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回家55(2 / 2)

“北渔氏入乡随俗,拜完水圣,还必须再拜风圣。”花娘解释道:“一点儿也不奇怪——北渔氏讨水上生活,最喜欢风平浪静,所以两位都不敢得罪。”

仪式最后——

艨甲突然俯下身,将死者本已合上的双眼,硬生生扒开,露出空洞可怖的眼珠。

阿弃大惑不解:“为啥不让死者闭眼啊?睁着眼能走的安心吗?”

“别大惊小怪的,让人家看见多不好……”花娘揪住耳朵小声道:“浑州人自认先祖是鱼,鱼到死眼睛都是睁着的。”

(哈,幸亏是鱼,若自认是家猪,死者会不会被褪毛放血啊?)

阿弃眼前浮现出一幅可怕画面。

一念及此,唉哟,立刻鸡皮疙瘩掉落一地。

艨冲四虎将芦苇筏连同死者小心抬进水里,眼含热泪齐声高喊:“四哥一路走好……四哥一路走好……四哥一路走好!”

连喊三声,然后一起用力,将芦苇筏推向湖水深处。

芦苇筏用了一种特殊编法,貌似结实,其实遇水即松,随波漂行没多远,渐渐解体四散分开,尸体失去承载,一点点沉入水中。

鱼梁地势西低东高,山主要分布在东面,但最高的山却在北郊——一马平川的湖岸边,突然隆起一座山峰,郁郁葱葱,仿佛一座青色坟冢。

青冢山因此得名。

北渔氏大本营——北邑卫城,就建在青冢山山顶。

领主邑所都叫卫城,取“拱卫藩都”之意。虽然叫“城”,大多数只是一座戍堡,规模不大,卫城内只能容纳领主的本家族人(比如东邑卫城住的全是东樵氏,西邑卫城住的全是西寺氏……)和少量仆役,绝大多数属民只能住在卫城外。由于人数少、空间不够,卫城内没啥商铺坊肆,除了不可或缺的米店、药房、铁匠铺,其它生意全部开在卫城外,哪怕买盒胭脂、买块手帕,都必须走出卫城大门。

北邑卫城是个例外。

它是一座真正的城……山城。

半山腰拦起一道数丈高、长达数里的石墙,石墙里面全都属于卫城,占地数千亩,居民近万人,不仅茶楼酒肆、市集匠坊样样不缺,还开发了许多山田、山塘,种地养鱼、自给自足。

鱼梁是篷州门户,浑州流民南渡风泽必定经过鱼梁,而上岸后的落脚点就在北郊。流民谋生手段不多,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就去乞讨,但凡有理想有信念的,要么坑蒙拐骗,要么打家劫舍。

领主担负保境安民之责,必须严加整治才能服众,跟流民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矛盾激化的结果就是流民暴动,几乎每隔十几年就会闹一次。

其中最厉害的一次——上万流民暴徒连续围攻北邑卫城,长达十个月之久,从春天一直攻打到冬天,最后城没打下来,自己反而食物耗尽不得不作鸟兽溃散。究其原因,一个是北渔族人勇猛善战,另一个则是北邑卫城防御坚固、易守难攻。

最近几十年,北郊流民人数明显减少,倒不是北渔氏打压有方,而是涌金码头越来越红火,流民们都跑去西郊谋生活,想干正行的就去码头当脚夫,想捞偏门的那边有钱人多、下手机会也多。

说来说去,钱还是比刀子管用。

站在城墙上瞭望的守卫远远看见艨甲一行,早早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本以为是一番好心,却被艨甲狠狠斥责了一顿。

“现在是非常时期,怎么能这般瞎胡闹!万一我们是敌人假扮怎么办?或者城门外藏着敌人,趁机冲进城怎么办?……你们守的不是一道门,是城里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

“是是是,卑职知错、卑职知错。”守卫吓的脸色煞白,一个劲认错。

“二爷呢?”

今天负责值守的本该是艨乙,但艨甲扫视了一圈,并没有找到人,如果他在场,肯定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噢,他奉命去校场监刑了。”守卫赶忙回禀道。

艨甲一愣:“监什么刑?”

“昨晚抓到的那三个奸细,家主传令当众烧死以儆效尤,二爷负责监刑。柴禾堆早就架好了,估计一会儿就要开始点火……您看那些人拼命往山上跑,就是去看热闹的。”

顺着守卫的手指望去,果然一大群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兴高采烈往山顶涌去,一边走一边有说有笑。

“什么奸细?”阿弃好奇道。

艨丙抢着答道:“我们昨晚从山下抓回来的——一个鳃奴,年纪一大把,居然偷偷藏在芦苇荡里,准备偷走我们的船,你说是不是他妈活腻了?……”

阿弃、花娘相互对视一眼,赶忙摆手道:“不不不,他不——”

艨丙全然不觉,自顾自继续说道:“……还有一对狗男女,明明是东樵家的奸细死活不承认,非说自己是偷车贼,哼,当我们是傻子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