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娘说主妇 - 分卷阅读111

适,但还算硬朗,我们暂时,还是安全的。
当年,我以为,即将到来废后时刻,是我人生中的最低谷,但我没想到,还能更低——新罗叛乱,李治病重……
咸享五年(上元元年)正月,正当我准备取下后冠之时,新罗反了。新罗也是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小国,与高丽毗邻——这意味着东线战事再起。于是,我这个皇后,还得在座位上呆着。
伐新罗,历时二年,最后唐兵三战皆捷,新罗乃遣使入朝谢罪,并献贡品——看着,是我大唐获胜了,真的赢了吗?看下史书记下的战果:“新罗虽败,然已多获百济之地。唐兵虽胜,兹后却逐渐退出,承认新罗并吞百济及高丽之现实。”
为什么我大唐会接受这样一个结果呢?没办法,因为打新罗易,守朝鲜半岛难。要守住那么一大块地方,需要很多士兵。而现在,大唐需要这些士兵回去种地,多打点粮,多养活些人。而且在出兵新罗不久,李治就病倒了,病势沉重,无法理政;我儿李弘也病了,无法临朝;若大的龙椅,空了出来;而这时的我,已经不再受人拥戴了……于是,有人开始蠢蠢欲动。李治的七哥,蒋王李恽第一个跳了出来。
这个时候,我家还能出来支撑门面的,只有我了,于是李治决定提升我的逼格,即用非常规手段,恢复我的声望,他放了一个大招:“八月十五日,唐高宗追尊六代、五代祖及妣为皇帝、皇后,增高祖、太宗及皇后谥号,改称高宗为天皇,武后为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称。改元上元,大赦天下。”——于是,上元这个年号,就这么面世了,于是我,非但没有从皇后位置上退下来,反而晋升为天后了!
很多人都说,成为“天后”,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之一,但是谁知道,当年这么做的背后,有那么多的“不得已”。也无人知道,那时的我,午夜梦回时,泪湿枕巾,但在人前,我依旧笑得灿烂,仿佛天下尽在我掌控之中!
可是,光加称号是不够的,民众没那么好糊弄,而且加称号,更多是给朝臣们看的,用此,向朝臣们表明李治对我支持的态度。对于民众,我们给的是实在干货:停战。于是,上演了历史上的名场面:“武后上表言十二事”。
后世有史官评价说,这十二事就是个花架子,根本没施行。他们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出来,所谓的十二事,其实是一事,就是第三点提出的:“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其他的“劝农桑、薄赋徭”,“免三辅之地租庸调”……这些都是息兵之后的必然结果。
十二事的出台,表明对于停征吐蕃一事,我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我不认罪,我没有错,民生如此艰难,就不应该再打了,应该停下来……这意味着,我要跟主战派,也即在朝臣中占据绝大多数的派别,正面开撕!
开打之初,迎接我的,就是一个大写的囧字——六成官员告病,三品以上官员,则全部病了,朝堂空了!我傻眼!
“三条腿的□□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死了王屠夫,就吃带毛猪?”我不信这个邪,于是我挑选了当时文学之士及五、六品中级官员,设置了北门学士,帮助自己在禁中决策,并抗衡外朝大臣……我的第一个战果就是:“蒋王李恽自杀”!
从此,我的政治生涯走上了一个新阶段——以前只有“决断”,现在得加上“杀伐”!

仪凤


仪凤,紧随上元之后,是李治在位期间的第九个年号,这个年号总共用了三年,也即李治二十七年(676年)、二十八年(677年)、二十九年(678年)。
仪凤这个年号,是一年快过完的时候改的——“上元三年(六七六)十一月八日,陈州人言于宛丘见凤凰,遂改元仪凤,大赦天下。”
都十一月了,为什么不等到来年再改呢?唉!等不了,因为形势逼人,李治不得不搬出一个祥瑞,来缓解我的舆论压力,好让我能喘口气。
之前说过,仪凤这个年号,是为我复登后位准备的,但上元元年,我这个皇后非但没有下台,反而升为天后了,仪凤这个年号,应该是用不上了。但是,上元二年(675年)四月二十五日,我的长子弘儿,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年仅二十三岁。
同年六月初五,我的次子雍王李贤被册立为皇太子。但是,这时民间谣言四起,说弘儿的死,是我之过,是因为我不积功德,以致祸延子孙,使先太子遭受病痛的折磨,英年早逝,甚至还有人说,弘儿是我毒死的,因为他的母亲,也就是我,想专权……
我想专权?李贤仅比李弘小一岁,身体康健,如果我真想专权,需要一个傀儡太子的话,哪个儿子更合适呢?
李弘死后,李贤被册立为新太子一事,并不顺利。因为李贤是李治的第六子,其中老大李忠、老二李孝,都先于弘儿去世。李贤还有两个竞争对手,为老三李上金和老四李素节。其中李素节,母为萧淑妃。
李贤能被立为太子,是因为我还是皇后,如果我不是皇后,太子之位,未必能落

媚娘说主妇 - 分卷阅读11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媚娘说主妇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媚娘说主妇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