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愤世嫉俗32(1 / 2)

“就是这么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成了不知道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元始天尊的弟子,后世史家修史还算严谨,但是涉及神仙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胡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那些修史的人,基本都不是修真者,自然不可能知道修真界的事。”说着话,九素调皮地笑了一声,稍微压低了声音,“悄悄”说道,“偷偷告诉你们,胡来之间还是有高下之分的,一般来说,越是年代久远,典籍的可信度越高。春秋时候的《庄子》能信五成,秦汉的典籍诸如《列仙传》这种,能信三成,两晋时候的《神仙传》能信两成,唐宋的典籍能信一成,等到元明之后,这种记述神仙事迹的书籍……”她笑得很开心,摇着头道,“就一点都不可信了。”

(注:广成子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庄子》;而元始天尊这个尊号最早见于东晋葛洪《神仙传》,类似的还有太上老君等尊号。所以说,大名鼎鼎的三清其实是葛天师封的。顺便一提,葛洪的《神仙传》只是提供了素材,他的神仙谱系跟现在的洪荒小说不太一样,比如广成子和女娲,在葛洪那里都是太上老君的化身。

其实,光是看名字就能知道很多东西,广成子赤松子女娲伏羲蚩尤夸父乃至于狴犴狻猊囚牛霸下这些用莫名其妙的字组成的名号,一听就能感受到上古三代的气息;而用什么老君天尊,乃至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梨山老母这样高大上的尊号,怎么都透着后来人的low味。

当然在这一点上,“九天玄女”和“九幽素女”这两个尊号也好不了多少。不过,这估计也得算是后来道教牵强附会。追根溯源,玄女素女正经名为“弇(yan)兹”,注意,不是十二祖巫的那个“翕(xi)兹”,看看,这个名字的档次是不是一下子就上来了?她是中国有史可考最早的女性首领,约生活于前仰韶-大地湾文化时期(距今6584--6374年),看这个年代,比三皇五帝还早着上千年。她发明了用树皮搓绳技术: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称“素”。所以后世追尊为女帝,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等。之后就逐渐演化成了九天玄女和九幽素女两个名号)

赵毅:“……”

无语了片刻后,赵毅问道:“那么这些……师叔伯还在吗?”

“女娲和常羲还在,不久前我们还见过,待会儿我们可以去见见她;曦和、广成子很久没有联系了,但应该还在;鉴贝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跟太一打了起来,两败俱伤,双双陨落;赤松子和荆珙渡劫失败,身死道消。不过赤松子倒是留下了传承,就是老子,”九素说道,“另外,你们见了这些人记得千万不要叫师叔伯——要是被他们知道我们现在有徒弟了,得被他们笑话死。”

听话的人:“???”

“为什么呢?”赵毅问道:“老师您为什么不收徒呢?”

“因为收徒这种行为,对于修真者和普通人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九素说道,“在普通人社会中,收徒是传承知识的手段。不管是传承自身所学,还是前辈遗留,总之是为了把知识传播给后代,因为他们总是要死的。但对于我们来说,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死,不用担心知识失传,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收徒——也是因此,收徒对于修真者而言,逐渐成了一句骂人的话。对某个修真者说你快去收徒吧,等于是说,你要死了,赶紧去找个人传承。或者是说,你修真注定不会有成就,还是赶紧收个徒弟准备养老吧。”

所有听话的人:“……”

“顺便一提,对我们来说,‘万岁’也是在骂人短命,”九素又说道,“我们的年纪确实还不到一万岁,不过要活一万年也没什么压力。所以,你们如果真感激我们教给了你们一些知识的话,那么就切记,一定不要说‘师傅万岁’。”

听话的人:“……”

想象一下,要是有人跟两位师傅吵架,然后不断骂,“你万岁,你全家都万岁!”……好喜感!

“最后,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太恭敬,”九素说道,“你们不妨想象一下,你们是国王和王后,任何人见了你都要顶礼膜拜,无比恭敬,说话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犯错;而你也要小心谨慎,不能出一丁点的差错……会是什么感觉?”

那……光是想想就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