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九打连环23(1 / 2)

“这个…!嘿嘿!”黄子诚撒开了沈燕的手,脸上些许的尴尬,他转过身,走回书案坐下,才说:“这个…,唉!但有我知道的,沈嬷嬷问便是了。”

沈燕赶忙问:“听说秦王上了奏折,不知黄大人知道吗?”

“恩,知道!”黄子诚默默地点头。

“那内阁或是陛下怎么说?”沈燕继续追问。

黄子诚犹豫一下,反问:“你可知道这个奏折的内容?”

沈燕扭扭捏捏地说:“恩,知道。”

“哦…!”黄子诚默默地点点头,然后打起官腔,说:“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轻易决断。另外内阁和六部都在忙戎狄的事情,此事也只能过一过再议了。”

沈燕走到黄子诚跟前,拿出一张银票,放在桌子上,说道:“大人,您知道我家王爷是没什么心思,人家都叫他糊涂王爷。就是秦王这样的亲弟弟,也看不上我家王爷,跟您说实话,秦王前些日子来过,可是雍王殿下没有答应他。我今天来,就是雍王知道秦王上了折子,必定是惹祸。不是求大人救秦王,只是希望大人指点一下,雍王应该如何做?”

黄子诚满意地点点头,才说:“难得!雍王爷心里清楚!银票您拿回去,你只告诉雍王爷一句话。忠于陛下,忠于太子,忠于大顺,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雍王府内,雍王杨余的头躺在沈燕的怀里,肥嘟嘟的脸上却留着泪。沈燕劝道:“王爷,您别太难过!不过是秦王上个折子的事情,没您想的那么糟!”

雍王边哭边说:“这个折子上去,我二弟就算站在陛下,站在大顺的对面了。黄大人说的多明白,咱们只有忠于陛下,忠于大顺,忠于太子,才是唯一的活路。如今二弟站错了位置,他…,呜呜,我怎么对得起死去的父王!”

沈燕觉得一向憨厚的雍王,此刻却把事情看得透彻,便问:“那陛下对秦王动了杀心?”

“呜呜!无情最是帝王家,看看我爹,看看我二叔,还用动杀心吗!”雍王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二弟说的对,到时形势所迫,末路之人还会有好结果吗?呜呜!”

“王爷别太灰心了!咱们再想想办法,兴许能救了秦王也说不定!”沈燕像劝劝雍王。

“呜呜!救不得的,救不得的。此刻,我救他就是给他催命,就不得的!”雍王依旧流泪,当晚沈燕依旧留宿雍王的寝室。

数日之后,平安殿东侧的暖阁里。跪在地上的雍王满脸憨厚地笑着:“儿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余儿,起来吧!”泰安帝摆手,让小太监扶起肥胖的雍王。

“最近怎么样?”泰安帝温柔地问道。

“回父皇,挺好的!嘿…!”雍王傻笑道。

“好!好!挺好的就好!恩,太子也回来半年了,你们相处如何?”泰安帝问。

“回父皇,太子挺好的!太子聪明伶俐!而且对儿臣十分的好!就是每次见了,他都摸儿臣的肚子!”雍王有些腼腆地说。

“唉!太子自小在韶国,我不在身边,缺了管教,沾染了一身的匪气,回头我说他!”泰安帝笑道。

“谢!父皇!”雍王起身道。

“你自封王来,也没有差事,我想给你点差事,历练历练,将来也好帮着太子。”泰安帝依旧温柔地说。

雍王再次起身,跪拜道:“父皇,您知道儿臣自来愚钝,其实是个糊涂王爷,我怕把差事办不好!耽误了您和太子的事情,父皇您看在我死去的爹的面上,别让我干事了吧!”

“你这…。唉!余儿呀!随你爹了!只知道悠哉!不能给我分担一点事情!”泰安帝有些生气。

“父皇!呜…!”雍王见泰安帝着急,吓得哭了起来。

泰安帝见雍王哭了,却也心软了下来:“行了,不干就不干!咱大顺还养的起你这么一个王爷!”泰安帝亲自走下来,扶起了雍王。

雍王听到此话才止住哭声,一边抹泪,一边说:“父皇赎罪,儿臣无能!”

“嗨!父子之间,哪有什么罪不罪的。”泰安帝摆手说。

“秦王最近怎么样?”泰安帝突然问道。

“儿臣不知道。但他心里有大顺的,有陛下的。就是年少无知,一天天都在瞎忙!他要做了错事,我带他给父王请罪!”雍王又跪下。

“你起来!起来,咱不说他了。”泰安帝又说,“你该说亲了吧!你早早没了父母,却把这件事忘了,随国公李乾跟我说了几次了,他想把女儿许配给你,你见过她女儿吗?可是美女!”

“回父皇,我不!我不娶!”雍王撅着嘴,嘟囔道。

“你总不能打一辈子光棍吧!”泰安帝笑道,“你说,你看上谁了,朕去给你说!”

“不,现在挺好!”雍王低着头,继续嘟囔。

泰安帝看着雍王来了倔脾气,反而好言安抚,“也罢,那就再等等!不过,那个沈燕…,她比你大了许多,出身也低微,而且名义上还是你的乳娘。你懂吗?”

雍王却一反常态地没有随声附和,也没有请罪,而是低着头不说话。

泰安帝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别走了,一会儿陪我一起用膳吧!”

朱亮带着黄仲庸一行人,自离开了乌兰堡便没有再深入南戎而是转头回到龙行关。朱亮告诉黄仲庸,他们接到命令,赶回龙行关待命,太子护送长生圣女回圣城,他们要回城等太子。

黄仲庸则没有多想,他回去的路上心情很低落,久久没有从乌兰堡的事情中解脱出来。

黄仲庸和朱亮回到龙行关,朱亮没有放黄仲庸走,而是带着他见了龙行关总兵薛诚。因为他们两人毕竟见了斗仑和拖术。

“猪头肉来了!”一位年岁五十多岁,两眼炯炯有神的老人笔直地站在地图前,举着油灯说道。

朱亮没有说话,直接走过去,接过了油灯。总兵薛诚指着地图问:“你们就在这,遇到的斗仑和拖术?”

“对,乌兰堡这里。”朱亮举着油封,又靠近些地图。

“太近了!这离龙行关太近了。”薛诚捋着胡须,自言自语道。

“是,不过几天的路程!”朱亮答。

薛诚背着手在屋内缓慢地踱步,自顾自地思索起来。朱亮举着油封也不说话,跟着近来的黄仲庸也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薛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