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楼仙道 连载

名楼仙道

分类:武侠修真 作者:优小游 字数:3万字 标签:名楼仙道,优小游 更新:2023-08-25 08:22:47

北宋宣和年间,楚州城外一樵家,诞下一子,取名乔平安。侠女灵心从此路过,见舍内宝光冲天,野伥鬼物不敢视,却又逡巡不前,便告知乔母。乔母闻言,欲要驱除鬼物,便与灵心姑娘商议,以婴儿血衣,引开众鬼,再由灵心 ...

楚州城外百里之地,有一山,名曰瘴山。

相传七年前,金人完颜宗翰在楚州城,被淮东制置使徐晞稷所阻,久攻数月不下,便与鬼王相筹,许以美人,引厉鬼开路,这才攻破楚州城。

之后,金兵搜罗数日,将一众美人圈禁在名香楼。

中元之夜,楚州城百鬼夜行,凄厉之声彻夜不绝。

又几日,有乡人见金人收拢数车尸骸,弃于瘴山深谷,又有渔人言山中寒潭多白鱼,似食人肉。

自此,瘴山便少有人烟。

“樊先生再等一日,我自去拿到七尾草,免了这差役。”

在瘴山脚下,有一无名荒村,瓦坯颓墙,荒芜了许多岁月,乡人皆言荒村有野狐,是瘴山怨鬼作祟,以至罕有人迹。

只有一妇人,以及他收养的孤儿住在此处。

孤儿名叫乔平安,虽长于孤苦,但却少年心性。

这一日,从镇上的药翁樊子鹄处,听得七尾草一事,便拜别樊子鹄,冒险进入瘴山寻找,不知不觉走入山谷深处,丝毫没有觉察到,浓雾之中,似有鬼物相随,又有一双野狐眼,在身后若隐若现。

几天后,北辰镇屠夫许七与药翁樊子鹄,正在对饮,谈话间,才惊觉已经数日未见少年乔平安。

樊子鹄面色大变,以为乔平安出事。

“许屠户,乔平安已经数日没有来送柴了,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情吧?”

“你说起这个,我就想骂你这个老鬼,明知道平安与十娘生活清苦,还把云天宗寻找七尾草的事情告诉他,这不是推着让他跑去那个鬼地方吗?”

原来,自七年前,金人南侵,二帝北狩,天道大乱,各隐世宗门,纷纷现世。

有三宗四派十二帮众,又有两寺一衙半步天机。

传言北方魔神降世,天下将倾,各隐世宗门掌握登天之途,可以成仙道,不堕轮回。

于是,天下人都想拜入山门,以求托庇。

其中,又以云天宗道法玄妙,得太上皇帝垂青,以为侍读,云天宗三年一开山门,今年正是招收内门弟子之日,掌门云机子更是昭告天下。

“若有人寻得一味七尾草,便可直入云天宗内门,由自己亲自教导。”

于是,为了求仙道,证长生,大批江湖人士,世家子弟,乃至朝堂势力,纷纷齐集北辰镇。

只因传说在楚州之地,于瘴山深谷之内,刚好有一株集天地灵气,孕育成灵根的七尾草。

乔平安,就是因为偶然听到了药翁的话,才不顾一切进入瘴山。

这其中寻宝之人,更是有广陵郡王六子赵廷美,携带家将到此,据说还得了楚州镇守将军夏全的知会,只为力保广陵郡王家可以拿到七尾草。

一时间,小小北辰镇,各方势力云集,一片波谲云诡之色。

许七杀猪为生,身上血气极重,曾被一老道人唤作“血俑”,想将其收入道门,以为护法,被许七拒绝。

刚才这一声,直接让樊子鹄气血一窒,担心真的如许七所言。

又因许七身上人间血气,主杀伐之利,此刻也被周围酒客们惊觉。

“大哥,已经有人先入瘴山,我们是不是赶紧回去报告堂主。”

酒楼大堂,有七人正在饮酒,皆身披蓑衣,其中有一冷面头领,放下酒碗,似是在观察堂中众人。

有行走江湖之人,认出此人正是鱼龙帮新一代翘楚韩离,欲要上前搭话,却只见堂中众人,听闻已经有人先入瘴山,都撇下酒菜,匆匆而去。

韩离看了许七一眼,眼神中似乎有一丝忌惮之意。

也带领鱼龙帮众,随后离开,只因他们几人,也是因为云天宗要找寻七尾草一事,才来到北辰镇。

如今见众人抢占先机,自然要先回去禀报宗门。

许七见到几人离开的背影,背后啐出一声。

“都是一群要钱不要命的蠢货。”

樊子鹄听罢,这次却不再搭话,只是自顾自吃酒,似乎心事颇重。

在众人纷纷前往瘴山之际,乔平安却已经在瘴山之中被困了五日。

原来,自五天前进入瘴山之后,便遇见一片迷雾,覆盖了整个深谷,谷中莽苍巨树充塞于野,又有嶙峋山石抱守在途,似鬼窟画径,将人裹入其中。

“我寻找了这五天时间,难道真的要命丧于此吗?”

乔平安此刻,才后悔自己的鲁莽。

“这深谷之中,有怨气生发,非血气之物不得入,人若沾了鬼物,只怕是药石难医,你切不可冒险进入谷中。”

乔平安,此刻这才想起屠户许七的话,深深自责于自己一时冲动,将自己置入险地。

却又不得不打起精神,继续寻找出路。

又一日晚,透过重重云雾,终于看到满天星象,又注意到绝壁与深渊之地,似乎有烛火之光,顿时精神一振。

沿着一条蜿蜒石径,避开万丈深渊,终于发现一座古寺,隐在绝壁之间。

旁边就是半步深渊,在月色之中,似是幽深鬼域,阴气习习。

走近前查看,高大的庙门,已经不知经历多少年月的侵蚀,铜环生绿,遍布鱼纹,已经斑驳掉了红漆,左边的围墙,也已经塌坯的不成样子。

荒土之上,似乎还有野兽的足迹。

乔平安见状,小心地握紧了手中柴刀,一边推开庙门,一边随时准备逃离。

“吱呀”一声。

乔平安伸手缓缓推开庙门,檐上抖落的灰尘,让人目光一滞。

月色进入佛堂,突见堂中出现一座石碣,上面密布蛛网,赫然立在中庭,其前还有几座蒲团,似乎是跪拜之所。

可佛堂之中,如何不供奉佛像,却出现一座石碣,显得诡异异常。

乔平安见这诡异的一幕,顿觉遍体生寒,似乎又被鬼物盯上,当下想要逃离,却听闻寺外一声虎啸,自远处传来,这才打消了想要逃跑的念头。

“阿弥陀佛,保佑保佑。”

乔平安一边小声默念祈祷,一边拿出火折,火光映出,终于在一片漆黑之中,看清了佛堂中的景象。

拨开蛛网,只见石碣之上,刻有两行碣语。

“座下虎为马,石前斫文吏。”

乔平安只跟药翁樊子鹄,认过几天字,自然不明白这碣语到底为何意。

再抬头向上望去,不知多少年月的佛堂,呈四方抱守之势,两根立柱上面雕刻浮屠,似乎是八部天龙拱卫佛头。

但在乔平安眼里,却愈发觉得诡谲阴森,没有丝毫檀香功德之感。

再看正中供奉的泥塑,不由得惊叫一声。

寻常寺庙,供奉的是菩萨和佛祖,可这间古庙里,供奉的却是一座韦陀法相,法相狰狞巨目,本就十分吓人,如今又突然诡异地出现在经堂,形如妖魔,这让乔平安惊吓不已。

再联想到堂前石碣,这座深山古寺,愈发显得阴森恐怖。

“在下没有恶意,只是在这山中迷路,不得已才在来此地投宿,明日便会离开。”

乔平安用从许七处学来的江湖话,向佛像叩拜。

空旷荒芜的寺庙里,寂静无声,只有寺外一声声虎啸,有穿越密林,顺着风声,推开寺外荒草,愈来愈近之感。

乔平安此时已经在外奔波五日,困乏不已,又被佛像惊悸,顿觉一阵眩晕感传来。

一时支撑不住,直接倒在蒲团上,昏了过去。

夜半时分,堂前石碣突然出现一道血缝,其中血雾隐现,似有一人影,藏于其中。

庙门被缓缓推开,血影来到古庙之外,看着远处荒草,突然浑身剧烈颤动,似乎要抖落掉这满身的血腥之气。

一刻功夫,阴风停止,血气终于消散。

从中显现的,却是一个无头文士,一袭白衣,身如玉山,手上拿着纸扇,飘飘然吁呼成仙。

“虎兄,来到此处,为何不现身。”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斑斓猛虎,驮着一个紫衣少年,从荒草中出现。

少年一双狐眼,鬼魅异常,看上去十五六岁年纪,手持一根竹笛,盘腿端坐于虎躯之上,唇间血红,妖艳不似活物。

血唇轻启,却传来一句女声。

“白先生,别来无恙。”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