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五墩桥有知音18(1 / 2)

黄元米果是客家人最爱吃的糕点,早年,七八个人围着石臼,喊着“嘿呦哈呦”的口号,用木棍有节奏地敲打黄米,直至将黄米打成一团,形成块状或饼状的米果,嚼一口清香有劲,回味无穷。现代的鹭河人打黄元米果已无须使用石臼,改用专门的机器设备,但左邻右舍依旧一如既往地前来帮忙,男人扛黄米,女人备配料,热闹有趣。

近些年来,鹭河党委政府将当地打造为黄元米果小镇,建设了黄元米果文化广场,将黄元米果作为脱贫致富的扶贫产业,不需要等到过年,平时也可以将黄元米果制作成商品向城市销售。满红回乡创业就是看中了黄元米果的这些特点和优势,才选择了种大禾米,投身黄元米果产业。

打黄元米果前,大山已经烧好了黄元柴,满红提前泡好了大禾米。傍晚,满红将烧好的黄元灰和槐花粉交给了兰花,要她帮忙熬制黄碱水。

兰花说:“熬制黄碱水不难但很关键,既然你以后要做这门生意,你就得将熬制黄碱水、蒸大禾米、用碱水拌大禾米、蒸黄米等一系列流程都学会,掌握了这些流程,熟练了,不出差错了,就学到了这门技艺。”

满红说:“妈,我以后忙着跑市场搞销售,哪里忙得过来,再说实在忙不过来,我可以从村里请人来帮忙。”

兰花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刚刚回乡,可不能摆老板的架子,凡事都要自己学来做,如果连打黄元米果的程序都没有学会,你的米果怎么做得好呢?”

“妈,那我跟着您学,从装黄碱水到打黄元米果,一道道工序学会来。”

“先把锅里的水烧开,我把黄元灰倒置木甑中,水烧开后将水淋在木甑上,水沥过黄元灰后流出来到水就是碱水了。到时候再往碱水中冲入槐花粉,就做成了黄碱水。这是我们客家人传下来的宝贵技艺,黄元柴和槐花粉可都是纯天然的食材,食用后有清凉解毒的功效。之前你爸老是说牙疼,我给他用鸭蛋煮黄元米果吃,吃了几次就不疼了。”

“妈,那我们的黄元米果有销路了。妈,水烧开了。”

只见锅里的水翻腾了起来,厨房腾起阵阵水蒸气,兰花不紧不慢,将开水一勺一勺倒入木甑中,水穿过木甑“滴滴答答”流入容器中,待锅里的水全部用完,兰花将槐花粉倒入碱水中,碱水瞬间变得金黄,这就是黄碱水。

“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还得将黄碱水倒入锅中熬制,熬制的时候再加些菜籽油,这样黄碱水香味扑鼻,制作出来的黄元米果也喷香。加了菜籽油,还可以防止黄元米果在制作过程中粘住设备。”

满红在一旁看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

“学会了吗?”兰花问。

“妈,这个看似简单,看似学会了,但用多少水,冲多少槐花还得跟您学习。”

“可不是,熬黄碱水很关键,太淡了制作的米果容易烂,黄碱水太浓了,黄元米果容易过硬。制作黄元米果流程多,每个流程都有很多细节,每个细节都得仔仔细细,不然黄元米果就打不好。鹭河人常说,豆腐和黄元米果做得好,代表这户人家来年的运势就好。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你说做什么事情都仔细周全,来年的日子能不好吗?”

满红不停地点头,装好了黄碱水,满红将黄碱水一桶一桶提到黄元米果生产车间让其冷却。到时候给大禾米拌颜色,黄碱水就是天然的颜料。

“妈,我有事情要去趟五墩桥,你和爸先吃晚饭,我晚点回来吃。”

兰花和大山吃了晚饭,将饭菜放在灶台的大锅里保温。

满红来到五墩桥,黑牯在桥边吸着烟等候他多时。

“满红,你可总算来了,我在这里快等你一个小时了。”

“黑牯,我要的东西呢。”

“在那呢?”

黑牯指着桥旁边的一辆银色轿车说:“这辆车可跟了我五六年了,要不是你想买,我可真有些舍不得。”

满红上车坐在驾驶室摸了摸方向盘,摇了摇档位,下车看了看后备箱说:“动力怎么样?我可是要拉黄元米果进城的。”

“你放一百个心,动力不行你可以卖回给我。”

“行,就它了,老同学,你开个价。”

“买来近十万,卖给你5万,怎么样?”

“黑牯,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现在穷得揭不开锅,还故意开高价逗我玩呢。”

“行行行,我拿出我的诚意,4万9千,天长地久。”

“4万5千,事事如意。”

“行,成交。”黑牯爽快地答道。

“可我哪里给你弄这么多钱去,要不欠着?”满红试探性地问黑牯。

“别急,我给你算算。”黑牯掏出手机说:“现在谁买车还付全款啊,有钱也不会这么干,肯定分期付款啊。你用银行里的钱买车,后面慢慢还给银行,这叫借鸡生蛋。我给你算了,首付5千,你一个月还一千五的车贷,不要三年就可以还清了。”

“你小子真会算,我回鹭河创业就光为你打工了。”

“满红,到底要不要,给个痛快啊,要的话我托人给你办好手续,你明后天就可以开走,不要的话我还舍不得卖呢。”

“行,你后天开过来。”

“对了,鹭河到县城的路都被修高铁的大货车给压坏了,你开车可要悠着点开,到时候车子抛锚别说是我车的问题。”

“你放心,你以为我开坦克呢?”

“老同学嘛,就是告诉你一声。那我先走,我得赶回养猪场,一百多头猪等着我去喂呢,回晚了,猪要把猪棚都给拆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