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青山依旧在(1 / 2)

“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史载百姓作歌

长社一役后,左中郎将皇甫嵩与右中郎将朱儁一起乘胜追击,相继镇压了汝南、陈国地区的黄巾军,并追击波才等人,连战连胜,不多时便平定了三郡之地。

与此同时,与太平道同样形式的五斗米道在巴郡起义,领导人“五斗米师”张修率众信徒攻打郡县,但大抵是因为山高路远,消息闭塞,未曾受到汉室朝廷的重视。

同年八月,此时身为冀州战区总指挥的董卓攻打张梁、张宝据守的邺城,已是围攻了两个月,仍未攻克。

皇甫嵩所部在东郡苍亭击败卜已部,擒获贼首,屠杀近万余多人。于是乎,朝廷下诏罢免了董卓,命左中郎将皇甫嵩领兵北上。留朱儁领军清缴南阳郡以及荆州境内的黄巾殘部。

在此关头,邺城传出大贤良师张角病亡的消息,冀州境内黄巾皆系白布于额前,全军哀悼,恸感动天。其弟张梁继而据守邺城。皇甫嵩率部抵达,不日攻城,因黄巾军气势如虹宛若精锐,汉军未能即克。皇甫嵩下令驻营休整,静观其变。待到黄巾军士气低迷,皇甫嵩随即乘夜出兵,于鸡鸣时分破城门而入,黄巾军仓促应战,人公将军张梁战死,那一夜黄巾军阵亡三万余人,尔后又有数万多民众纷纷投河而死。

同年十一月,左中郎将皇甫嵩与巨鹿郡太守郭典配合攻克下曲阳县城,地公将军张宝战死,汉军继而屠杀黄巾民众十余万人,并将这十余万人的尸骨筑成“京观”。张宝、张梁的首级皆被运回京师,唯独贼首张角的尸身到处寻觅不得。

至此,黄巾之乱平息。

然而,往后数年,各地大小叛乱不断,势力众多。

中平五年,黄巾余部再度发动起义。为了更为有效的镇压起义,朝廷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废除各州郡刺史改立州牧。(废史立牧,可得一方安定。)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汉中郡

九月九,登高走。

萧瑟的秋风拂过,山林间落叶满地。瞭望无际的天边,一抹红霞斜挂西方。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已经不能再称之少年的张良,见此情况不由剽窃了一句记忆里的诗文。

“师弟,好雅致。只是你这诗句,怎么是个长短句?五言句,尚能在《诗经》之中寻得先例,这七言你是从何处习得?”褪去道袍后的大贤良师,一身简素儒衫。

“秀才师兄,你可就别高抬我了,我就没头没尾的瞎绉绉。”张良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长衫,方才一路登山,略显凌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