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舞曲与半赋43(1 / 2)

年轻的书生,此刻自然是啥也没想,只想寻个地缝钻进去,好逃避一下现实。至于有关这个世界之类的什么,算了,累了,毁灭吧,已经无所谓了,没什么好在乎了。

王盖!你这是在公开处刑啊!(内心:失意体前屈)

“王司徒,令郎所言可是属实?”杨彪有些不敢确信,毕竟上一秒的信息量很大,他想着还是跟王允再确认一下。

“回太尉,犬子所言非虚。说实话,王某也是很想知道张郎中的全篇赋文是何等妙哉。”王允一边抚须一边说着实话。

“张良,既然情况属实,汝且理理思绪,为师也很好奇那篇赋文的全貌。”说到诗赋,作为老师的蔡邕可以就不困了。

“张兄,炉火且由我来看护,你安心且去。”王盖一脸微笑地从张良手中取过火钳。

“张郎中,何故犹豫?心中既有峰峦,应该不惧人前才对。年轻人不应像我等这般老人瞻前顾后,要敢于张扬。”杨彪也是急忙催促到。

此间正在说话,蔡琰悄然起身持伞离去。王婵一直安静的站在王允身后,此刻也是偷瞄看了一眼张良,毕竟那篇赋文算是因她而生,试问有谁能不好奇呢?

“多谢二位大人抬爱。”张良先是与杨彪、王允回礼,然后又行至蔡邕身旁,小声说道,“先生,且容学生暂退去取些纸笔,说来也是丢人,其实学生心中仍未有全篇赋文来着。”

蔡邕先是示意张良宽心,随后说道:“文章易成,佳赋难得。这点道理我们还是知道的。方才我已经让琰儿去取笔墨了,你且先静静思绪,回忆一番当日之意境。听王侍中所言昔日已得几句,如今司徒令爱亦在一旁,我辈文人坦荡,你且大方自然些。”

“是,先生。”张良见脱身之后路已被蔡邕封死,当下寻思只能继续剽窃一下未出生的那位的文笔了。

思绪至此,张良也就不由得瞄了瞄一旁站着的王婵。这不瞄没事,一瞄就坏事了,因为那姑娘也在看他,吓得阿良赶忙假装看向别处。这时蔡琰去而复返,身后跟几位下人。原是搬了张不大不小书案过来,好在凉亭不小,当下也不算拥挤。

“侍中提议的突然,张良心中未有腹稿。请太尉、司徒容他沉思片刻?”蔡邕自然还是比较关心自己学生的。

“这是自然,所谓‘心急吃不到热豆腐’,张郎中不必紧张。”杨彪点头笑道,他自然是看到了书案旁,一脸生无可恋的张良。

蔡琰是有安排下人配套搬来一张椅子的,只是张良没有落座。

“如此,可先容小女先舞一曲助兴,想来亦可使得张郎中寻回些当时的心境。”王司徒亦是看向张良,眼角的笑意耐人寻味,随后又转头寻问王婵,“婵儿,可嫌辛苦?”

“女儿,无碍。”王婵回道。

“小辈出堂,于礼不应请蔡中郎抚琴。素闻蔡小娘之才学,巾帼不让须眉。可否请令爱献奏一曲?”王允又看向蔡邕,言语之间,尽是礼节。

“如此也好,琰儿且与司徒爱女同行,为父也好得个闲暇。”蔡邕闻声而知雅意。

“是,父亲。”蔡琰起身接过蔡邕手中的七弦。

兴许是天公作美,此刻微雨已停。

亭外一块开阔平地,铺满了石板,其上并无积水。

王婵于此处落脚,肩头已经披上了不知道先前藏于何处的绸带。

“王姑娘,所需何曲目?”蔡琰安置好琴位后,询问道。

“有劳姐姐了,寻常曲目就好。”王婵礼貌地回道。

一声姐姐,让二小姐很是受用,于是一段舒缓渐进的韵律自亭内流淌而出,而亭外女子亦是随之舞动。只见蔡琰信手拔弹,从容典雅,一声声清脆的音符从指尖泻出;又见那王婵莲步轻移,身轻似燕,如花间飞舞的蝴蝶,如山谷潺潺的流水。

琴音徐则舞步急,琴声婉则舞步缓。琴声悠扬,舞步轻盈。此间景色,端的是不知何处有,人间独一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