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书风枕月(第六章)34(1 / 2)

11

西边,残霞大片大片,不愿散去,很勉强地挂在天边。傍晚,夕阳照在梧桐树梢上,张童书到北门附近的邮箱找到笔友枕月的来信。小跑回寝室,他着急着拆开牛皮纸信封。昏黄的台灯下,他阅读着来信。

高三寒假,张童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完善后的《春来魂散》投了出去。两个月后,他收到回信:“已过初稿,静等通知”。那时,他的关注点在备战高考,心思压根不在这里。等到高考结束,他才想起这件事情。

他收到通知小说已被录用,发表在某家不起眼的小杂志上。从此,张童书以“书风”作为笔名,发表三首诗歌五篇散文七部短篇小说。起初,他的文字写得很烂,投出去的稿子,每次都石沉大海。他只能不停地写,只能坚持不停地写下去。为拥有简洁的语言,为收获丰富的思想,为积累厚重的素材,他大量读书疯狂读书大量写作疯狂写作。业余,他在电脑跟前噼里啪啦敲字编织故事。

这些故事零零碎碎的,小情小调,体裁与内容格调都不高,文字却以明显的速度在成长。偶有佳作,在编辑的指导下完成修改,收到稿费。

高考结束,张童书回到张家沟待了段时间,返回学校填报志愿。他跟朋友准备走出校门,被保安拦下说是有信。那三年,张童书是整个学校的骄傲,没有谁不认识他。他太优秀太耀眼,属于清水三中的骄傲。

白净的信笺纸上中规中矩地摆放着娟秀漂亮的小楷字。他的脑子可以把笔友“枕月”最初赠予他的话背诵出来,信上说:

读书不要掺杂太多复杂的东西,那样会让你痛苦。阅读应该是享受,不是负担,不要强迫自己背负太多。我关注你的文字有很长时间了。我欣赏你的才气,你的才气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才华,只因我被你的语言所吸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知道,你的内心丰富,跟我同样痴迷文学。想了好久,我鼓起勇气给你写信,只希望我们成为笔友。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因为文学成为朋友,这种机缘少见。他的心情激动,这是种突然出现的欢乐,像流落荒岛上的人看见航船,像落入地狱的人看见天使。只有经历了的人才会深刻理解。现在,他再次阅读知音的文字:

书风:

来信已收到。首先,恭喜你考进全国著名大学,距离你成为科学家的梦想靠近小步。从你的回信来看,你似乎遇见烦恼,一个烦恼是爱情,一个烦恼是学业。对于爱情,我不知道应该怎样面对。对学业,我想告诉你:目光所及,便是人生所能抵达的彼岸。如果目标不复存在,应该及时止损。

你知道吗?有些人生活在平淡的时代,对他们来说,就是灾难。他们才会干出某些极需要勇气、匪夷所思的事情。以此宣泄内心深处不可磨灭的激情。从你的文字里,我判断出你属于那种人。我支持你成为作家,而不是科学家。你内心的情感实在太丰富,你有异于常人的激情,正是那种激情让你痴迷诗歌热爱文学。没有哪个作家不是从文学青年成长起来的。没有哪个作家没有经历过热爱文学、痴迷文学就成为作家的。在我看来,你是文学青年,亦是文学的读者。

不知不觉间,你已经走在文学的路上。文学改变人生轨迹。文学书籍读多了,思想就野了;思想野了,思维跟认知就变了;思维跟认知变了,气质跟行为自然就变了。如果没有文学,我相信你有成为科学家的希望。

“枕月”让张童书惊奇,只因妹妹叫枕月,张枕月。有些事情就很巧合,压根解释不清楚。张童书不曾跟他的笔友说起这件事情,他隐隐觉得这位笔友跟他的生命会有某种联系。所以,他不想破坏这种浪漫的关系。此刻,他读完书,坚定他内心的想法,他要追随自我。他提笔在信笺纸上刷刷写回信:

枕月,谢谢你的鼓励。对于刚刚萌发的爱情,我已经无能无力。那个女孩已有男友,我就是多么多么喜欢她,我都无法不能作出抢别人女朋友这种不厚道的事情,更何况他们的感情那么深,让我不忍心破坏他们的幸福。

此外,我已从钱学森班转到人文学院。人这辈子太短暂,我还是想要走自己的路。也许多年以后,我会回想自己当年如果不是想要读书写文章,成为扬名天下的大作家,我或许就是大学里面的工科教授,而不是穷书生或者说落魄文人。然而,我想做那些我以为合适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顾及遥远的幻想。你对我的理解,是正确的。我无法忍受枯燥单调的生活,并不是我有多大的才华,而是我想要寻找出新的道路,那条新的道路,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读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