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愤世嫉俗32(2 / 2)

“而受到世俗的影响,普通人对于师长,总是过分的尊敬,特别是在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国家,”九素说道,“礼貌这种东西,差不多就可以了,过度的礼貌其实是人类内卷的产物,是人类的悲哀:一群人见到一个贵人,其中某个人想要获取好处,于是刻意表现得比别人恭敬,然后他得逞了,贵人看他很识趣,给了他好处;其他人看到他得到好处,就学着他的样子,这个人一看大家都这么恭敬,他想要获取更多好处,就必须表现得更恭敬,于是就由低头而弯腰,而鞠躬,而下跪,而磕头,而三跪九叩……然后,他们又把这一套变本加厉地用在修真者身上,三跪九叩之外还搞出什么斋戒沐浴熏香之类的玩意儿,以为修真者也会喜欢,殊不知,这些礼节只会让我们浑身不自在。

我们是从蛮荒时代走过来的人,我们所熟悉、所认可的礼数,是点头之交,两人在路上遇到,互相点个头,就算是行礼了,就算专程跑到人家里拜访,也是如此。什么下跪,什么磕头,在我们看来,那都是一些人出卖尊严——嗯,出卖的不仅是自己的尊严,还有同类同伴的尊严——来换取好处的手段;我们修真者崇尚自然率性,追求逍遥自在,又怎么可能喜欢被人顶礼膜拜?

这也是我们让你以‘姐姐’称呼我们的原因。

至于更后世所搞的那一套纷繁复杂、一听就让人头大的礼仪系统,就更是为修真者所不齿了。众所周知,统治阶级能维护统治,靠的是国家机器;而机器这个东西,是由零部件组成的,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必须刚刚好,拿齿轮来举例,离太远就会松散,难以传递动力,损伤齿轮;离太近则会相互咬死,完全动不了。国家机器这个东西也是一样,各个部门之间,部门的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合适的距离,国家机器才能流畅运转。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难控制的,有些人让你不自觉地想要亲近,也有些人让你不喜欢,不自禁地疏远。为了维持距离,避免‘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情况,统治阶级才制订了礼仪系统,所以儒家把‘礼’视为六艺之首,西方普通学校不会教‘礼仪’课,认为那无足轻重,但是在贵族学校,‘礼仪’课却是最重要的必修课,说到底,这都只是为了让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融入统治阶级,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而已。

但这是被修真者鄙视乃至于敌视的,礼仪系统会让修真者觉得不自在,而不自在会影响心境——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但礼仪系统还会强化等级思想,让人民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循规蹈矩,进而失去创造力……影响灵气的产生,这才是修真者对繁文缛节深恶痛绝的根本原因。”

魏承恭现在总算是搞清楚两位老师为什么自称姐姐了。并不是在期盼什么,也不是“自己上辈子跟两位姐姐有什么不一般的关系”之类,她们纯粹只是想要平等交流而已。

这个很对他的胃口,他也是个不喜欢繁文缛节的人——曾经被中学某位科任老师评价为“我觉得很抽象”,但是到最后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这位老师,两人明明连话都没说过几句。

不过……话题貌似已经拉得有些远了,重点在于,这中间有些问题并没有理清——对他这样喜欢胡思乱想,刨根问底的人来说,这样会让心里变得空落落的。

还是先捋一捋有哪些问题吧:

一开始是在说灵气枯竭……没有说完!灵气为什么会枯竭,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对这个问题,魏承恭有一些猜想,不过还是希望得到两位老师……两位姐姐的肯定。

然后说到绝地天通……嗯,已经说完了吧。

再然后说到修真界发展史……也没有说完,古代修真与现代修真的区别只弄清楚了一半,也就是跟老子有关系的那一半;与老子无关的那一半还没有弄清楚。

然后说到了修真界历史,说到了远古天庭,说到了……老师的伙伴们,然后就拐到修真者的礼仪和骂人上来了……后面这些问题除了修真历史都说完了。

所以还是继续说修真界历史吧,这个有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