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长沙土夫子 连载

老长沙土夫子

分类:其他类型 作者:千年月光狗 字数:2万字 标签:老长沙土夫子,千年月光狗 更新:2024-06-17 00:48:33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如今的我在长沙城天心阁,开了一家古玩行,做点天珠生意。

一年挣个小千万不成问题,比盗墓有前途多了,不但是个正经生意,还能结交不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

十多年前流行的天珠,我入行早,刚好也懂这里面的门道,于是就用手中的闲钱开了这么一家天珠售卖行。

卖的都是朋友,问我多少钱,出家人不谈钱,只说缘,一万三千元,看着给吧,机床车出来的就只卖这个价。

现在天珠也不景气了,也不怕砸了大家的饭碗,就畅所欲言了。

天珠这玩意旧的价格就贵了,上了品目的,沾染上名代法师的开光法器后,价格更是扶摇直上,几百上千个也不足为其。

物以稀为贵嘛,我也想搞个名师法器天珠戴戴,不过价格太贵了,性价比不高。

最后还是自已花五块钱做了一个,还真不赖,前几年有个朋友看上了,叫我转给她,软磨硬泡之下,没办法只好给她了。

具体做旧的方法,我后面有机会详细叙说,现在就不浪费笔墨了,先得把这个故事支棱起来。

你还别说,我虽然是学道的,不过跟佛家倒是还蛮有缘的。那些深山老林里的佛塔是真的很安逸,都跟我很有缘。

一切还得从小时候偶然间从祖屋的阁楼中翻出了一本古迹斑驳的书册说起,封面用繁体字书写着《老长沙土夫子》几个大字,署名林凤九。

林凤九正是家祖,其本是一脉相传的风水算命师,那时候穷得揭不开锅,无奈只能效仿土夫子,成为一名风水盗墓师。

“土夫子”口口相传的一句顺口溜,将长沙一带古墓的土质特点描述得明明白白,现代考古学家们也从中获益良多。

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山一重关,关门若有八重险,定有王侯埋此间。

唐半山,宋湾湾,汉墓出在山尖尖。商周出在河两边。春秋战国埋山顶,秦汉大墓埋山岭,东汉南朝选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

唐墓甜宋墓涩、明清石灰扎嘴子、商周古墓腥味重、秦汉朱砂味太冲、春秋战国不用闻、带土就有青膏痕。

山随水曲抱弯弯,有穴分明在此间,飞蛾就在墓上面,雪花飘过立成盐,雷电交加定有墓,朽木附近你别找,有墓就在山岭间。

春秋战国是红土,西汉回填用黄土,东汉不用黄沙泥,唐宋墓坑多黑土,商周古墓上面大,春秋战国下面大,以后朝代变化大,宋方唐园汉匍多。

“土夫子”对古墓断代的秘诀在于,早年的土夫子做的是贩卖泥土的正经生意,他们寻找并挖掘一种粘性很高的黄土,作为添加在煤球里的材料,运送并销售到老长沙城。

在挖泥的过程中,他们其中有人发现了古墓,从而走上了依靠盗墓发财致富的路子。

既然走上了“专业化”的路线,土夫子们不仅逐渐学会了依照“寻龙点穴”的理论判断古墓的方位,还能根据回填土质层对古墓进行断代,也从夜路子慢慢向专业化道路发展。

观察样土判断古墓的深浅和年代,是“土夫子”的特长之一。汉墓是十墓九空,许多就是他们干的。

在长沙汉墓的科学发掘中,他们指路引线,免去了诸多不便,因为这些,也算是将功补过。

马王堆汉墓发掘时其千年女尸在棺内难以取出,“土夫子”们出主意用五块木板斜插进去,将棺侧起,谨慎将女尸取出,因此而得以保存。

土夫子们留下的谚语说得还不是很详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今天我们来仔细讲讲这些传统古法,以实战为主,让每个人都能具备土夫子技能。

带锈绿为商周时期的墓葬,青铜器件较多。秦汉对朱砂尤为喜爱,极品朱砂土,化石似沙,颜色呈赤红色。 长沙一带古代贵族的墓穴,为了防潮防腐,往往会用一些特殊质地的土回填。

春秋战国时期的墓穴多数是用本坑的红色网纹土回填,也就是土夫子口中所说的“红土”,像网纹一样的红色泥土。

到了西汉时期,贵族造墓比较讲究,多用从外地找来的粘性极高的黄土回填,以提高墓穴的密封性,有时候还会在棺椁上下及四周加一层“白膏泥”。

白膏泥以景德镇的“高岭土”为最佳,湿润的时候呈青灰色,晒干后呈灰白色,分子结构紧密且黏性好,具有十分优秀的防腐能力。

也许是消耗量太大,西汉后期墓的黄泥质量明显下降,里面多含有沙子,黏性和紧密性与纯正的黄士相去甚远,因此被土夫子称作“黄沙泥”。

东汉时期墓穴回填不用黄沙泥,而是用密封性较好的“白膏泥”对墓室的墙壁、地板和天花进行批荡,所以土夫子说“东汉不用黄沙泥”。

而到了唐宋,建造墓穴又开始使用黄沙泥回填,但其中的杂质较多,土质偏黑,墓室的做工和密封效果远不及汉代,这种回填土被土夫子称为“黑土”。

唐墓甜如蜜般诱人,首先这是因为唐朝时期人们喜欢在墓地周围种植一些香甜的植物,如甘蔗、桂花等,以寓意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其次是因为糯米灰浆制成的夯土层,回填的三合土主要用石灰、黄土、沙、糯米汁、桐油绊制,散发着糯米香甜的气味。

唐朝的塔,宋代的桥,还有古长城,保存至今,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

宋墓回填也是延续唐墓封土,涩说的并不是土质涩,而是宋朝流行仿木结构石室墓葬,雕刻精美的图案。

宋瓷较为名贵,但是除了官窑瓷器,陪葬的都是日常器具,费了老大劲挖开封土层,撬开石墓,结果白忙活了,可不只剩一脸的苦涩。

明、清墓葬大多使用石灰回填,所以土质呈现灰白色。

为什么没有元代的呢,元朝元朝属于蒙古民族,风俗和中原不同,他们讲究的是薄葬,当然这也和蒙古游牧名族属性有关。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而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

箍两头、中间。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通俗点讲就是,全套工作完成后,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

第二年来祭祀的时候,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

为了避免有盗墓贼盗墓,元朝的皇帝不设墓碑,也很少有史书记载,因此,基本上没人知道元朝皇帝们的墓穴在哪里。

不是找不到,大都是懒得找,在茫茫大草原,挖二三十米就只找到个棺材板板,谁吃饱了撑的。

还有一种好像是天葬,尸体掉落在哪里,便埋葬在哪里,具体情况我也只是听说,并没有确切地见过。

这些古墓泥土我们称之为五花夯土,是辨别此地有无墓葬的方法,并不是说有五种颜色。五花夯土是由生土和墓内的白膏泥或木炭等结合而成,几种颜色并存的人工熟土。

这些土层是经过人工夯打而成的,土质板结坚硬,不同于生土是自然状态,土质疏松,透气性好。

洛阳铲以前都是叫探铲的,洛阳比较出名,后来也就叫了洛阳铲。探铲打下去,带上来的泥土就能分辨是否有古墓。

寻龙分金、天星秘术我们随后在后面实战中细细道来,一时半会也说不清,这是一套复杂的体系,我尽量简洁让大家速成。

家中米缸已无存粮,被迫带上风水罗盘、洛阳铲、工兵锹,我九叔单枪匹马就去了长沙城。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