得江湖无限好。

江湖如同美梦一般。

有酒,有女人,有刀剑,有金银。

酒必须是当世名酒。

女人当然也要是绝代佳人。

至于刀剑,金银。

反倒是其次,不过是身外物罢了,图的就是一个风流。

哪个少年心中没有江湖梦。

哪个少年不曾仗剑梦江湖。

今日,真是老天有眼。

一位只在梦中出现过的女子,居然活生生地站在他们面前。

你说,这些老兵痞们能不激动么?

纷纷喊着,把船靠过来。

小妹妹,饿了没有?

哥哥这里有好酒好肉,管够。

来啊,快活啊。

TND,那两个该死的船夫,真想一刀剁了他们。

只是无论岸上众人怎么喊,三人一船没有一丝一毫停留。

像来时一样,沿着海岸线向北而去。

十艘战船之上的兵痞们比岸上众人强不到哪里去。

虽然还能跟着押运精铁的战船顺江出海,犹如出远门游历一般,但是也仅限于此。

所幸的是,荆州都督白衣庾知恭治军严明。

这些兵痞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三人一船慢悠悠北上。

与他们擦肩而过。

神州极东之地,有一座小镇。

名日照。

隶属于琅琊郡,海曲县。

意思是,太阳从东方升起之时,第一个被阳光照到的地方。

由于远离中原十九州,从未被战火波及。

这里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三人在此落脚。

除了对小镇的名字感兴趣之外,更多地是被小镇的山水形胜吸引而来。

小镇以西不远处,有两山。

东西相邻,隔壑相望。

西边的叫神仙山,东边的叫莲花山。

中间一条大峡谷,别名龙潭。

神仙山九峰环绕,传闻有九位道门高人在此隐居。

莲花山如盛开的五瓣莲,五峰耸立,犹如佛门莲花宝座。

两山之内,奇绝美景,数不数胜。

尤以,奇石,幽洞,深潭,飞瀑为最。

素有六洞,八岩,九奇峰,十八瀑布贯龙潭之美誉。

最令人陶醉的美景有白龙潭,黑龙潭,印星潭,凝香池,老龙窝,留仙榻,雪练飞瀑等。

黑龙潭位于龙潭峡谷下游的天雷峰下。

潭水幽深不见底,因此也叫墨潭。

墨潭以下顽石塞道,形如螺,又称墨螺。

墨螺隔断上下水流。

传说,白龙与黑龙在谷中激战,最后黑龙落败,为出心中怨气,砌螺为界,从此不与白龙相见。

白龙潭又名霜潭。

潭水清洌,甘甜,又称甘泉,玉泉。

与黑龙潭一界之隔。

山泉汇集向前,顺流而过石门,有悬崖峭壁迎面而起,将河水截断引入石崖之下,形成深不可测的白龙潭。

飞瀑从隘口落下,倾泻潭中。

云蒸霞蔚,壮如白练垂空飞舞。

潭中浪花叠叠,奇险幽深。

潭北有一座龙王庙,为当地百姓祭潭祈雨的场所。

沿着水流一直往上游走,便能看到此地最大的飞瀑。

雪练飞瀑。

壁高千尺,宽约十丈。

东,南,西三面为悬崖峭壁,北面为出水口。

状如银河倒挂,声如万马奔腾。

在崇山峻岭中奔流而来,骤然从悬崖上跌落,形成一道白练。

瀑布之下有一圆潭,潭水澄清,深不可测。

置身于此,不禁使人想起太白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如白练垂空,坠入潭中。

潭中泛起浪花,又似白练层叠。

故称雪练。

除去飞瀑,深潭,此地还有奇石。

靴石。

巨石高达数丈,重达数十万斤,酷似人穿的靴子。

传说道门真人在此静修。

见山下大旱,黎民百姓受苦,便脱靴为瓢。

取山中水化作漫天云彩。

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皆听号令,只等道门真人一指点下,便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顷刻间,大雨滂沱。

解了此地百年难遇的一场大旱。

另有史记载,上古兵家圣人孙伯灵曾在此隐居。

马陵之战后,孙伯灵归隐山林,修建茅舍,

传闻,孙伯灵年少时,立志报国,他得知海曲县藏有姜太公六韬兵法,于是不辞辛苦,只身前来求学,幸运的是,在海曲县寻到了这部兵书,并在此地结茅而居,研习兵法,刻苦读书。

后来孙伯灵又拜鬼谷子为师,兵法大成,帮助齐威王完成霸业。

功成之际,孙伯灵并没有喜悦之情,他想到自己变成了残废,师弟死于自己刀下,而天下百姓仍然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淡漠名利,归隐山林,第二次回到了自己少年读书的地方。

孙伯灵在这里聚徒讲学,悉心教导。

并归纳总结,完成了一部兵家名著,孙伯灵兵法。

除了奇石,幽洞,深潭,飞瀑之外,此地还有两种绝色。

花中杜鹃。

鸟中子规。

此地杜鹃花品种之广,花色之丽,誉冠南北。

靴石旁有座山叫龙角山。

龙头朝西,两角突起,龙腹卧于溪水之畔,蜿蜒数里。

山北为阴,便是有名的杜鹃花开之地。

生长着大片杜鹃,缀之粉团,连翘等花木。

杜鹃又叫映山红,花开时花色各异,景象壮观。

每年三月之后,粉紫色的蓝锦,首先绽放。

之后便是玫瑰红,鲜红,粉红,次第绽放。

五颜六色,姹紫嫣红。

立夏之后,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流光溢彩,香气袭人。

彩霞倒映河面,溪水流动就像飘动的彩带。

与周围山石相映衬,活生生一副天然画卷。

美不胜收,如入仙境。

子规,又叫子归。

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夏末秋初,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

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

有传闻说杜鹃花开如此艳丽,是子规啼血所致。

于是,子规鸟又叫做杜鹃鸟。

其实它还有一个别称,天下人一看便知,一听便是。

布谷。

小镇不大,人口不过数千。

庆幸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衣食住行一切所需应有尽有。

而且这里民风质朴。

鲜有聚众闹事者。

三人便是隐居东海崖畔六年之久的东山,从巴蜀之地顺江而下的墨玉以及李子归。

两个男子渔夫打扮。

唯独墨玉一身竹色纱裙,头戴斗笠,腰悬三尺青锋。

显得与两人格格不入。

也与此地格格不入。

幸好的是,墨玉是个姑娘,是个女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