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伯邑考之死(2 / 2)

钟磬齐鸣!!!

姬昌,俯身急趋到殿中间,躬身叉手对帝辛唱喏“天养万物,地载众生,有帝恩德,恩泽万民,小臣姬昌拜见大帝”

“坐”,帝辛指勒下殿左侧,哪里在所有臣子之前,新放置了一张大几。

姬昌礼让再三,方才坐下。

帝辛双手抬起,压下殿内的杂音,开口对姬昌说“:卿来亳7年,一直坚持诚心奉祀大商先王。现在先王大悦。卿可以回去了。”

姬昌坐正侧身对正帝辛:“通过这些年的奉祀先王,我越来越感觉到历代先王的伟大,在您的带领下,殷商一定会更加强大的,您必定可以与历代先王比肩,只是小臣这些年在亳,随让奉祀先王带给了周国泰民安,但是这些好处黔首们看不到,我深怕他们不再拥戴我了”

帝辛听到这里,转身问费仲:“可以让姬昌立下什么功绩么?”

费仲回话:大帝还记得早年那个炮制的萨满吗?在那厮犯下欺瞒的最被处死后,走铜柱被列为王国的刑法,以制裁那些犯下欺瞒大罪的罪犯。这些年来这个大罪一直没有人再犯下。不如就此取消了,在告知周民,这是姬昌的申请和帝的宽容。

听到这里,帝辛转头问:“周卿这样可好?”

姬昌马上从几后转出来:“谢王上,臣愿意献上洛西之地,以感谢帝的恩义,小臣还有一事求帝准许”

姬昌再次下拜:“小臣乡里习俗,杀掉家中长子作为贡献,这样可以的到祖先的保佑,使父亲能够生出很多健康的兄弟,使得后代们能够绵延不绝;新开垦的土地也能够丰收。现在姬邑已经被杀死,恳请大帝把他交给我。”

帝辛闻言,虽然对姬昌亲自动手杀死姬邑有些不齿,但还是表示了同意和安慰:古有尧杀考监明,今有周侯杀姬邑,这都是顺应天意的大好事呀。我马上命大理把姬邑的遗体交给你好好安葬。

得到同意的姬昌:再拜向帝辛告退:“感谢帝的恩德,我这就去领姬邑的遗体,稍后会烹饪好后再给王上奉献过来,请王上品尝。”

帝辛听闻,摆下手对姬昌说:你且去吧。在亳的事情完了你就回西岐吧,不用再来告别了。

中国上古确实有杀长子以食的风俗,后汉书·南蛮传》载:“交趾其西有噉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意思是在当时的为开化地区,还保留着杀死长子分食的习惯,认为这样可以对死者的弟弟有益。做好了还要敬献给君王,君王还应该还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