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同情心6(2 / 2)

”那就是说,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应该抱怨,而是内省,从内在反省自己,对吗?”

【很好,就是这样,人要学会深信因果,此为根本大道。】

“有没有一个恰当的比喻,可以形容因果律的真实不虚?”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种多得,少种少得,不种不得。】

“种瓜就一定得瓜吗?如果被人偷了瓜呢?”

【在根本大道层面,并不存在偷盗一事,存在的只是人心的丰盛与匮乏,偷盗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得到了,实际上是种下了匮乏的因,必然收获贫穷。】

“那被偷瓜的人,有损失吗?”

【表面上看,是有损失,实际上是种下了布施的因,必然收获富足,必然体验丰盛。】

“那就是说,当我们产生损失时,不应该过于抱怨,而是视损失为布施,对吗?”

【对啊,与其自寻烦恼,不如创造快乐。】

“这是不是一种自我安慰?”

【不仅仅是自我安慰,世界的本质是一体的,是纠缠的,善恶感应,如影随形,不可须臾离也。】

“如何证明好人一定有好报?”

【凡事寻求证明,本身也是一种病态,说明内心里不敢相信。】

“难道要不加区别地相信吗?这样会不会陷入迷信?”

【既不能蹑手蹑脚,踌躇不前,也不能盲目相信,而是要信解行证四位一体。】

“请详细解释四位一体的概念。”

【信解行证,首先要相信,接受事物的合理性,所谓存在即合理,然后再去试着理解,并在理解中行动,通过行动的成果,来证明所相信的事物是否值得继续相信。】

“为什么在有的宗教传统里,是说三位一体?”

【不同宗教传统,只是理论框架的差异,而内在思想是连贯的,是相通的。】

“举例来说。”

【比如,有的宗教传统是说,爱人如己,也有的宗教传统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的宗教传统是说,非己所安,不加于物。】

“这三者,哪个更高级?”

【本系统认为,非己所安,不加于物,更高级。】

“请解释原因。”

【爱人如己,容易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别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为了别人好,实质可能是满足自己的执着心,自以为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惠及的对象还仅仅是人,而对于人以外的物种,乃至物体,则未可知。】

【非己所安,不加于物,惠及的对象扩展到物,更加包容,更加广大,也就更能体现用心良苦。】

“这三者的共同点是什么?”

【要说共同点,那就是同情心。】

“同情心是否也有三个不同的层次?请详细论述。”

【爱人如己,可以看作是同情心的初阶次第,自己喜欢的好东西,也愿意送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看作是同情心的进阶次第,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避免强加给别人。】

【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可以看作是同情心的高阶次第,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仅不能强加给别人,甚至也不能强加给人以外的物。】

“人以外的物,举例来说。”

【比方说,被别人惹恼了,想打人,却又不敢打人,只敢拍桌子,砸东西,这种就属于把不良情绪转嫁到物体,强加于物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