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道友成仙 连载

请道友成仙

分类:玄幻奇幻 作者:独处亦独行 字数:6万字 标签:请道友成仙,独处亦独行 更新:2024-06-26 11:24:21

仙路漫漫,引无数天骄折腰。这是一个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时代。在“道儒法墨”四家取得仙路,证得学说的背景下,这片天地迎来大争之世,各家争相斗艳,期冀能成为四家之外的第五家。故事的开头,要从一个名叫江澈的少 ...

悬月当空,夜色明亮,映照着万物,恍如日间一般。

月色笼罩下,在一处低矮的山林中有一所道观隐匿于此。

道观不大,只有一处正殿和两处偏殿,格局也如平常道观一般,正殿居中,偏殿居左右。

其实说这所道观里的是“殿”,倒不如说是三间类似民间,那般用夯土造成的房屋罢了。

居高而望,道观在山林、川泽之间,看似出尘非凡,令人神往。

其实走进一看,也不过是如平常道观一般平凡,相比较还显得略有几分破落感。

沿着月色照耀着的山路,一路踏着月光,经过一条蜿蜒曲折的溪流,掠过一片夜风惊起瑟瑟声的竹林,径直到了道观正门。

门是寻常木门,不是很大气,结合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尤其是门头之上,一块用褐色木料做成的门匾上,刻着的“上清观”三个字,显得气韵非凡。

此时,在道观居右的偏殿中,一少年盘坐于台阶上,手中捧着一本书,正借着皎洁的月光,默默诵读。

少年的年岁不大,估摸有个十二、三岁左右,面容清秀,盘着寻常道士的发束,身穿一件青色的小道袍,在这除了月色与微风充斥着的夜晚,还偶有几声蝉鸣和山间不知名的兽吼声中,他面容正常,不见一丝害怕之色,这看起来与他的年纪毫不相符。

终于随着天空中明月的逝去,夜间的月色也随之不见,低矮的山中,溪流、竹林、道观也重回黑夜之中,不复月明。

少年的诵读声随即停止了,他眨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抬头望向逝去的月亮,微微叹了一口气。

“要是在晚一点就好了,《道经》最后一章就快读完了。”

少年嘴角低喃了一声后,便起身而立,一手捧起书,一手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摇了摇头,转身走进身后的偏殿中。

步入偏殿中,有两张床,分布于偏殿两边,两者对称摆放。

除却这两张木床之外,还有一张案几,一把椅子,以及一些琐碎的生活用品。物品不算多,摆放的很工整。

少年抬步,径直走向了居于两床中间的案几前,把手中的《道经》放到桌上。

随后便转身走到左侧的床前,开始解衣,准备入睡。

未等少年解衣上床,只见原本关闭的门,突然自行打开,然后便有一股淡青色的气流涌入偏殿中,直奔少年所在之处。

少年见此情景,面露无奈之色,将未曾解衣的衣袖随手一挥,那股淡青色的气流便转而走向了案几上,在案几上空盘桓了几息后便落了下来。

等那股淡青色的气流消散后,一只烧鸡出现在眼前。

原来这淡青色气流包裹着的是一只被荷叶包起来的烧鸡,此时荷叶展开,烧鸡正冒着热气,香味扑鼻。

少年见此情景,无动于衷,只是将要解衣入睡的他,眼神却盯住了门口,口中淡淡道:“师傅,又去山下了?”

言语虽是疑问,但语气却是笃定。

门外漆黑一片,仿佛适才少年是自言自语。

但紧接着,一股如刚才一般的淡青色气流充斥于门外。

待气流消散后,定睛一望,有一身形肥硕,面容硕大,身穿淡青色道袍的中年人斜靠于偏殿门柱上,那肥硕的身子似是要把那根不算很粗的门柱压倒一般。

中年人手中拿着一块未啃完的鸡腿,随手将手中的油腻擦在道袍上,一边擦一边踱步走入房中,脸上挂拉着讨好的笑容,满面春光,对少年说道:“澈儿,这烧鸡贼好吃,为师可是特地为了你才下山的,你瞧这荒山野岭的,整天就吃些粗茶淡饭,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得抓紧补一下。”

少年名叫江澈,是这座道观里的道士,中年则是其师傅,名唤李重山,也是这座道观的道士。

江澈闻言耸了耸肩,眉眼间露出无奈之色,说道:“师傅,我们是修行中人,不需要补这些油腻之物。”

“况且,昨日您下山不是拿了一只烧鹅吗?怎的今天还下山?”

“师祖走之前不是说了嘛,让您不要下山,要在道观中细细感悟….”

还未等少年将口中话语说完,肥硕中年便开口打断道:“哎呀,你师祖不过走了五日而已,还要两月有余才来。”

“再说,修行要的是劳逸结合,一味的追求修行,可会离修炼成功愈来愈远,相反偶尔出去放松一点,可能修炼就有如神助,一日千里。”

说到此处,李重山露出一脸惬意的神情,旋即伸出左手,指了指案几上的烧鸡,右手抬了抬手上的鸡腿,狠狠咬了一口,待到吞咽下去后,继续说道:“自你七岁开始修行起,便一口不沾荤腥。也不知那老家伙怎么想的,我们又不是西边那群秃驴,修行的经书也没说戒荤腥的,真是搞不懂。现在那老头不在,师傅我做主让你吃。”

说着就把桌上的烧鸡挪到江澈跟前。

至于李重山口中的老头正是这上清观的观主,名曰清徽。

在这不知名的山林中,一座破落道观,有上下三辈人,三个人。

江澈无视桌上的烧鸡,将眼袋一拉,对着李重山翻了个白眼,然后毫不客气的说道:“师祖说过,修行修的是天地灵气,在诵经阶段,事事要贴合天地自然。”

“吃,乃人体供养之道,若听您之言整日吃这些油腻荤腥之物,反倒是对弟子感悟道经第一玄无益。”

“况且,师祖离开之前,就曾嘱咐过您不得下山。师祖离开五日,您便五日下山,正殿里的《道经注玄》,您是一日不曾翻阅和诵读啊。”

李重山闻言,摆出一脸无所谓的神情,抬起屁股便坐在案几旁边的椅子上,瞬间肥硕的身子将椅子压的咯吱咯吱响,而他却丝毫不担心身下的椅子是否会塌掉。

待到感觉自己坐稳后,李重山脸上又重新摆出一副好为人师的表情,语重心长的说道:“澈儿你才不过识经阶段,肯定不知道像师傅这般通经者的修行。”

正说着,他头微微扬起,故作深沉,似是想让江澈主动开口询问,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不同。

可左等右等都等不到江澈的主动,便自顾自开始说道:“让为师告诉你,通经者的修行可是和识经大有不同的。”

“像为师这样流连于红尘,是为打磨所学的经书,按儒家来说,师傅这叫做学以致用。”

“对,就是这个意思。”

“况且,你师傅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绝世天才,想当年可是你师祖求着我拜他师呢。”

“要不是看老头一把年纪,态度又那么诚恳,老子才不拜他呢,现在落到这山郊野外的,正他娘的后悔。早知道该跟着那读书人或者那秃驴,再不济跟着那樵夫也不错。”

“何至于沦落至此啊。”

说着便叹息连连,似是委屈巨大。

而江澈对于李重山所说的天纵奇才之类的话语,已经听过不下万遍,他早已免疫。

至于对于修行中识经与通经的区别,他也并不好奇。

盖因师祖对他说过,他与师傅所学的入门经书不同,所以不管是在识经阶段中的道经九玄,还是通经阶段的其他方面,都不一样。

其实江澈有时候也不理解,为什么教导他修行的是师祖,不是师傅?

为什么师傅没教导他修行,却要让他成为师傅?

虽然这些疑问让他难以理解,但他却不会主动询问,他明白师祖这样安排是有他的道理,自己所做的就是听从安排,毕竟从记事起他就跟着师祖和师傅两人,祖孙三人更相为名,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尽管这个师傅有些不靠谱,但毕竟是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念及此,江澈对于师傅的自吹自擂,便随口迎合道:“是是是,师傅您真了不起,只怕不过几年通经便能大成,到时候开坛讲学也就不远了。”

言毕,江澈就要解衣入睡,没好气的看了看李重山一眼,缓缓说道:“只是现在徒儿我要睡了,不然明早的早课就完不成了。”

李重山闻言,连忙伸手想要拦住要睡的江澈,不料后者卧倒在床上的速度极快,只留一道背影给他。

见此,李重山无奈,又不能直接拉起这徒弟,随即眼睛一转,打起了感情牌,语气中埋怨道:“你这孩子,师傅我刚来就急着睡,长此以往,你我师徒间的感情可会越来越淡。”

“你要知道,当初在那寒风萧瑟中,在那暴雪连绵中,是谁不顾风雪的扑打,将你从江河中救起的?”

“遥记得那时,你还在襁褓之中,是谁一把尿一把屎把你拉扯大的……”

未等李重山说完,江澈悠悠的一句话便让他悻悻然的闭了口。

“是师祖。”

房间内一阵沉寂,李重山心有不甘,犹自开口辩解道:“尽管这些是你师祖操心的,难道师傅我就对你不好吗?你摸着良心问问,哪次出门,我没给你买好吃的?哪次下山,我没带你?”

“只不过现在你长大了,不像以前那般亲近师傅了,遥记得那时,你我师徒二人在红尘中是何等的潇洒。”

说到兴起的李重山,并没有看见原本闭目浅睡的江澈,已经缓缓睁开眼,他翻起身后,盘坐在床上,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李重山。

李重山后知后觉,神情满是疑惑不解,问道:“怎么,我说的不对嘛,这般盯着为师干吗?怪渗得慌。”

“师傅说的是,带着三岁的徒儿去逛怡春院,然后自己去喝花酒,留徒儿一人守门,这就是所谓的游历红尘,潇洒人间嘛。”

江澈的言语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怨气极大。

闻听此言,李重山肥硕的身体突然变得极为轻巧了起来,一眨眼之间,就从椅子上落到了自己的床上,连脱衣服和盖被子的速度都在一瞬间完成。

然后自顾自的打了个哈欠,说道:“天色不早了,早点睡,明天还有早课呢。”

说完,鼾声开始此起彼伏。

江澈无言以对,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接着便翻身入睡。

“话说的对,早点睡,明天有早课,要早日踏入第一玄。”

一时间,夜色沉重,山间蝉鸣兽吼声不绝,偏殿内鼾声如雷。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