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书风枕月(第五章)33(2 / 2)

张童书走到姑娘跟前:“你好!请问,仙大怎么走?”

“你说仙大?你是新生?”张童书点点头。

“你跟我走吧,我也是新生。”这个身穿天蓝色长裙的女孩是张童书最早认识的姑娘,也是他后来喜欢的姑娘,如果把她跟后来的肖晓霞放到天平两端,张童书会选择她。她是他青春韶华里最爱的女人,但现在他们还不认识。

这个姑娘,从小在古都长大,有着北方女孩儿的容颜,她习惯北方的梧桐,喜欢在梧桐树间散步。她是呼啦啦。呼啦啦曾告诉张童书,她喜欢落日,她喜欢残阳如血的落日。有人说:“喜欢落日的人都是孤独的。”因而她孤独。她像朵鲜艳洁净的花儿,有着惊艳世人的美丽,却还没有收获爱情。

呼啦啦喜欢沈从文,在她心目中,他的小说清新脱俗,诗意美的深处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真实的细节描写,细腻而丰富的心理刻画,朴素的字里行间有种恬淡朴素的情感,它们本身就是诗情画意的田园牧歌。

呼啦啦每每阅读到那纯粹而朴实,简洁而具有诗意的文字,便会收获某种难以言语的宁静,她痴迷湘西痴迷凤凰那个古城。

她有在洁白的信笺纸上抄写沈从文句子的习惯。“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呼啦啦反反复复抄录的语句,这句话已印刻在少女脑海深处。在这个如花的年纪,她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渴望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爱情。

傍晚,夕阳还在梧桐路上。她散步的地方,多半是书香四溢的校园。裙摆随着拂动的风,极尽优雅的走姿,阳光灿烂的笑容……以此姿态走路,像走秀每个动作都有精心雕饰。她的目光无意间撞见从出租车里走出来的男生。

他们相遇了。相遇,或许是巧合,或许不是巧合,而是宿命般的重逢。有的人追寻几千年,终于在今生今世追到心爱的女人,只因为他前世为这个女人历尽千辛万苦,没能得到她;有的人今生今世苦苦追寻许久,没能得到她,只因他前世对这个女人欠下大量情债,需要用今生的痛苦来偿还。

呼啦啦呆了,有男孩拖着行李箱,使她呆了的不是他拖着行李箱,而是他的行李箱包裹在护箱袋里。她琢磨,他得是在孤岛生活二十八年后重返城市的鲁滨逊?!男孩的眼睛闪烁着光芒,在他的眼里似乎什么都是新的,所有都陌生。他给她的感觉从未有过。老土的穿着没有掩盖他那咄咄逼人的殷俊,硬朗的身体古铜色皮肤,精致的脸颊迷雾般眼睛。他像日漫里走出来的美少年。只不过……只不过什么?他暂时落魄像极了穷书生气场亦正亦邪。

“你跟我走吧,我也是新生。”

“谢谢你。”她给他指路,领着他走了小段。她没问他学的是什么专业。这时,她相信缘分,相信有缘自会相见。萍水相逢还是要保持距离。张童书只觉他们还会遇见,至于,何时何地何种方式,万事万物有自在的运行规律。

恍惚间,呼啦啦觉得,身边这男孩有着某种神秘力量。这种力量吸引着她留在身边,吸引她陪他走下去。或许是言情小说让她产生这种错觉的缘故。回过神来,她发现他满脸都是不加掩饰的欢喜,那种欢喜写满他对美好大学生活的憧憬。青涩、稚嫩,却纯粹、实在、阳光明媚,明净如水。

“到了,你继续走。不知道的地方问问别人。”呼啦啦听到他说了声极为诚恳的谢谢,声音澄澈明亮,让人欢愉。她注视他渐行渐远,心想虽说了再见,却不会再见。有些事情说不清楚,即使生活在同个校园,也未必会再见。

张童书突然使劲,行李箱依靠着惯性继续前进。霎时间,他坐了上去,行李箱代步,跟猴儿似的。沿着梧桐路拖着行李箱,他的嘴像是在深山里那样呼喊“我来啦!我来啦!”响彻云霄,惹来周围人用看白痴眼神看他。

可他不在乎,有时,张童书不知怎地像发神经那样,铁憨铁憨的。或许,每个人心底都深藏着顽劣的恶魔。呼啦啦忽然笑了,笑得很自然,笑意像水波消散在脸颊边缘。直到少年消失在梧桐大道转角处,她方才从幻想里抽离出来继续散步。明月不知从何时,就已升起。灿烂的星空,圆月像玉盘。月光下,灰白的道路笔直地伸向远方。呼啦啦站在自家阳台,欣赏着夜色,思绪飘向远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