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跌宕情仇 连载

跨世纪跌宕情仇

分类:其他类型 作者:毓正 字数:5万字 标签:跨世纪跌宕情仇,毓正 更新:2024-06-13 18:28:04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2003年7月28日,凌晨三点四十七分。黄河故道上一辆蓝色的小型箱货在飞快的行驶着,淡黄色的灯光犹如一杆长枪直插夜幕的心脏。道路两边的庄稼在风雨中不停地摇摆着,就像挡风玻璃上飞快刷动的雨刷器。

司机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双眼紧盯着前方,嘴里叫骂着天气的恶劣和雨水的磅礴。随着地面溅起的积水,车辆飞驰着向前方驶去,渐渐消失在了夜幕中。

清晨,太阳还没有完全从云层中钻出来,烟雾朦胧的黄河故道旁齐刷刷的停放着三辆警车。车顶上的警灯不停地在闪烁着,仿佛精灵在欢快地舞蹈着迎接黎明。

故道的右侧沟壑中,一辆蓝色的厢式货车倾斜着插进了黄河里,车旁不少散落的海鱼。

不远处几个周边村庄上的渔民正在和警察聊着什么,听不清楚,但从他们几个人连说带比划的激动和紧张,可以想象到事情的严重性。

郑钧望着滔滔不绝的黄河水,眉宇中堆满了疑惑和不解。

“郑队,吊车五分钟之后到。”

说话的是一个年纪大概二十五六的小伙子,身高一米七八左右,白净的很,是交警大队新招的民警,范吉强。

郑钧微微点了点头,依然沉重的盯着那深不见底的黄河。

五分钟之后,吊车到位。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厢式货车被从水中拽了出来。所有人像是欣赏宝物一样,围在车的周围,这中间自然包括郑钧。

车门半开着,前挡风玻璃已经破碎,留在车内的玻璃碎片上还能看到残余的血迹。离合下面掐着一只军绿色的球鞋,一部老式的翻盖手机静静的躺在副驾驶座位前面的空档处。郑钧颤抖着手慢慢将手机捡了起来,紧紧握在手里好一阵,才慢慢仰起头让即将夺眶而出的精灵给憋了回去。

“郑队,行车记录仪已经连上了,您……还是去看一下吧。”

范吉强不知道这辆车和自己的师父有什么关系,但是他很确定这辆车的主人对于师父而言非常重要。

郑钧在范吉强的带领下来到了电脑前,随着技术人员点动空格键,播放器上的画面开始动了起来。整个画面黑乎乎的,但是在微弱的车灯照射下,还是能够看得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一直都很平稳,而且车辆没有超速的迹象。随着播放条的迁移,时间到了两分钟之后。突然在微弱的灯光中出现了一个黑影,听得视频中司机一声尖叫,车辆朝着右边的路牙石冲去。随着而来的便是一阵叫喊和撞击声,直至车辆扎进水里,视频进入了黑暗中。

“那黑影是什么?”郑钧点上一支烟,声音中带着冷漠。

“由于行车记录仪的像素太低,加上雨夜的黑暗超出往常太多,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确认那黑影具体是什么。”技术人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接着道:“不过我们可以将数据上传至省厅技术平台,或许他们能够找到答案。”

郑钧没有再说什么,转头望了一眼浑身湿哒哒的箱货,黯然的拿出手机拨出一个电话。

随着两声“嘟嘟”后,电话被一个还没有睡醒的女人接了起来。

“阿钧啊,这么早?有事吗?”

“嫂子,我哥……出事了。”郑钧猛吸了一口烟卷,似乎想让浓重的烟尘麻醉自己的痛楚。

电话那头非常安静,郑钧也没有说话。

半个小时后,一辆白色的轿车停在了郑钧面前。

郑钧和两名民警一起走到车前,林秀英和女儿姚娜两个人眼圈红红的,从车里走了下来。

“嫂子……”郑钧走上前,欲言又止。

“阿钧,没事的。我扛的住。”林秀英在女儿的搀扶下,迈着沉重的脚步,慢慢挪到了箱货旁。当左侧车门上的数字“7.28”出现在眼前时,泪水再也忍不住,如同断线的珍珠一般从她眼眶中不断滑落下来。

她伸手抚摸着车门上的数字,这是女儿的生日。她知道,这是那个男人怕自己忘记,便在门上用黑色的记号笔写下的。7月28日除了是自己女儿的出生日期外,也是自己儿子的忌日……

按照警务惯例,郑钧陪着林秀英一起到警局报了人口失踪案。按照正常规定,林秀英的丈夫失踪事件不足二十四小时是不能够立案的。但是警局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周边的环境做出的初步判断是失踪者很有可能在黑夜中被滚滚不断的黄河水冲到了下游,并通过内部警务系统协调了下游的派出所及河道管理处等留意打捞。

从警局出来之后,郑钧开着车送林秀英母女回家,路上三人很安静。

“阿钧,你和老姚认识多少年了?”林秀英突然开口。

“啊?”郑钧被突如其来的一问,搞得有点蒙,想了想说快有二十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林秀英小声感慨后便不再言语。

一句“时间过得真快”让郑钧的思绪瞬间回到了1983年的那个冬天,而林秀英的思绪却回到了1998年的7月28日……

1983年,郑钧作为一名入伍不足三个月的新兵蛋子,被分到了边防。对于组织上的决定,郑钧自然是不太愿意接受的。毕竟边防的艰苦和困难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受的住的,单单是哪一份寂寞,就会让人产生退缩和畏惧。

当命令下来之后,郑钧虽是百般不愿,但终究还是坦然的接受了组织的安排。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郑钧便跟随一辆吉普车的长途跋涉二百余里来到了自己的岗位。那是一个面积不足百平方的院子,院子里杵着三间土胚房,一间厨房、一间宿舍、一间活动室兼武器室。里面的设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厨房内是一个灶台,和多数农村家庭的差不太多,不过很干净。碗架上整整齐齐放着四个饭盒,都写了名字的,其中就有这一生他都不能忘记的姚宗伟名字。

姚宗伟是班长,年龄大郑钧三岁,也算得上是同龄了。但是在郑钧看来,姚宗伟就像一个年过半百的人,除了长相之外,他做事的周密、考虑问题的严谨、行动的落实等都不像一个年轻人。

一天夜里,郑钧百无聊赖的站在岗哨上,远远地看到一个黑影朝自己方向走来。这是自己第一次值夜岗,面对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心中多少会紧张。他大声喝问是谁,同时手上的钢枪被端了起来。

一声冷喝,黑影立马停住。夜幕中,两双眼睛似是紧紧盯着对方。

安静,有点让人发憷。戈壁滩上吹来的风,在耳边呼呼作响,郑钧感觉自己胸前的汗珠就像一只只蚂蚁在慢慢的爬动。

突然,一公里外的夜空中划过一道金黄色的刺眼光线。郑钧知道,那时信号弹。当他意识到有危险的时候,只听“嘭”得一声枪响,自己岗哨边上的木桩多了一个洞。

娘的,敌袭!

郑钧就势卧倒,将哨子含进口中铆足了劲将它吹响。哨声响起,像是一把利剑此项苍穹,恨不能将夜幕撕碎。同时,郑钧手中的钢枪在扳机的扣动下,朝着百米外的黑影喷射出去。根据组织要求,边防士兵在岗期间可配枪和子弹,但是子弹只能是五发。超出使用需要从自己的津贴中扣除子弹成本。

五发子弹刹那间被郑钧射个精光,而那黑影却也消失不见了。

“什么情况?”姚宗伟和几个战友全副武装的来到了郑钧身边。

郑钧紧张的看了看眼前这群战友,心中不由一惊,差点骂娘。只见他们一个个的手里领着菜刀、菜勺、烧火棍……

听了郑钧的简单汇报后,姚宗伟判断来者可能是与队伍走散的偷猎者,而刚才的信号弹应该是偷猎者寻找队友放出的。随后姚宗伟给大家做了任务部署,便匍匐着消失在了夜幕中。

郑钧作为值班人员不得离岗,必须坚守岗位。姚宗伟走之前,又将自己的宝贝给了他。那个宝贝是一把很小很小的弩,有巴掌大小,一根长约十五公分的钢箭稳坐在弩架上,蓄势待发。

时间在夜幕中慢慢流逝,直到天快亮的时候,姚宗伟他们才踉踉跄跄的赶了回来。一名战友因为伤势严重牺牲了。其他人也都不同程度上受了伤,其中姚宗伟伤的最重。当天下午军区就派来了车,只是姚宗伟执意要留下来和郑钧一起,才没有被拉到军区医院治疗。

针对那起小规模的冲突,军区也对边防战士的枪支弹药做了补充,医疗条件也做了改善。

闲来无事,郑钧和姚宗伟坐在营地里的一块石头上,望着界碑。

“阿钧,我就要退伍了,春节后。”姚宗伟淡淡的笑。

“去哪里?”

“回家,娶媳妇生娃子吧。不知道。”

“组织不安置吗?”

“我没要,邮递员。”

“为啥不要,总比回家种地要好吧。”

“你不懂……我爱那里的山水,爱那里的人……”

那是姚宗伟第一次提到退伍,也是唯一一次。

1984年春节过后,姚宗伟就转业回了山东老家。自那之后的十年,郑钧也就没再见过自己的班长姚宗伟。

1997年,郑钧转业回到地方,做了山东潍市清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队长。此时的郑钧也已为人父,孩子都四岁了。之所以转业到清水县,是因为他拥有一位漂亮、温柔、贤惠、知书达理的清水县第一初级中学的人民教师的老婆。

转业后的一年中,在这个小县城里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刑事案件,日子过得倒也清闲自在。但是,直到1998年的7月28日深夜报警中心的电话响起,清水县的天算是彻底阴了下来了……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