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明白22(1 / 2)

杨兴的队伍在新安省的一个小县城之外安营扎寨。

杨兴独自在屋子里低头看着一份文件,忽然兰达公主挑门走了进来。兰达进屋后,不理杨兴,只是在屋内四处看看。杨兴则笑眯眯地跑过去,说道:“公主殿下,今天怎么有功夫来看我?想我了不是?诶?!就你一个人?”

“怎么?你想人家来?”兰达大眼一番问道。

“不是,不是。怕她碍眼!”杨兴赶紧解释说。

“鬼才信!”兰达白了杨兴一眼,又对杨兴说:“您太子爷忙,几天都不见影子,我来看看!要是金屋藏娇呢!我就再也不来了!也别碍眼!”

“嘿…!怎么会,来,这边坐!”杨兴拉起兰达的手说道。

杨兴发现,自打温霞来了之后,兰达虽然还在生气,但是拉她的手,她却再也没有甩开过,这让杨兴很是高兴了一阵子。

“你这是看什么呢?”兰达指着桌子上乱糟糟的东西。

“卷宗,一个姓蒋的知府,贪赃妄法,被超了家,独女被卖去青楼妓院。我看看案情有没有冤情。”杨兴说着,坐在案前。

“卖去妓院?太可怜了。有冤情吗?”兰达问道。

“看不出来!”杨兴摇头道。

“那个温霞怎么样?”杨兴突然问道。

“挺好的!知书达礼的,学问也好…!”兰达忽然反应过来,瞪着杨兴没好气地说:“干什么?你要想她,去找她就是了,别来问我!”

“不是,你别疑神疑鬼的!”杨兴刚想解释,就觉的耳朵传来了一阵刺痛,“哎呦!你还学会新招式了,别掐耳朵!”

“哼!我疑神疑鬼?男人就没有不花心的!草原上和大顺都一样!”兰达揪住杨兴的耳朵说道。

两人就在撕扯间,陆为梁没趣地闯了近来,他叫眼前状况,转身又跑回门外。在门外高声道:“殿下,陆为梁求见!”

“来人了!你撒开!”杨兴指着门外道。兰达才不情不愿地放开杨兴的耳朵。杨兴整理整理衣服,然后说道:“近来吧!”

陆为梁规规矩矩地走进来,低头行礼道:“拜见太子殿下,拜见公主殿下!”

“恩!什么事情?”杨兴问。

“殿下,您要找的囚犯我给您找来了!”陆为梁说。

“好!人在哪?”杨兴赶紧问道。

“就在门外!”陆为梁说。

“让他近来!”杨兴摆手说。

两个侍卫将一个囚犯驾了近来,让他跪在地上,两个侍卫又退出了大帐,囚犯抬头看了看杨兴,又把头底下。

“这谁呀?你怎么又弄个囚犯来?”兰达看着地上的跪着的人。

杨兴简短介绍一下这里囚犯的事,最后嘱咐兰达说:“这些是不能让温霞知道!因为…”

“哎呀!知道呀!”兰达不耐烦地说,“你以为我傻呀!”

“你知道?”杨兴不信地说:“你怎么知道的!”

兰达白了一眼杨兴,说道:“切!左好跟我说了,温霞是那个什么公爵送给你的,我就知道了。圣城也和你们一样,各国的国师也往圣城送人。圣母常跟我说,这个不能跟那个人说,那个不能跟这个人说,烦死了!不就是各还心思吗?”

“唉!天下乌鸦一般黑呀!诶?!不对呀!你都知道,你怎么还对我又打又骂的?你跟我演戏是吧?”杨兴反应过来,质问兰达。

兰达闪烁其词地说:“怎么?你没演戏吗?再说我心情不好,拿你撒撒气不行吗?小气!走了!”兰达一溜烟地跑出帐子,留下杨兴一脸的无奈。

兰达走后,帐内只剩下囚犯,陆为梁和太子杨兴。杨兴开口问道:“叫什么名字?”

“罪民周文海。”囚犯答。

“知道我是谁吗?”杨兴问。

“太子殿下!”周文海说。

“你胡说!我怎么就是太子?”杨兴一排桌子怒道。

周文海平静地回答:“回禀太子。温家兄弟,虽没有继承爵位,但已经成为温家家主,温家门生旧部遍布朝野,其家主地位非比寻常。尤其是温卿,又是天下文人的魁首。我曾见过一二品的朝廷命官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可是在您面前,他们十分的恭敬,我就知道您最少也是个亲王。可我大顺亲王以上不多,能和您岁数相仿的只有雍王,秦王和太子。再加上听说太子要护送’长生教圣女’回圣城,而我漳州是必经之路。我便猜到您八成是太子,刚才进门看到那位异族的女子,身着华贵,仪表不凡,我想她就是长生教圣女,因此我断定您就是我大顺太子。”

“哼!自作聪明!”太子杨兴哼了一声,问道,“我问你,你是怎么杀了那位温大官人的?又是怎么杀老鸨的?”

“回殿下,我知道玉儿死后,就下定决心为她报仇。而姓温的狗杂种,知道闹出任命,也有些害怕,就托人找到我!我假意迎合,说不再追究,还给他送礼,让他在他父亲面前帮我美言。”周文海平静地说,像是在说其他人的故事,“一来二去,他就放下提防。我觉得时机已到,就在花楼宴请他,并在酒中下毒,很顺利地就毒死了他。并用提前准备好的刀,结果了老鸨子那个贱人。”

“恩!心思缜密,也很有耐性!蒋家还有人吗?”杨兴问。

“没了,其父已被斩首,其母也病死了!”周文海说。

“所以你就想一死了之!随她去了?”杨兴问。

周文海点头道:“是,我家中虽有些家财,却父母早亡,自幼孤苦,是蒋大人的照顾,才能长大成才。可惜蒋大人错信了贼人之言,一念之差,送了性命,也连累玉儿!”

“哦?蒋知府的案件另有隐情?”杨兴问。

周文海回答道:“蒋大人为官清贫,为了给玉儿准备嫁妆。蒋大人听信人言,去贩卖粮食。历来漳州粮价不稳,蒋大人便与人合伙从粮价便宜的新安省买进粮食屯积,本打算等漳州粮价上涨再卖出,可是恰逢朝廷打击囤积粮食,所买之粮都被朝廷查抄。那次买卖血本无归,可终究是些钱财的损失,我便没有放心上,以为这件事就此结束。

可没想到蒋大人背地里借了高利贷。蒋大人为了面子没有跟我说,却顶不住高利贷的逼迫,被他们逼着办了一桩冤案!冤主还死在流放的路上。后来,案子被人挖了出来,蒋大人被判斩立决。玉儿被卖入官妓。”

太子听着周文海的讲述,也听不出什么头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