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好一个江湖大哥36(1 / 2)

瀚海帝国

蓟城

城主府

一身江湖郎中打扮的道士正在细细品茶。

端坐主位的城主大人满头大汗。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切相安无事。

突然一下子发生这么多事,让这位边境重城的城主头都大了。

瀚海征兵,北伐鲜卑,旧人相逢,慕容使者。

如今自己如何自处?

继续当这个城主?为自己的仇人瀚海帝国天王季龙看门护院?

还是高举义旗,与天衍里应外合,共击瀚海?

还有鲜卑各部可以互相利用,毕竟瀚海帝国也是他们的敌人。

既然慕容元真已然派使者前来,看来是有意联手?

若是能集齐宇文,拓跋,以及段氏等鲜卑各部。

南有天衍帝国,北有鲜卑各部。

共举南疆北疆之力,夹击瀚海?

亦或是...

城主苦思良久。

江湖郎中放下手中茶杯,开口说道。

“金城主想明白了?”

城主原本就是久经沙场的将军,虽然初闻此事,一时惊慌,但是思虑之后,已有了计较。

“余道长此番前来,必定早已做好谋划,不妨说来听听。”

看着恢复神色的城主,江湖郎中将早已准备好的一番说辞娓娓道来。

“我这里有三策,城主大人不妨先听一听,再做打算。”

“余道长请讲。”

“下策,北联鲜卑各部,南合天衍帝国,夹击瀚海,但是蓟城定会首当其冲,势必会成为瀚海帝国北伐大军的盘中餐。”

“中策?”

“中策,劳心劳力,甘当瀚海帝国鹰犬,如此的话,蓟城自保有余。”

“上策?”

“上策?”

江湖郎中冷笑一声,盯着城主,缓缓说道。

“带上金银逃之夭夭。”

城主脸色骤变,眯着眼睛,盯着这个不速之客。

上中下三策听着像是那么一回事,实际上最后都会沦为板上鱼肉。

没了蓟城,没了军权,能带走多少金银?又逃得到哪里去?

“余道长如此说话,是不把蓟城金氏一门放在眼里?”

城主语气冰冷,显然动了火气。

江湖郎中莞尔一笑。

“金城主若是不想浑噩度日,一走了之,我还有另外三策。”

城主目露凶光,可能下一刻就会呼唤府中卫士,将此人拿下。

深吸一口气,放松紧张的心神。

“说吧,我听着呢。”

“将上策改为下策,将下策改为上策。”

“何意?”

“下策,携带金银远走他乡,自奔前程,鲜卑各部也好,天衍帝国也好,我都替金城主打点好了,金城主只管放心去即可。”

城主神色一变,他知道此人所言非虚。

“上策?”

“上策,北联鲜卑各部,南合天衍帝国,伺机而动。”

城主使劲握了握拳头,仿佛在权衡利弊。

中策首先排除。

先不说蓟城金氏一门与瀚海帝国天王之间的仇怨。

单单是北伐鲜卑之事,蓟城作为边境重城,首当其冲,无论人力,物力,所耗甚巨,不管输赢,等仗打完了,蓟城也打空了。

朝廷虽说不会动用各地驻军,但是粮草军械押运之事亦非易事。

劳民伤财。

下策看似最省心省力,实则先失地利,再失人和,换了其他地方,蓟城金氏一门还能崛起么?

恐怕到那时,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藏头露尾二十年,到头来舍弃祖业,投奔异国他乡,如何立足?难道做个富家翁?

买上良田百倾,再娶上三五个娇妻美妾?

先不说有辱家门,自己内心这关就过不了。

自己年轻那会儿可是弯的了硬弓,降的了烈马的人,如今胆气犹在。

上策最合心意,做起来却又最难。

二十年来,自己何尝没动过此念,只是蓟城犹如盘踞一地的地头蛇,四方无援,如何能与瀚海帝国这条过江龙抗衡?

中原十九州,二十旧部,表面上驻军60万,实则随时可增至100多万。

每个州郡驻军多达五万之数,岂是蓟城一城之地可以抗衡?

再加上距离蓟城不算远的10万帝都禁军,虎视眈眈。

给自己一百个胆子,自己也不会傻到明目张胆,高举义旗。

北联鲜卑各部,南合天衍帝国,伺机而动?

难道...

江湖郎中最善察言观色。

“金城主猜得没错,还没到高举义旗之时,当下只能伺机而动。”

“余道长仔细说来。”

“瀚海帝国二十年国力,岂是一朝一夕便能摧毁的?此次北伐,鲜卑段氏指定是保不住了,至于再往北,其余鲜卑各部能不能保得住,就得看我们如何帮衬了。”

“余道长是让我助鲜卑慕容一臂之力?”

“助鲜卑各部,就是助天衍帝国,金城主,实不相瞒,据可靠消息,鲜卑各部近两年内乱频发,就连巴蜀,西凉两地,也同样如此。”

“难道内乱是有人故意为之?”

“天底下的事儿哪有那么多巧合?瀚海帝国暗中培养各部反叛力量,致使瀚海帝国周边各部内乱频发,如此形势之下,挥军北伐,岂不是事半功倍?”

“既然如此,如何相助鲜卑各部?”

“金城主,既然朝廷有旨,不动用各地驻军,难道就真的一动不动?”

“余道长有什么好办法?”

“攘外必先安内。”

江湖郎中话里有话,城主默默点了点头。

蓟城金氏一门经营蓟城数百年,历经多少风雨,哪怕蓟城多了一根草,他都知道,更何况其他?

“城中探子大多瀚海帝国天王季龙的人,这些年我一直放任不管,是不想打草惊蛇,难道余道长想让我先除之而后快?”

江湖郎中微微一笑。

“金城主不方便动手,此事还是我来吧。”

“余道长有计策了?”

“现成的鱼饵都有了,若是不用,岂不浪费?”

两人相视一笑。

瀚海帝国

蓟城

四方客栈

慕容元华交代的第一件事算是完成了,接下来便是第二件事。

北上鲜卑段氏都城,令支。

“小白,你说金城主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为什么叔父要让咱俩来给他传话?难道叔父和金城主早就认识?是故交好友?可是不对啊,为什么叔父让咱俩以父王慕容元真的名义拜见他?而且那句话听着表面上像劝告,实际上却有一丝警告的意味。”

“其实,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可是怎么想也想不清楚,就像此事与最近发生的事情并无太大关联。”

“小白,你不妨重新捋一捋,或许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从哪里开始?”

“就从今年年后开始,如何?”

“年后?慕容拓跋两部联姻?宇文内乱?瀚海演武?共击段氏?就这些事情,其余的事情多是江湖之事。”

“那这几件事情是否与蓟城有关?”

“当然有关,瀚海北伐必定经过蓟城。”

“经过而已,又不是攻打蓟城,有什么好担心的?”

“慕容叔叔当时并未多提此事,只是让咱俩顺路传个话,此时回想起来,恐怕此事背后不简单。”

“小白,我总觉得叔父神神秘秘的,像是有很多事情故意瞒着咱俩。”

“可能吧。”

小白看着窗外的明月,心神随之扶摇而上。

“小白,我有一种感觉,那个金城主绝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还有那个江湖郎中,同样给我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此事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搞不清楚,还是别多想了,明日出发赶去鲜卑段氏都城,令支,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胖子重重地点了点头,此次北上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面见慕容元雍。

次日清晨,两人两骑出了蓟城,沿官道往东北而去。

出了蓟城,不过百里,便是边境。

这里有一处茶摊,常年累月在此经营。

除了苦涩的茶汤,还提供酒肉。

看摊的是一个年过五旬的老人。

边境人烟稀少,在此驻足歇脚的大多是往来商旅。

成群结队的马车,拉着满满的货物,往来于两地之间。

此时,只有三三两两的客人在此歇脚。

胖子小白停马驻足,准备在此歇一歇。

跑了足足一个多时辰,人累马乏。

四下瞅了瞅,三张八仙桌都已经坐了人。

幸好的是,有一桌人正准备离开,也省得和他人搭桌子了。

“老伯,来壶茶,再来桶水。”

茶给人喝,水给马喝。

“刚到辰时,便已经如此闷热。”

辰时的日头虽然还没有午时那么毒辣,但是气温已经颇高。

再加上今日无风,更让人觉得闷热无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