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带歪了曹营风气 连载

三国:我带歪了曹营风气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无名井盖 字数:7万字 标签:三国:我带歪了曹营风气,无名井盖 更新:2024-06-26 13:51:19

“我再说一次,程仲德、贾文和、郭奉孝,他们本来就是心狠手辣、阴险狡诈、不修行检的毒士,不是我教的。而且这魏国的风气,也不是我带歪的。”荀稷在被史官追问很久后,终于忍不住发声解释。“不过魏王是真的仁德, ...

191年初,也就是中平元年。

为消除长安董卓挟持天子之掌控,袁绍议立刘虞为帝,遭到士人反对,刘虞坚持不受,割据之势愈发严峻。

颍川名士荀彧,看出了袁绍的野心,故而心灰意冷,和许多贤才、亲友弃袁绍而走,一路辗转返回,转投曹操。

时年,曹操刚刚得袁绍上表,在东郡立足,得到了一块地盘,可谓大业初立,求才若渴。

东郡鄄城外。

曹操在进城的主道上眺望,今日特意自军营中回来,沐浴更新衣,着明黄色锦袍,束棕褐色腰带,头戴冠帽束发,胡须浓密而整洁,正在向远处观望。

随行而来的,是他曹氏、夏侯氏的宗亲将军,全都是重要人物。

不多时,远处出现了车驾,曹操直接举步向前,迎了上去,他这一动,身后的宗亲们自然不能驻足,连忙紧随。

曹操一直迎到了马车前,朗声问道:“可是颍川大儒荀文若!?”

马车停下。

此刻最前方的马车内颇为安静,里面的人稍加回应,仿佛正在整理。

而第二驾马车却是偷偷的掀开了帘子一角,探头出来偷看了一眼站在远处的曹操,举措局促、目光期盼,只盯着兄长那驾马车,好似在等心痒难耐的宝贝。

不愧是曹老板,装得真像呐。

马车里的人身穿黑色儒袍,头上亦是戴黑色发冠,面容英俊,眉清目秀,脸颊仿佛刀削一般轮廓分明,双眸有神,嘴角含笑。

“曹老板果然个头不算高。”

不过气势却的确是大人物,举手投足皆有气度,而且一看便是常亲力亲为,接人下车的动作毫无生涩,行动派。

荀稷啧啧感慨,放下了帘子,亦收拾好仪态,准备下车去相迎。

“既是到了曹营,更应该谨言慎行,律己守规。”

荀稷稍稍平复了心情,告诫自己不能贪功冒头,否则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

这倒不是荀稷对曹操有偏见,是他的确被自己的系统坑过。

荀稷穿越汉末,得荀爽收养,为荀氏的义子,也是如今掌门人荀彧的堂弟。

而他的系统,是一个叫做【善恶】的结算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会累积荀稷对世间做出的功绩或者带来的灾祸而结算。

有一次,荀稷便是给一方百姓讲解了耕种之法,并且帮忙让附近豪族借耕牛给百姓,待收成后,按借牛先行偿还谷物,这样大家都有好处。

没想到秋收系统结算,判定荀稷为【罪魁祸首】,惩罚他大病了三个月,那段时间荀彧还以为他要早亡了,天天担忧着,请了不知多少位医者来看,都束手无策。

三个月后,病去而康复,又活蹦乱跳起来。

不过从那时候起,荀稷就变得如履薄冰、谨慎律己,做事必定深究负责,绝不懈怠,而且,如果不是必须做的事,他一定不会去揽。

因为在病好之后,荀稷回到了那个村落查看缘由,发现村民们的确依照此前他教导的分户法开垦、耕种,而且还用了荀稷改良的农具。

但是,之前谈好的当地大族,却在耕牛的借价上动了心思。

当初荀稷没有和他们谈得仔细,于是耕牛按照每日一息增加,息则累积再加,复三十日后……村民都变成了他们的奴籍。

荀稷出于好心,但是没有一直跟进,于是酿成了几百户灾难。

这件事让他明白,当地豪族,治理百姓或许没有本事,但是治百姓的本事,简直是他娘的家学,信手拈来。

整理仪装之后,荀稷掀开车帘而下,这路上从牛车到马车,颠簸难行,腰酸背痛。

荀稷一下车就跺了跺脚,从未觉得大地如此的亲切。

“子丰!”

这时,荀稷听到了兄长的声音,忙抬头去笑着回应,而后趋步而行,到两人身前,拱手而下。

“在下荀稷,字子丰,见过曹公。”

“好,好啊,”曹操打量了一番,目光如炬,连连点头,“荀氏之人,颇有丰神俊逸之感,这年轻人生得俊朗,声音洪亮,不错。”

荀彧微笑,道:“这便是我堂弟,他的父亲便是吾叔荀慈明。”

“荀司空之子?”曹操大为震撼,看向荀稷的眼神都变了,稍稍惊异的又重新打量,不自觉的道:“先生果然气度不凡,不只是俊朗而已,眉宇之中,有洞察世事、忧国忧民之相。”

荀稷:“……”

我只是习惯性爱皱眉而已,荀稷心想,忙舒展眉头,解释道:“只是义子而已。”

“我听闻,荀司空似乎已在迁都长安后病逝。”

听到这话,荀稷不由得神情悲伤。老头虽然对自己严厉,但是性格外朗、为人洒脱,很对荀稷的脾气,如果不是有这层关系隔着,本来两人可以成为好兄弟忘年交的。

“嗯,那是他所愿,匡危也,”荀稷舒了口气,笑道:“我父本来隐居,却应征兆而去汉廷,又主持迁长安之事,身背骂名,此时棺椁仍在长安,我已托道上的朋友,想办法去将之迁回颍水安葬。”

“嗯,原来如此,”曹操叹息点头,大致能明白其中复杂形势,然后忽然被一个词懵住,愕然抬头道:“你刚才说道上?是什么道?”

“哦,就是一些好汉猛士,”荀稷忙解释道:“以前我在周边结识、接济过许多亡命乡勇之人,不足为奇,曹公不必在意。”

“……”

亡命徒?杀人犯!?这是要把尸首劫回来?

曹操这就对荀稷刮目相看了,敢和这种人结交,而且还很多?亦不怕污了声名,其身又有荀爽之学,那说白了……他到底是混哪边的?

名流评价说,荀爽外朗,有侠士之风,看来他这义子也是尽得其真传。

荀彧在旁暗暗摇头,没说什么,一直听到这句,才眉头一皱,稍稍厉声道:“子丰,不可胡言。”

“哦……”荀稷冲曹操歉然而笑,站到了荀彧身后。

车驾入城,曹操则是欢喜的拉着荀彧的手,去见自家的宗亲。

刚到面前便当众朗声介绍:“荀文若,贤士大儒,王佐之才,他就是当今世上的张子房!”

“荀先生好。”

“荀先生,久仰大名!”

“荀先生,日后就要仰赖先生教我们治理之道了。”

宗亲们无不尊敬招呼,荀彧淡定自若,一一拱手回应,场面好不热闹。

荀稷在后安静的走着,神情并不羡慕,但是不免脑子里又想起了荀彧历史上的结局……

再看这初见的场景。

“唉,造孽呀。”

他这一声轻轻叹息,刚好被曹操察觉。

嗯?!

曹操狐疑的微微转头,用旁光隐约看到了荀稷在旁的懒意模样,不免心生兴趣。

如此场面,为何他还会叹息?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