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拿最少的钱,干几个人的事!(1 / 2)

“这里的工匠,俺看来是不会造曲辕犁了,先生只能用这二十副。”典韦聚集了现在县里的工匠,让他们来听取工造之法,都是一头雾水。

“技艺精湛的工匠,要么是在宫中,要么是在大族手里,地方工匠的确难学……”

张郃对此倒是略有耳闻,“我听说,这就和官盐一样,春秋时因早期不知盐之重也,于是民间有制盐之法,导致民富可敌国,却不资国所用,后来就收归于官家所有,制盐之法也只在衙署掌握。”

“嗯,”荀稷对此并不例外,然后笑道:“制盐也并不难,我就会。”

“你会这个?”典韦眼睛一瞪,忙道:“那你制点,俺去偷偷买,保证没事。”

“有人查到,俺就把他砍死。”

“笨,”荀稷看了他一眼,连忙拦住,这莽货真的,如果不是乱世到处可以参军,他绝对是个山大王,而且是个混世魔王,“现在饭都吃不起,谁去买昂贵的官盐。”

“眼下局势尚好,且等着看开垦完后,各百姓的反应吧,”荀稷丝毫不急,依旧日夜去田土中查看。

曲辕犁,是他当年在颍川的时候,自己请匠人所造,依照自己的想法,尝试了很多次,才算是粗制出来,这年代并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只需要一个想法,就马上有人能做出来。

真正去做的时候,发现很多人不会。

工匠们甚至不识字,和他们说力的原理,也需要理解很久。

所以宛城超前的工造,还是要满足很多条件的。

如果是拥有一国珍宝级的工匠,则会快一点,那些御用的匠人,都是世家传承,别看是工匠,也都是知书达理,能比靠着经验过活的民间匠人厉害很多。

又三日,荀稷周围的百姓们已经开始播撒种子,趁着夏还未深,春未过久,赶一波晚耕,也许在深秋的时候就能有收获。

这时候,荀稷在行走于田间时,看到了河流穿行村中各家,但是支流不算大,只是小河沟,两人宽而已,深度也不到半腰,这样的水流,一旦遇到接连高温,可能就取水不足了。

于是他提出,在靠近民户的家中,挖掘建造溪井,来防晒储水,可以应急护田。

这些田可不比初春时就耕种的良田,那时候耕种到现在已经是长势初现了,而这些复垦出来的农田,营养少很多,更加需要养护,娇气得很。

“挖溪井以藏水,在夏日到来的时候,河流若是干涸,可以应急取水呀。”

荀稷告知典韦、张郃,并且又亲自带人日夜打造,挖掘深井,在周围按上木质的遮挡处。

忙碌之中,有人来寻。

宿卫告知是东郡来人。

“曹公派遣了曹子和为使,在各处巡视,顺带为先生送来了二百兵卒调遣。”

一路上,张郃与荀稷疾行,在来告知时他已经问情了情况。

荀稷笑道:“正合我意,曹公对我还是挺好的。”

“是。”

不多时,他们在村外见到了下马迎来的曹纯,曹纯身穿铁甲,目光精悍,面容瘦削如斧凿一般,双目颇为坚定,见到荀稷立刻抱拳行礼,道一声“先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