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望江亭赤诚心(1 / 2)

满堂在市里的八一四大道见到了约见的企业领导,将工作简历和相关证件递了过去。对方摆了摆手说,不用看了,你来之前,省城的江总已经打过电话了,我们班子成员研究了你的情况,你等会就可以去人事部办理入职手续。满堂连忙道谢,转身去办理了入职手续,走出办公大楼,满堂给大山和兰花打了电话,告诉他们他年后就留在市里工作。

大山听了惊讶地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省城怎么说也是省城,你留在市里工作肯定没在省城好啊。兰花却在电话里笑着说,堂仔,回来工作也好啊,你不知道啊,刘屋人都说,红仔找的小雨是外省人,将来要是当了上门女婿,你再找个省城的姑娘结婚又留在了省城,我兰花生了两个儿子等于白白送人了,以后注定要孤独终老。我就回答他们说,你们瞎操心些啥啊,堂仔向来孝顺懂事,将来谁嫁给我们家堂仔都会很幸福,他肯定不会在省城娶了姑娘就不回来的,红仔也不会,他还要留在鹭河搞农业呢。现在好了,你们兄弟俩都回家来了,你在市区工作,市里到县里这么近,以后没事就可以到县里来,喜欢吃什么,妈就给你烧。满堂说,妈,不要听村里人瞎说,你有两个儿子,怎么可能会让你和爸孤独终老,我满堂第一个不答应。大山在电话那头催着说,兰花,你和堂仔说这些干嘛,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天地,依我看啊,肯定是在大城市工作好啊,不过现在回来了也好,有空我就打电话给堂仔叫他上来陪我喝两杯。兰花说,你三句不离老本行就晓得喝酒,不要把我家堂仔教坏了。大山说,兰花,你看你又说这个。上次我在家里教堂仔红仔练武术,你黑着脸冲进房间来拉着两个孩子就走,叫孩子们不要跟着我学,说学了会在外面惹事生非,我是想传点防身术给他们啊,现在倒好,我从石鸟那学来的一招半式要坏死在我这里了。你可知道,福林常常问我,身上那点功夫有没有传给两个孩子,我每次都说兰花不让。你猜人家福林怎么说,福林说这是好事啊,干嘛不让,咱父辈人人都会“撇三关”“八发手”,让孩子们学着强身健体多好啊。我说兰花对武术有偏见,总认为武术是打打杀杀不让教,到时候我死了,我身上的东西都成烂泥带走了。现在我说将来有空和堂仔喝两杯,你又说会带坏孩子,我告诉你啊,抽烟喝酒,不需要人教,只要他想抽想喝自然就能学会,不想抽不想喝,你给他他也不会。兰花说,呸呸呸,干嘛要说死,快呸掉。我说一两句话,你说一大堆道理。我弄饭去了,懒得和你说。

满堂挂了电话,走出了公司大楼。尽管县市之间距离只有十公里,但他对市区却十分陌生。在县中读书的时候,一个礼拜七天,只有周日下午休息。满堂在县中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晨练早读,上午五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三节晚自习,忙得不亦乐乎,周日下午休息,他也不放过,要么在教室学习,要么抱着篮球在球场跑。县中三个年级,一个年级一栋教学楼,每栋楼都有六七层高,有三四十个班,学校有一个大操场,周一升国旗、课间操都在那举行。大操场下方便是四百米标准塑胶跑道和足球场,运动场旁边是十余栋学生公寓。满堂的一周生活便是在球场打球,塑胶跑道跑步,教室学习,公寓休息中度过的,日子过得虽然单调但也充实。县中三年,仅去过市区两次。一次是他刚到县中读书的时候水土不服,总感觉头晕目眩,县里的医院看了都说没有问题,他还鬼使神差地一人到市区的医院拍ct做检查,那一次,为了省一块钱的车费,他竟然从县城走路去市区,走了近两个小时。还有一次是他陪叶子去市区逛街,那时候考完高考不久,满堂和叶子从梅林大街乘坐101路公交车到南门广场,夏日炎炎,火车上挤满了人,下车的时候,叶子的钱包弄丢了。满堂打了110报警,公交车一路不停靠,直接将车开往了派出所,小偷见无路可逃就自首了。除了这些,满堂学生时代大部分的记忆都在这座小小的县城。高二那年,叶子从其他县城转学到了班上,叶子来班上的第一天,满堂送叶子回公寓,分别之际,叶子叫满堂伸出手来,满堂伸出了右手,叶子让满堂闭上眼睛,在他手上工整地写了七个阿拉伯数字,叶子说这是她小灵通电话,有空就打给她。单纯的满堂后知后觉,只是点头说知道了。在教室,叶子在一张纸上写了一道数学题揉成了纸团,通过一位位同学传到了满堂的手上,满堂耐心仔细地写了解题步骤和解题思路,将纸条回传给了叶子。叶子在纸条上写了谢谢两个字,在旁边画了一个可爱的笑脸传回给了满堂。后来,他们在纸条上写兴趣爱好、人生理想。后来,纸条不需要其他人传了,满堂将纸条揉成纸团直接扔给了叶子,叶子看了后,害羞地将头埋进了书堆里。叶子把纸条收好,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本笔记本,在笔记本写她想说的话,下课了经过满堂课桌旁边趁其他同学不注意便随手放下,满堂也是如此。高考前夕,叶子约满堂在客家文化城见面,叶子说打算填报师范大学,满堂说他想去BJ上大学。叶子本想亲口对满堂说,她喜欢满堂,可是当满堂说了要去BJ上大学的时候,她再也没有和满堂说她的心思。他们漫步在客家文化城和梅林大街,回学校之前,叶子说等她一下,她在学校门口的便利店买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祝满堂考上理想的大学。”满堂收下了明信片,回到教室埋头苦读,准备即将到来的高考。高考结束后的那阵子,大家都在估分数填志愿。满堂发挥失常没有考好,他有一阵子没有去找叶子,除了吃饭睡觉成天抱着篮球在球场跑来跑去,叶子每天靠在教室的窗户俯瞰篮球上的满堂。满堂打球累了就把外套仍在教室,一个人回公寓呼呼大睡,当他再回到教室的时候,他的课桌收拾得干干净净,外套叠得整整齐齐。满堂第一次被眼前的情景所感动,他的抽屉里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堂,考完高考了,填完志愿我就走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见到你,无论以后去了哪里上大学,我都愿你有灿烂的笑容。”

果然,后面满堂就再也没有见到叶子,满堂到班主任办公室问道:“老师,叶子是填报师范大学了吗?”

老师说:“叶子的第一志愿是师范大学,她说将来想当老师,我很支持她。”

满堂说:“老师,我发挥失常了,去不了BJ了,我也想填报师范大学。”

老师说:“虽然去不了BJ,但是以你的成绩应该填报省城的综合类大学,那是我们省唯一的211工程大学,你不应该因为发挥失常而放弃自己。”

满堂听了老师的话,放弃了师范大学。上大学第一天,满堂办了一个小灵通,他打给叶子写给他的电话号码,可电话那头显示是空号。军训结束的那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师范大学的信,是叶子寄来的。终于有了叶子的消息,军训结束后的国庆,满堂买了一个和他人差不多大的布娃娃,就像背孩子一样背着娃娃坐上了拥挤的火车,这是他送给叶子的第一份礼物,礼物太大,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拥挤不堪的火车,四个小时候也是煎熬,火车缓缓进站,终于到了叶子生活的城市,他的心砰砰直跳,那种因为爱感到的紧张让她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叶子穿着白色体恤,秀发披在双肩,圆圆的脸蛋,笑起来脸上有两个小酒窝,她手里捧着奶茶踮起脚尖在出站口等满堂。满堂看见了人群中的叶子,飞快地跑过去紧紧抱住叶子。他们就这样开始了异地恋的生活,满堂是真的喜欢叶子,只要有假期就往叶子的城市跑,一个学期跑几趟,去一次就待一个礼拜。跑的次数多了,自己的学校不愿呆了,师范大学的一草一木却十分熟悉,他陪着叶子去教室上课,去图书馆读书,去信息楼下载资料,学校的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体育馆、美丽的明湖都曾有他们的身影。满堂去了叶子的学校,自己学校的课耽误了不少,临近毕业,他居然有多门课考试不及格,需要参加毕业清考。也就是这样,让叶子痛下决心要和满堂分手,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叶子毕业后没有回自己的家乡,反而回了县中任教,这就加深了他对县城的感情。从公司出来后,他乘着101路公交车回了一趟县里,他去县中看了看,母校还是老样子,学校门口依然写着他读书时候的标语“今日我为县中骄傲,明日县中为你自豪”,劝学亭、礼仪走廊、阅报栏还是老样子没有变化,只是他们读书时的三栋教学楼,变成了硕士楼、博士楼、院士楼。呈现着学校近些年打造的“士文化”,鼓励莘莘学子学而优则“士”,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满堂在学校操场的树底下坐了一会,闭着眼睛回忆在母校读书的时光。他总以为,因为叶子的出现,他的青春都在县中,所以对县中和这座小县城情有独钟。

满堂离开了县中,他没有遇见学生时代的老师,也没有打算要见叶子,他去了趟客家文化城和十里樱花公园。客家文化城是他读县中的时候作为县里的重点工程建设的,文化城里面的客家宗祠陈列着客家姓氏的牌位以及各个姓氏的来源。文化城内的客家博物院以实物和图片的形式,展现了客家人的艰难迁徙之路和特色生活习俗,文化城免费对外开放,每天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满堂进了客家文化城,在宗祠内的客家第一“福”处驻足观看,遥想客家先祖艰辛的迁徙历程,以及鹭河人在瑞峰山脚下耕种繁衍的艰辛,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他为自己是客家人感到十分满足。

客家文化城门口的十里樱花公园沿江而建,十里樱花、江南榕树在这里相互点缀,相融共生。每年三月底,樱花绽放,游客如织,令人向往。满堂坐在樱花公园内的望江亭,看着滔滔江水以及对岸耸立的山峰。他想起了一位作家朋友出版的书籍《客家古邑,摇篮新韵》,里面描绘了隐居在十里樱花长廊的客家名人公园和客家民俗园的文案与缘起。比如,名人公园分为:纪念两千多年前来此开基的灌婴将军的祖园,纪念孔子、苏东坡、杨筠松、王阳明的宗师园,以及纪念从这片热土走出的状元池梦鲤、谢元龙、郑獬等的状元园。比如客家民俗园展现了田螺与麂子、马赛跑,和尚贪心吃砻糠等的客家故事。展示了客家人使用的犁耙、打谷机、茶壶、勤耕雨读、花轿、唢呐等客家器具。还有匠心打造的孺子园、功德园、齐家园、香薰园、耕读园,等等。满堂沿着长廊一路观赏,自己浸润在浓郁客家文化中的同时,也被作家朋友为十里樱花长廊所撰写的文案所折服。在他看来,自古以来,文人是有家国情怀的。而作家朋友为家乡为经济建设文化赋能的实践正是他对故乡的一片赤诚之心。他期盼着将来有一天,也能像朋友一样,为家乡的发展呐喊鼓劲。他回到望江亭坐下来翻开手机,发现差不多同时,叶子也在樱花公园,叶子在朋友圈发了九宫格的图片,其中有张图片是望江亭,亭子里的那个背影就是他满堂,只是叶子当时并没有发现。满堂想给叶子打个电话,可电话拿起来了又放下。他感慨一切都回不去了,不去打扰也是一种祝福。

同一天,满红来到市贸易广场了解农机的行情,他想买犁田机、插秧机和收割机,贸易广场销售农机的商家有一二十家,农机的品牌也很多,满红看了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选择,不过现在国家政策好,购买农机有补助,可以省下一大笔钱。犁田机市场销售价是两千三千不等,购买后政府补贴一千多。一台收割机销售价格是十三万元,政府可以补贴三万元,自己只需要花十万元。满红感慨,现在的政策真是好啊,不要交公粮了,粮食税金也没有了,而且种粮有补助,就连买农机也有补贴。刘屋人还告诉满红,如果在鹭河新街购买农机,他只管付钱,在农技站填个表,凭着购买发票,连乡政府都不要跑,过阵子政府就会把补贴的钱打到他的银行卡上。满红倒是想把所有的农机都买齐了,将来买了不仅自己可以用,还可以帮助村里的人插秧和收割,这也是一笔收入。只是农机价格不菲,一时半会他拿不出这么多钱,恐怕只好先购买犁田机了。

农机到家之后,刘屋像是炸开了锅,人人都在议论满红回来种地的事情。一村民说:“满红哪里知道种什么地啊,你说他不会种,他还承包了二十多亩地,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吃过亏,就不知道苦字怎么写啊。”

另外一村民说:“对,我看见他和很多村民都签了农田承包协议,说是承包一年,明年如果继续承包再签协议。”

“满红肯定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回农村的,说是说发展农业产业,说白了不就是种田种地嘛。”

“听说他哥哥之前在省城工作,这回也回市里来上班了。所以说人还是要多读书,读了书就可以端铁饭碗了,满红没读到书就只能回乡来种地了。”

“你看就满红一人在鹭河,到时候农忙还不是得连累亲友找他们帮忙,还有大山和兰花,他们真是可怜啊,吃了一辈子的苦啊,如今还要跟着子女受苦受累。”

“也难说,现在的机械和电脑厉害啊,鹭河有的人种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根本不需要多少人下田干活。就连打农药都用无人机了,时代进步得太快了,我们这些老棺材要淘汰了哟。”

“你们说得这么好,但你们看看,有几个年轻人会窝在家里种地的,别说满红种地打米果搞不出名堂来,搞不好他老婆小雨都要跟别人跑了,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

村民没事在一块就拿满红来议论,远远看见满红来了,便停下来佯装说其他事情。满红经过的时候,他们还故意问道:“满红从市里回来了啊,农机都买好了嘛?真不打算出去打工了啊。”

满红说:“不出去了,我要在鹭河学种地,在田里淘金。”

大伙笑着说:“红仔,你真会说笑,我们在鹭河种了一辈子的田,也没有听说谁淘金了啊。”

满红说:“这你们就不懂了吧,我上半年种大禾米,下半年在家打黄元米果卖,城里的人说我们鹭河遍地黄金,这个黄金就是黄元米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