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娘说主妇 - 分卷阅读112

在李贤头上,毕竟,如果大家都是庶子,论年龄,则长子是李上金;而论出身,李素节之母虽然被废为庶人,但世人眼中,她仍然是兰陵萧氏。
所以,围绕册立太子,我的避位(辞职)一事,被再次提起,最后,被李治给强压了下去。在这件事中,当时的庶长子,时任慈州刺史的杞王李上金蹦得最欢实,于是在李贤被册立为太子的前夕,在我的默许下,有司奏报李上金有罪,我顺势将李上金解除职务,安置到澧州,为我儿李贤登太子位扫清障碍。
李上金,只是那年,我处理的皇族之一,而不是唯一。那年,我收拾的李家的一个公主:常乐公主。
常乐公主是李治爷爷的第十九女,下嫁赵瑰,生有一女赵氏,成为我三儿英王李显的结发妻(英王正妃,时称“英王妃”——咱家的,跟大不列颠没关系)。
这年,我下令将赵瑰驱逐至括州担任刺史,后来又贬到寿州,并令常乐公主随行。
为什么对亲家如此狠心呢?——这算什么?还有更狠的,在驱逐常乐公主之前,我已将他们的女儿英王妃废黜,并将她关进内侍省的女牢,不闻不问,等打开女牢时,才发现她已经饿死了。
我其实没有不给她吃的,只是,我吩咐内侍省给她送的食物都是生食,也提供了烹煮器物,可是……直到看守观察到她的烟囱几天没冒烟,打开门一看,才发现人已死去并腐烂了。
有传言说,我之所以这么对待常乐公主母女,是因为李治非常喜欢这位十九姑姑,对她们母女二人十分优待,于是令武后嫉妒,才导致了这场人间惨剧——这理由,被写进了史书中。这么扯的理由,都有人信?
因为命好,嫁了个好老公,我的宫斗水平确实很初级,放现在的宫斗剧中,属于活不过一集的那种,但常乐公主家这事这理由,初级宫斗都算不上吧?顶天了也只能算是个宅斗——“惊!史学大家竟是宅斗文鼻祖!”“宅斗文鼻祖,是你熟悉的那个他!”……我就是个标题党!
我之所以这么对赵氏,是因为,我的弘儿,如果不是赵氏当面出言不逊,我的弘儿就不会病情加重,或许,他那年就能熬过来……
当时,弘儿病情突然加重,我急怒之下,让人将英王妃关起来,觉得她在明知兄长体弱的情况下,如此作为,实乃禽兽之行,所以才让人给她送生食,当时,我只是想让她吃点苦头,没想杀她,毕竟弘儿是自幼生病,赵氏的行为,虽然无理,但罪不至死,她怎么就死了呢?
后来,弘儿去世,我无心顾及赵氏的死,于是这事就被我丢到角落去了!但是两个月后,册立新太子时,有人主张立李显为太子,这事才重新引起了我的注意。
李贤和李显,不都是我儿子吗?立哪个,有什么区别?他们为什么非要立李显呢?我还有一个小儿子呀,为什么不提呢?为何只提李显呢?
顺便说句题外话,李显这时改名为李哲,几年后来又改回李显了,我就直接称李显了,反正名字不过是个称呼,知道说的是谁就行了,这名字换来换去,太麻烦!
话说回来,那些主张立李显的人,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商纣王的故事:“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礼法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是同一位母亲。”
那些讲故事的人说,我生李贤时,是妾,生李显时,是皇后,所以,虽然都是我的儿子,但“立子以贵不以长”,按照礼法,李显才是我的嫡长子,吧啦吧啦吧啦……竟然还有这种说法!我真是开眼界了!
所以,我怀疑,李显妻对李贤的冲撞,是有人挑唆的,后来一查,果然她的父母在一些场合,就说过类似的话,于是我才将常乐公主夫妇驱逐出京。但是对于三儿媳的死,我无心深究,想想也知道,不过是有人怕我从她的嘴里问出某些人的名字罢了——我才懒得问,我大唐可不兴言辞问罪,再说了,这话一旦说出口,传播速度贼快,如果要问罪,哪问得过来?我可没那么闲,所以这事我根本就没打算计较,若非李显的老婆当面顶撞弘儿,若非弘儿恰恰在那之后不久去世,我也不会找她麻烦的,可惜,她偏偏要冒头!
至于立谁为太子,当然也不是一个故事能左右的了。一个故事而已,还是一个昏君的故事,就想左右一国太子的废立,做梦,就立李贤为太子,你们能咋的?
上元二年(675年)六月初五,李贤被立为太子。但是,仅仅五年之后,李贤的太子位就被废了,原因是“谋反”!
之前提过好几桩谋反案,都是假的,这件也不例外——谋反这罪名,真的是栽赃陷害界的王牌呀!
我明知是假的,为什么还眼睁睁看着儿子被废呢?——真是瞎说,我哪有眼睁睁看着呀!这冤案,我就是主要策划者之一呀!
为什么要策划这么一桩冤案呢?很简单,我想废太子。不对,是我们想废掉李贤,这个我们,是我,还有李治。
自己的

媚娘说主妇 - 分卷阅读1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媚娘说主妇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媚娘说主妇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