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明 连载

祈明

分类:其他类型 作者:诗尾 字数:11万字 标签:祈明,诗尾 更新:2024-05-25 03:07:20

一朝落败,十万军中无敌手的祁悯被楚彧生擒。 楚彧这才发现,一直与他势均力敌针锋相对的祁将军。 原来,是个小姑娘。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世人只知收复边境领土威名天下的祁将军,却不知祁悯风光下颠颠簸簸的人生。 祁悯穿越到对女子约束最为苛刻的庆国,但她不愿沉沦于这无情世道,自成羽翼,习得无双剑术。 十四岁那年,兄长坠崖、父亲被斩,庞大的家族一夜之

天下呈三国并列的局势,夏国居西,庆国居东,西凉居北。

夏、庆两国边境战火恒久,中间才休战两年,便再次发生冲突。

一年前,夏、庆边境开战,万千烽火燃。

夏国军队在大将军楚彧的指挥下所向披靡,庆国一度处于劣势。

第二年,庆国上任了一位新将军,这位将军凭一己之力扭转了战局。

而其诸多纠纷争端,也就此滋生。

大雨将至,阴郁的颓云低低垂着,风裹挟着沙土扬了满天。空气中萦着一股子土腥味儿,闷闷的,叫人喘不上气。

“报——”

夏营中,士兵翻掀主营帐帘,抱拳向坐于正首的楚彧禀报:“大将军,孙副将军求见。”

楚彧眉峰微攒,姿容清冷,他似是没听到一般,继续谛视从奚阳城传来的军报。

主营外,孙启满面污渍,他双手不安地搓着,脚上还丢了只鞋子,浑身狼狈不堪。

他现在只求大将军能看在他爹的面子上,不会真的下死令。

利风如刀子一般,忽地从孙启脸上抽过 ,在营帐的缝隙中穿贯,切灭了帐内上下跃动的灯火。

帐内的士兵忙上前燃灯,烛光在帐布上曳出重重叠影,如座上那个清冷男子的想法一般令人捉摸不透。

楚彧把军报扔在桌上,指尖点了点桌面,淡淡道:“让孙启进来。”

孙启得了命令,这才惶惶入帐,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朝楚彧磕了个响头。

“大将军。”

楚彧拈起铁钩,慢慢推开鎏金炉中重新燃起的熏香。烟气袅袅,叫人看不清他的神色,只听那声音清冷通透——

“孙将军去围困奚阳城,带了多少兵?”

“十、十万……”

楚彧又问:“奚阳城有多少人守城?”

孙启顿时汗流浃背,他背脊僵硬,嗫嚅道:“不到……两万。”

砰的一声巨响,众人皆惊,香灰纷扬,香炉滚落于地。

军报重重甩到孙启身上,楚彧的声音如闷雷在耳边炸开:“两万人胜了我十万大军!孙启,军报上说,孟达提议按兵不动,可你偏要围城扎营?”

他走下台阶,“围了奚阳城,正合庆军心意。他们引怒江河水灌了城下军营,又潜进后营烧了粮草。孙启,本将军是不是还得替庆军谢谢你?”

营帐外狂风撕拽着旗帜,孙启的心也似那旗隆隆作响,惊得要跳出来。

孙启浑身冰凉,又将头埋下去几分:“大将军,末将、末将以为奚阳城已是囊中之物。”

“囊中之物?孙启,这便是你先斩后奏的理由?”楚彧冷冷睨着孙启。

“末将立功心切,这才一时昏了头脑。求大将军念及与家父的情分,饶了末将这一次!”

“军营被淹,阵脚大乱,粮草被烧,敌盛我衰。孙启,你一句立功心切,白白葬送了我夏国多少男儿,你倒是逃回来了,他们呢!他们还能回来吗!”

楚彧一把掐住孙启的脖子,眼里闪着杀意,目光如同在看一条将死时拼命呼吸的鱼。

军报中呈夏军折损两万余人,两万亡魂都在等着回家!

“大、大将军饶命……饶命……”

孙启感觉肺部的空气慢慢枯涸,他的身体止不住开始颤栗起来,下身缓缓溢出一滩液体。

楚彧嫌恶地将孙启摔在地上,天旋地转,营帐内无人敢发出半点声响。

“本将军会将今日之事如实禀报圣上。”楚彧冷声道:“来人,安顿受伤士兵,在距营二里处为战死勇士立衣冠冢。”

他缓缓俯身,轻轻拍了拍孙启的脸,眼神阴冷渗人,“孙将军就先在战士墓前跪上三日,如何处置你,就由陛下定夺。”

孙启跌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任由士兵将他拖出营帐。

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枯树被压弯了腰。

此时奚阳城外。

庆军上下亦如这寒风一般心境怆凉,面上并没有打了胜仗的喜悦。

此战,奚阳城两万战士折损八千余人。

士兵守着昔日战友血淋淋的尸体,想起曾经同生共死的日子,都红着眼眶静默不语。

这时,一队侍卫如唱戏一般,拥着一位白须老将款款而至。

葛岁山白发朱颜,衣冠楚楚,面上挂着盈盈笑意,身下骑着毛色油亮的汗血宝马。

他光鲜亮丽的模样与周遭惨状显得格格不入,仿佛一切悲苦皆与他无关。

庆国这两年屡战屡败,军中上下多得是满腔热血的铮铮铁汉,每次打完败仗,看到这些高官穷侈极欲的模样,一个个壮汉内心都憋屈得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奚阳城的守军们愤懑地盯着来者。

夏军来袭时,葛岁山迟迟不派兵支援奚阳城,就在城内众人绝望之际,全靠祁将军稳定军心,用巧计击退了敌军。

在祁悯刚上任的那段时间,他们只听说过此人身手卓然,其实内心皆是瞧不起这个瘦小将军的。

如今祁悯奋勇抗敌,以少胜多,士兵们的态度已然有了变化。

此时,祁悯正立于城墙最高处,注视着战争留下的满目苍夷。

她戴了半块银色面具,遮住了鼻子以下,一双月眉星眼凌厉异常,额上、手上尽是黑色的泥土和红色的血迹。

大风吹起高高束起的长发,她一手捧着战盔,一手拎了把玄黑宝剑,银白的铠甲寒光凛凛。

一个士兵恭敬禀报:“祁将军,葛将军来了。”

祁悯抬眸,远远望见了城下那个老将,她语气平淡:“知道了。”

狂风骤起,沙砾飞扬,怒风肆意地在荒野上尖叫,祁悯耳边仿佛又响起族人临死前的绝望呼喊。

她紧握双拳,指节青白,深呼了一口气,抑住那些痛苦回忆。

祁悯踏着寒风,一步一步走下城楼,在葛岁山马前站定,抱拳行了个礼。

“葛将军。”

葛岁山居高临下,他抚了抚白须,眸内精光流转,对祁悯眉开眼笑道:“此战以少胜多,祁将军功不可没,陛下已然知晓此事。祁将军,陛下要本将带句话。”

“什么话?”

葛岁山策马上前,凑近祁悯的耳边,低声道:“陛下说,请祁将军放心,只要你老老实实带兵打仗,为陛下攻占边境城池,那晋王,自然不会有事。”

言毕,葛岁山朗声大笑,抖勒缰绳,半是嘲讽、半是得意道:“祁将军,本将就不打扰了,保重。”

祁悯口中发苦,眼底含着滔天恨意,死死盯着葛岁山离开的背影。

接下来的三个月,祁悯以破竹之势连夺四城,两国皆惊,祁将军的名号频繁传入楚彧耳中。

这是楚彧平生第一次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他不敢轻敌。自被亲封大将军后,他便鲜少披甲上阵,多是在大本营中运筹帷幄。

而这祁将军武艺谋略皆不输他之下,他渐渐生出要亲自见见这位祁将军的心思。

他没想到第一次见到祁悯,却是以一种平和的方式。

断崖边。

银面墨发白衣,腰间佩玄黑色宝剑,楚彧无意间看到这人,他确定,这就是祁悯。

她一个人在这里做什么。

楚彧收敛气息,隐于林木之上,如同伺机而动的野兽,在高处观察着猎物。

皎洁的月下,他看见祁悯坐在山石上抬头凝望,周身笼着凄清和孤独。

他觉得祁悯身形极瘦,个子也有些矮小,似乎与他想象中的祁将军不太一样。

久久地盯了一会儿,他似是不解,便跳下树干。

他站在祁悯身后,眸中寒光凛冽,“祁将军在看什么?”

祁悯双臂支在膝上,眸内倒映着整片夜空,璀璨夺目、灿若星辰。

她笑道:“在看夜光下落,光朱浮现。”她忽而想到了什么,回首看向突然出现的这个气质不凡的男子,“你是谁?”

“我叫楚彧。”

祁悯意外地冷静,她弯眼笑了笑,“楚将军也来看月亮?”

“我来看看你。”楚彧慢慢后退,黑色衣袍与夜色融为一体,只留一双寒光凛凛的双眼盯着那个银面将军,“战场上见,祁将军。”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