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遍走山野求教(1 / 2)

村岭是鹭河较大的行政村,距离圩镇约三华里路,村岭河由西向东穿过村庄,站在高出俯瞰,村岭地势平坦,村落呈鲤鱼形状,鱼头是村岭河流出村庄到达枫树门的位置,鱼肚子是村民的农田,鱼尾是村民聚居的地方。

村岭人以刘姓和肖姓居多,相传有一户杂姓杜氏从外地迁居过来,这就是鹭河有名的“杜天子”一家。至今鹭河还有杜天子的传说,“杜天子一家生活疾苦,常受村里人欺负。家里生了个男婴之后,家里的情况发生了悄然变化。男婴长大后,犹如神童,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每天上学放学都有一位白须公公护送。有一天下大雨,杜天子没有带伞且安然无恙地回家了。杜天子他娘问下这么大的雨,怎么没有淋湿呢?杜天子开始不肯说,后来他娘毒打了他一顿,他只好把事情的原委都说了出来。原来每天护送神童上学的白须公公正是太白金星,神童长大后要当天子。他娘听了高兴坏了,激动地用筷子敲打着灶台说,将来我儿子当了天子,我要把上村岭人送去“煎”,把下村岭人搞去“捺”。灶王爷听了后上天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了生气地说,如果让杜天子当了天子那天下老百姓岂不是遭殃了,于是下令命天犁把杜天子家的龙脉给犁断了,从此杜天子变得白痴木纳,他娘受了精神打击也去讨饭了。杜天子死后,埋在了瑞峰山脉的印哩脑,至今还能找到杜天子的坟墓。只是杜天子没有了,村岭却因为这个传奇的故事闻名。

满红骑着摩托车从鹭河圩镇出发,沿着鹭河大道行至中学旁右拐就进入了村岭的地界。进村岭的路虽然不大,但铺了沥青,行走起来十分便捷。路两边的房子建得井然有序,墙上全是与精准扶贫、移风易俗、美丽乡村有关的主题墙绘,墙绘五颜六色,行人穿梭其中,犹如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满红跟着导航来到了刘老师家,刘老师家位于村岭小学后面,家门口是一条幽静的乡村小路,走进刘老师家,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宽大的院子,院子里种了一棵高大的柚子树。听说满红要来,刘老师已经在家门口等候多时。

“刘老师,您这真是个好地方啊。房子前面是学校、天南山,后面还有瑞峰山。”

“你也是听了杜天子的传说的吧,这些年很多人慕名而来,但他们都不知道村岭可是鹭河的大粮仓啊。我们村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产出的水稻圆润饱满,在清朝的时候这里的大米直贡皇宫,现在市场上卖的鹭河大米大部分出自我们村岭。”

“刘老师,我这次主要就是来向您请教大禾米的种植技术。”

“请教不敢当啊,我退休前就在家门口的小学教书,当了一辈子的老师,也和泥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种稻子看上去容易,实际上可不简单。现在很多农田都抛荒了,鹭河正打算搞高标准农田,到时候大机械中粮。也是,再没人去种,以后谁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啊。”

“是啊,我们鹭河这么好的地方,可以产出贡米,更应该种好水稻。我小时候和我妈也学过插秧、割禾,但是稻子的种植和管理我没有直接参与,就一窍不通了,现在承包了二十来亩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还请刘老师多教教我。”

“小刘啊,二十多亩地可不是小数目,你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不要说你一个人,我们一家人要种下二十亩地都难。种水稻从稻谷选种、浸谷、打秧田、插秧、管理禾苗到收割事情多得很。尤其是浸谷,稍不注意就要出问题,如果按照一亩地浸谷两斤来算,你二十亩地要浸谷四十斤,浸谷越多,风险越大。浸谷的时候最好用河里流动的水来浸泡,因为自来水可能有过滤剂,对谷种有影响。你先用干净的水浸泡谷种8小时左右,然后把水倒了,用谷箩筐装好谷种,用五六十度的温水浇在谷种上面,铺上稻杆保温,这样有助于谷种发芽。温水浇谷很关键,如果水温过高很容易把谷种给烫死,很多人就是水温没有控制好,导致谷种发不了芽。温水一般要浇两次,过两天你再浇一次,这时候的水温比上次的温水稍微低一点,待谷种发芽了,就差不多可以抛到秧田去了。我们一般会在三月中旬就开始浸谷,浸谷三四天就可以把谷种扔到秧田。也就是说,你要提前把秧田做好,秧田的要求比较高,要先犁一道田,再把田里的泥土耙匀,谷种扔下去之后,还要搭棚保温,这样有利于长苗。我们庄稼人啊,就是看节气行农事,靠天吃饭。在过去,过了春分人们就开始犁田了,把牛栏里面的牛粪、粪坑里的大粪挑到田里去做肥料,整个田野都是肥料的臭味,不过没有大粪臭,哪来大米香呢。犁田的时候,要用牛犁三道,耙三道,三犁三耙之后再插秧,我当年在生产队犁田,为了省事,只犁了两道、耙了两道,被我父亲发现了,被他狠狠地臭骂了一顿。我父亲说,你小子偷懒了,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少犁耙了一道,我一脚踩下去就知道,多犁了一道田的泥更柔软,你少了一道工序,对禾苗的生长不利,产量自然就跟不上去,到时候秋收,村民都收个啥啊,全部要跟着你来挨饿。听我父亲这么一说,我很惭愧也很快明白过来,我们常常说民以食为天,粮食都是农民种出来的,只有按照祖辈传下来的种田方法,才能确保稻田丰收。种田没有小事,种田的每个细节都关系丰产还是减产。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有了化肥,谷种的质量也比以前高,禾苗种下去之后,我们还有除草剂,长了虫子,生了病还有农药。”

“刘老师,谷种进了秧田多久可以插秧。您说禾苗种下去还会长虫生病,这个有没有识别的方法。”

“育秧的时间和谷种品种有关系,一般秧龄在25天到30天,所以你要算好时间,在秧苗成熟之前把二十多亩田给全部犁好,过去用牛犁田,二十亩田少说也要十来天才可以犁好。现在大家都用拖拉机犁田了,至少也要一个礼拜吧。犁好田,就插秧了,插秧没有太多讲究,但是禾苗种下去之后,我们可不能当甩手掌柜,得时不时去看看禾苗,发现了问题得及时解决,不然你晚一两天,可能就要减产了。尤其是大禾米的稻穗毛茸茸容易长虫,千万要注意。我前些年插秧下去之后,忙着去县里开会,会一开就是三天,我一时糊涂忘了叮嘱家人去田里看看禾苗,结果我回来一看禾苗已经长虫了。你种下禾苗去也一样,要隔三差五到田里去看看。一般插好秧二十来天后,秧苗就基本上站稳根了,这个时候就要防止禾苗长虫和生病了。常见的虫有闽虫、卷叶虫、恙虫,闽虫一般在禾苗长了二十来天就会出现,闽虫会吃禾苗的茎,如果不及时消灭,禾苗会枯死,发现了闽虫要及早打农药灭虫。恙虫一般在禾苗抽穗之后容易出现,恙虫会吃稻穗,如不及时消灭,稻谷长出来不饱满,就会影响产量。卷叶虫顾名思义就把禾苗叶卷起来,禾苗叶容易发黄,这个比较容易发现,发现了也要及时处理。除了会长虫,禾苗还容易发稻瘟病,稻瘟病比较厉害,这种病有个“瘟”字,这就相当于稻田里的瘟疫,只要有禾苗发病了,很容易传染到一大片,如果不及时处理,禾苗会死一大片,到时候就颗粒无收。过去我们种田,从种下禾苗到收割至少会打三次农药,二十来天的时候打一次,抽穗的时候打一次,禾苗临近收割的时候还会打。现在人们讲究健康环保,打两次药就行了,情况好的打一次药就行。”

“我以后是否没事就得往田里跑?不然禾苗生病了也不知道。”

“你第一次种田,自然要多花心思。种下禾苗去之后,很容易长草,你得打除草剂,还得施肥。禾苗站稳了之后容易长闽虫,这时候你就要打闽虫的药。我一般会在打闽虫的药的时候,也把恙虫和稻瘟病的药加下去一起打。四五月份的时候,气温上升又容易下雨,如果遇到高温又降雨,你就得去田里看看,这种情况容易长恙虫。快到收割的时候,你要到田里看看是否会发稻瘟病或恙虫。”

“刘老师,种田真不容易啊,学问和门道都很多,我这二十多亩田还没有开始种,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

“年轻人学东西比较快,你们可以上网学农技知识,还可以买书来学习。不会难,要对自己有信心,以后我有空也帮你到田里看看。”

“刘老师,我就等您这句话了。有您的帮忙,我的二十亩地就不怕不丰收了。”

“小刘啊,关键还在你自己。鹭河黄元米果家庭作坊多,你要给自己的产品取名字,注册商标。一个产品的维护就和养孩子是一个道理,有了孩子你要先给他取个名字,这样你的孩子带好了,孩子的名气就会起来,知道的人就会越来越多。黄元米果品牌也是这样,如果大家的产品都叫黄元米果那就没有差异化,不利长远发展,所以你得起一个名字。”

“刘老师,前两年,我哥写了一本书叫《丰收年》,里面讲了很多鹭河人的故事,很多人都读过这本书,我想给我的品牌取名为鹭河人家,您以为如何。”

“鹭河人家?鹭河人家。嗯,我看非常不错,有我们鹭河的元素,有乡土的气息,有生活的味道,就取鹭河人家。”

“我会去注册好商标,到时候还想在我的农田里树一些牌子,上面写鹭河人家黄元米果大禾米种植基地,您以为如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