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绝不当献帝 连载

三国之我绝不当献帝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强中更有强 字数:4万字 标签:三国之我绝不当献帝,强中更有强 更新:2023-08-15 15:02:35

……兴平二年,刘协离开长安,回归洛阳!一条磨难重重的东归之路。步步惊心!即使克服万难,回到洛阳,也会落入曹贼之手,从此再无回天之力!就在这个时候,后世刘协,和本时空刘协合二为一。还拥有一面,可穿梭平行 ...

兴平二年,七月。

长安。

凌晨。

一辆双马马车,被五十余骑兵簇拥着,离开北坞,向东北方向的宣平门缓缓驰去。

马车上,一名头顶玉制黑色十二旒冕冠,身穿玄色上衣、朱色下裳帝服的少年,正透过车窗,观察左右。

“空气中隐含丝丝血腥味,左边是残破斑驳的街道,右边也是残破斑驳的街道!”

目视车外,少年喃喃低语。

“陛下,勿需担忧!”

左边传来一个轻柔的声音,说道:

“今既脱离李贼之手,日后自能重整朝纲,兴盛汉室!”

少年掉头看去,说话者,乃是一名容貌秀丽,端庄雍容的女子。

也是他的皇后。

伏寿,伏皇后!

“重整朝纲,兴盛汉室?”

听了伏皇后的话,少年低声自语,随即面露苦笑。

“姐姐说的对!”

右边一名艳丽女子,乃是新纳不久的董贵人,同样出声宽慰道:

“只要脱离李贼控制,在朝中大臣辅助下,陛下定能铲除奸妄,恢复大汉威严!”

“正是如此!”

伏皇后接着说道:

“李郭之流,虽然目无君上,肆意妄为,但比之昔日董卓,依然有所不如!”

“即便是董卓老贼,不也死在王司徒和吕温候之手么?”

“陛下耐心等待,自有王司徒这等肱骨之臣,为陛下扫除李郭二贼,驱邪扶正,匡扶汉室!”

“肱骨之臣?匡扶汉室?”

听了二女安慰,少年脸上苦笑更甚。

但很多话,实在不方便讲出来,所以,他只能暗自苦笑。

李、郭之流算什么?

区区李傕、郭汜,根本称不上大敌!

哪怕没有他穿越过来,原来的刘协,也能脱离李傕、郭汜的掌控。

拥有后世记忆,他不担心李傕和郭汜。

但马上要开始的东归之旅,和紧接着落入曹贼之手,才是真正要命的事情。

历史上的刘协,自登基后,就一直是个傀儡皇帝,但不代表他一无是处。

自幼被董太后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下,刘协其实不缺高层权谋之术。

李傕,郭汜兵乱长安时,他的表现,称得上可圈可点。

李傕和郭汜攻入长安,最初,其实是为了自保。

诛杀董卓后,大权独揽的王允,视李、郭手中兵马为无物,一心定他们的罪,甚至打算诛连整个西凉军。

这种情况下,摆在李、郭,及所有西凉系将领、士卒面前的活路,唯有反攻长安一条。

这就是王允的英明决策,堪称‘大聪明’。

这却不提。

成功攻入长安,杀死王允,驱逐吕布后,鉴于董卓的下场,李傕和郭汜,并没有如后来那般,肆意践踏天子威严。

相反,还挺尊重刘协。

至少,不敢和董卓一样,令百官向自己下跪,坐天子座驾,以及淫乱后宫等。

才十一岁的刘协,第一时间封李傕为车骑将军,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为镇东将军。

用官位和爵位,将这些无法无天的西凉军阀安抚下来,保持均衡,并巧妙的游走在其中,保存住自己起码的帝王尊严。

甚至,还有任命和处置官员的权力。

比如,李傕举荐李儒为侍中。

刘协恨李儒毒杀兄长刘辫,不但不同意,还要问罪。

虽然被李儒以‘董卓所为,非儒本意’一词糊弄过去,但也没按李傕要求,敕封李儒。

还有,兴平元年,三辅大旱,百姓饿死无数,刘协命令侍御史侯汶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但侯汶趁机侵占公粮,中饱私囊,导致很多人饿死。

刘协彻查后,责打侯汶五十廷杖,然后放粮赈灾,救下长安城许多饥民。

能责罚官员,并动用朝廷粮仓赈灾,说明这时候的刘协,对朝廷颇有掌控,拥有不小权力。

对一个傀儡皇帝来说,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没有一定的权谋手段,怎做得到?

但是……

然并卵。

没有军队,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实力依仗,再好的权谋,也毫无用处。

哪怕没有曹贼,同样如此。

在李傕等西凉军阀保持均衡状态,相安无事时,他这个被‘供’起来的天子,的确能拥有些许权力,和起码的帝王尊严。

但是,当这种平衡被打破,诸军阀相互混战之际,这些少许权力,乃至帝王尊严,立刻荡然无存。

兴平元年,即去年三月,郭汜、樊稠率军,击退马腾、韩遂联军,因功受封,权力和地位,和李傕相等。

由此,李、郭、樊三人之间,开始相互猜疑,暗中斗争。

紧接着,全国大荒,各地缺粮,长安也不例外。

控制长安的这些西凉将领,各个都是大老粗,杀人固然不眨眼,但治理地方,却只能干瞪眼!

耕作?种粮?

不存在的。

以杀人放火、奸淫掳掠,顺带杀良冒功为本职工作的西凉军,可不会这个。

他们只会抢粮!

朝廷囤积,本打算用来赈灾的粮食,被西凉军抢走。

老百姓家中的存粮,也被抢走。

连种子都不放过!

于是,关中百姓饿死无数,纷纷迁移南逃。

对此,刘协毫无办法。

没人听他这个皇帝说什么。

这倒罢了。

更重要的是,李傕,郭汜,樊稠三大西凉军阀之间,矛盾越来越大,慢慢由暗转明,斗争公开化。

今年二月,李傕举办鸿门宴,宴席上诛杀樊稠、李蒙,顺势兼并了他们的军队。

紧接着,李傕、郭汜开战。

郭汜打算劫持刘协,再让天子下诏,降罪于李傕,争取先手权。

但消息泄露,李傕抢先下手,将刘协劫持至自己的北坞军营。

郭汜见状,干脆将朝廷百官一股脑劫走!

随后,李傕以皇帝名义宣布郭汜造反,郭汜以百官名义,宣布李傕谋逆,双方各有依仗,正式开战。

一打就是几个月,死者无数。

这就是为什么,坐在马车里,刘协也能隐隐嗅到空气中的血腥味!

因为,这场大战刚结束!

镇东将军张济带兵前来,为李傕和郭汜调停。

最后,两人答应和解,李傕承诺,放皇帝东归洛阳。

这就是刘协目前的处境。

刚被李傕放出来,准备离开长安,东归洛阳。

看起来,情况似乎在好转。

但刘协却知道,这条东归之路,是何等的惊险!

说句步步惊心,也不为过!

身子后靠,仰头看向车顶,帝冠倾斜,旒冕落至额头,刘协合上双目,脑海中浮现出,后世所记载,东归路上出现的一幕幕。

“‘城门惊驾’,‘霸陵赦封’,‘郭汜作乱’,‘段煨供奉’,‘杨定之乱’,‘张济出走’,‘黎国之乱’,‘东涧惨烈’,‘单县渡河’……!”

一段段文字,在脑海划过,令刘协怦然心惊。

这条东归之路,颠沛流离,磨难重重,其艰难处,堪比西游八十一难!

真不知道,原本时空的刘协,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关键是,就算坚持下来了,也毫无意义!

因为,哪怕到了洛阳,还是逃不掉被军阀控制,毫无自主权的傀儡皇帝命运。

直到最后,落入曹丞相,呸,落入曹贼之手,才彻底结束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

但也完全没了回天之力!

若在李傕,郭汜这些人手中,他还有些许逆天改命的机会,可在曹贼手中,却断无可能。

不比李傕、郭汜这些大老粗,曹贼心细如发,缜密无漏,想脱离他的掌控,比登天还难。

这厮包揽了皇帝的一切!

连汉室血脉传承,都被其垄断!

睁眼,看了看坐在左边的伏皇后,和右边的董贵人,刘协暗叹一声,再度合上双目。

曹贼之阴险,远胜李、郭之流!

无论是伏皇后还是董贵人,以及她们诞下的孩子,都被曹贼杀害。

然后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塞给刘协。

这么一来,刘协的后人,也是他曹家后人。

更方便掌控!

何等阴险!

“唉!”

思及史书记载往后种种,刘协无力的叹了口气。

心神内视,看向那不知道是灵魂中,还是心灵中,或识海中,飘浮着的一枚巴掌大小古朴铜镜。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