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江湖与朝堂(1 / 2)

自太祖当年,一条盘龙棍,打下天下四百军州。

无数江湖弟子,就习文练武,想在战场上,靠着一身武艺,建立功业。

但自太宗败于辽国之手,朝中群臣以兵事为祸,打压武人,江湖之人,渐渐与朝堂疏远。

如鱼龙帮、血衣门这样的江湖帮派,自是不与朝堂往来,可却在今日,发现昔日对朝堂不假辞色的血衣门,居然派出“血衣”林休,充当广陵郡王家的护卫。

如何能不使人吃惊。

“时移世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在淇水多年,难道钟玄没有教过你吗?”

“闭嘴,你这朝廷鹰犬,有何面目,胆敢指责我师父!“

韩离对“血衣”林休,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如今他又对师父钟玄,语带轻蔑,更是触动韩离的逆鳞。

“哼......一个小小的鱼龙帮,朝廷大军,兵锋之下,瞬间可碾为齑粉矣。

如何敢在此,聒噪不休,蔑视天家?”

韩离向说话之人望去,只见一个中年文士,白面无须,头戴儒冠,银带束身,上绘练鹊三色花纹,横目冷对,站在林休身旁,似乎隐隐中,他才是主事之人。

此人,正是广陵郡王派给赵廷美的幕僚,“狂生”袁不疑。

“你又是何人?”

“在下袁不疑!”

袁不疑三个字一出,纵使韩离一直在南疆淇水之地,未曾踏足中原,也对这个名字,感到如雷贯耳。

袁不疑,据说是汝南袁士后人,袁绍世孙,当年进京赶考,于东京市井街头,怒斥“六贼”之一的朱勔,指其蛊惑圣上,糜费官钱,勒取花石,致使江南百姓,苦不堪言。

之后,袁不疑被蔡攸构陷入狱,但其“狂士”的名头,却也借此,名传天下。

只是,如今又怎么成了广陵郡王家的人。

“袁先生,我敬你当年所为,乃真豪杰也......可是,如今又为何甘当鹰犬?”

“广陵郡王于我有大恩,我自当为报。

反倒是你,在这瘴山之中,可寻到些什么吗?”

“我......”

袁不疑根本不理会韩离的话,似乎之前怒斥朱勔一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而是,直接看着韩离,问他寻到了什么东西没有。

韩离以为袁不疑所问为七尾草一事。

可实际上,这话中的意思,却被身后的乔平安,一句句都记在心里。

“果然,这姓袁之人,带着禁军到这里,一定是为了玉娘一事,只怕真如刘大叔所言,这些人,是要将我们几人灭口。”

“姓韩的,别怪我没有提醒你,这帮人,只怕今天,也不会放过你......”

话音刚落,一阵箭雨袭来。

“你们这是何意?”

韩离对身后乔平安的话,还没有反应过来。

就见一片箭雨,在袁不疑的指挥下,朝着自己激射而来。

韩离舞动“鸱吻”,堪堪扫落箭雨。

“你身后的小儿,身上有天大的隐秘......至于你,既然入了这局中,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

张玉娘身上,藏着这次广陵郡王家,密谋杀害张守珪大人的隐秘,张守珪之人,又与李纲相交莫逆。

这次,密谋与伪齐和谈,并将张守珪之女,当做筹码,交给伪齐之人,也是张玉娘知道的。

一旦这些事传出去,只怕会给广陵郡王家,带来天大的麻烦。

那么,知道这件事的人,就要全部除去。

“看吧,我是不是没有说错?”

乔平安刚才为了躲避箭雨,背着张玉娘,躲在了韩离身后。

此时,韩离再听乔平安之言,自知他所言非虚。

至于,乔平安身上,到底有怎样的隐秘,值得让“狂生”袁不疑,亲自带着几百身着重甲的禁军剿灭。

韩离并没有兴趣知道。

他也知道,即使自己现在说,自己只是为了从乔平安身上,找到七尾草,只怕也没有人会相信。

“韩离,听闻你的‘淇水三式’,已经练至第七重,今天,我倒要领教一下了。”

“血衣”林休,见袁不疑,今日必杀场中三人。

便想着借此,在杀掉韩离之前,领教一下韩离的“淇水三式”,是不是真的有江湖中传言的那般厉害。

“林休,你要领教,那就来吧!”

韩离手持长剑“鸱吻”,凛然而立,一股肃杀之气,瞬间席卷四周。

“好重的杀气!”

“血衣”林休,是年轻一辈中,与韩离齐名的青年才俊。

此外,还有剑阁公子无名、蜀山徐清风,与鬼使卫律,五人并称于世。

“我倒要看看,你们血衣门的‘血衣五转’,到底有何神异。”

见韩离如此,林休自是不再留手。

血袍飞出,朝着韩离激射而来,但林休本人,却如鬼魅一般,瞬间消失了踪影。

韩离小心戒备,担心林休,攻击自己身后。

却不知,血衣门的“血衣五转”,传自佛家的袈裟伏魔功法,以血衣为媒,其人藏于其中,瞬间发动禁制,可以将敌人困在血袍之中。

然后,血袍发动,杀人于无形。

“血衣门”虽为江湖帮派,但与五鬼帮一样,都隐在十万大山之中,轻易不见世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