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初绽11(1 / 2)

回想当年,风雨飘摇,再看今朝,晚灯不灭,人无年少。

……

“今天是我的第一堂课,大家把课本翻到第三页,我们来讲第一篇文章。”陈露站在讲台上,还是昨天的穿着。

大致我是记不清讲课的内容,时隔多年再次回忆时,只记得陈露对我影响很大。

讲到一半,陈露停下来看着坐下的学生,思索的一下开口说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吗。”

底下鸦雀无声,学生们都面面相觑不敢起身回答。

这时施敏站起来:“老师,我认为读书是为了走出这里,只要走出村子,去往大城市,那我读的书就有意义。”

陈露点了点头,随后叫梁文文站起来:“文文,你认为读书是为了什么。”

“老师,我认为读书可以让我摆脱困境,它能让我知道世界的美好,让我想去看看,也能让我逃离这个地方。”梁文文说完看向窗外,飞鸟自由翱翔于天空,多向往,她的眼里充满了对外面的渴望,她知道自己要是不读书,等到了年纪就要嫁给村里老李家儿子,不想自己的一生被命运裹挟,也不想自己往后终日劳作,柴米油盐来占领她的未来。

陈露看着梁文文,眼神中带着忧伤,她明白自己和她不一样,无法感同身受,随后她开口说道:“当年我的老师问我这句话的时候,我跟你们的回答是一样的,当时我也想逃离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家里也曾一度劝阻我不要读书了,女孩子找个人嫁了比什么都强,再生个儿子这辈子算是没白活,可我天生要强,不顾家里反对勤工俭学考上大学,后来当了老师,但可笑的是我又回到了自己曾经想要逃离的地方工作,当我站上讲台看着底下的你们,和我当年有着一样的想法,我当时就明白了自己意义何在,读书是为了以后自己的路可以走的更远,更加开阔,当你的能力和境界已经超越他们的时候,你便不受他们的控制,那个时候再谈自己的打算,没人会阻拦,他们也无法阻拦。”

可知故乡为他乡,他乡亦故乡。我当时也想逃离这个地方,在别人走在时代的前沿时,我们却连时代的残羹都吃不上,思想的贫瘠在一双双迷茫的眼睛上出现,路在何方,封建思想把我们封建,上一辈的路让我们重走,多少农村孩子被父辈所影响,止步不前。

时至今日,我再回到村子,看到当年的玩伴已经为人父母,长大成人,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父辈们的影子,也看到了父辈们的思想,他们认为这就是对的,于是对于孩子也是对的,早早辍学外出打拼,迎来的不只有四处碰壁,还有别人的话语,早早辍学结婚生子,迎来的只有身边那群支持推崇你结婚生子人的赞美,但谁都不知道其实你心里也是悲伤的,有时深夜也会感慨自己的人生可能就这样了,明早还要早起去送孩子上学,回来又要照顾老人,收拾家务,庸庸碌碌的一天过去了,一生也就过去了,没事坐在凳子上磕着瓜子闲扯八卦,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的重复。

陈露和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她的故事,她说她认为诟病在封建思想还在流传,还在影响着下一代,下下一代,而摆脱污染的唯一方法就是读书,只有读书才能走出这里,开阔眼界,世界很大也很小,但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我感觉陈老师说的很对。”王孩儿坐在石头上,看着远处的茉莉山。

“对呀,命运在自己手中掌握,凭什么要听他们的,十五六岁结婚生子,什么狗屁道理,我才不要这么做。”施敏站在山岗的杂草堆里,眼神中充满了不满和愤恨。

“可我们真的能这么做吗,我们从生来便被安排好了道路,村上的孩子都是这样走的,我们注定也会踏上这条路。”梁文文看着施敏,悲伤从她身边划过。

“凭什么要跟他们一起走,我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人生,即使它是坎坷的,或者是充满危险的,但起码它是我自己选择的,不想重走他们的路,这条路已经被无数双脚踏平,一眼就能看到结局,路上的太阳是黯淡的,行走的人也是黯淡的。”刘光坚定的说道。

我看着眼前的她们,心中的希望正在燃烧,或许反叛就是唯一的出路,顺从只有被尘土淹没,时间拿走了青春,岁月把容貌吞噬,可不甘平庸的心永远年轻,它的血液永远都不会流向世俗。

……

转眼间到了捐赠仪式,一早校长就安排我们去布置场地,彩带,气球,还有音响搞得跟皇上登基一样隆重。

全校学生站成两排夹道欢迎他们的到来,看着面包车上拉着的书籍,我们眼里的渴望无法隐藏。

整个大会持续了三个小时,不知道讲了什么,校长讲完老师讲,老师讲完学生代表讲,学生代表讲完领导讲,最后搬书都是我们来搬。

“哎,小刘子,这书上面怎么还有名字啊。”王孩儿拿起书说道。

“对啊,这本书怎么还少页了。”陈楠拿着破损的书本。我看去确实少了几页,里面夹着纸条上面写着:就你们这些乡巴佬,还想看书,好好去种地吧,哈哈哈哈。

蒋大志气不过,要去找校长说,我赶紧拦住:“算了,别去了,去了又能怎么样呢,有书看就行,再说了,我不相信这一千本书全是这样的。”

我们一本一本把它们摆放在擦的锃亮的书架上,它们就是我们的宝藏,是我们未来的宝藏,那几年我如饥似渴的读完了所有书,一遍又一遍,即使有些断页和破损,我们也会小心翼翼的修补,拿胶带仔细的粘好,从«悲惨世界»到«鲁迅全集»,从«文学摘要»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每一本我都视若珍宝,也是那几年我们的文学储备量一下子大了好多。

“同学们,下午第三节课不上了,我们一起去把分到我们班级的荒地开垦出来。”陈露说。

“好啊,好耶!”学生们齐声道。

一起和陈露相处这段时间,我们都已经深深的喜欢上这位老师,只要是她带我们去,没有人会拒绝的。

“那个,你们几个男生力气大,去拿锄头锄地,女生跟我去清理他们锄下来的杂草。”陈露在一旁指挥工作,我和王孩儿他们拿着锄头卖力的锄着地。

正在埋头苦干的王孩儿,不知道施敏已经来到他身后,悄无声息的拍了一下他,王孩儿被吓了一跳,转过身看着施敏:“你干嘛。”

“诺,这个给你。”施敏拿着编好的花环。

“这是给我的吗。”王孩儿摸着头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不然给谁的,你不要就算了。”施敏看着王孩儿,情愫在她大汗淋漓的脸上出现。

“我要!我要!”王孩儿立马接过施敏手中的花环,带在头上,傻呵呵的笑了起来。

我看在眼里,心想王孩儿这回算是妥了。一块荒地很快弄好了,陈露让我们收拾收拾就回家了。

第二天陈露拿来几棵树苗:“今天我们把这几棵树栽上,等到你们毕业后它们就能长大,所以你们这两年要用心呵护它们。”

背着树苗,我们来到昨天开出的地里,没过多久就全部栽好了,陈露又拿来一袋花种,给我们发下去:“你们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把它们种下去,这将是你们亲手栽种的第一朵花。”

我拉着蒋大志他们来到树苗底下,把花种围着树苗洒了一圈,王孩儿则带着施敏来到地边,把花种沿着地边洒了一排。

鲜花初绽,三年后我上初中那会,再回到这里,当年亲手种的鲜花正开的娇艳,而种花的人却已分道扬镳。

一个月后……

“本周五开始家访,同学们回去跟家里说一下。”陈露说着,底下学生们开始议论纷纷。

回到家后,我同母亲说了这件事,正说着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我连忙去开门,门开后发现是陈露,心想这咋第一站就来找我了,还有很多事情没和母亲交代呢。

母亲看到陈露来后,立马出来把陈露拉进屋里,我去倒水,刘光则去拿吃的。

“刘平妈妈,我是他俩的班主任,这次来访主要是想和你们说一下刘平刘光的在校情况。”陈露坐在沙发上看着母亲。

母亲一脸茫然:“是不是刘平那混小子在学校跟人打架了,你别急老师,我现在就去收拾他。”说着母亲就起身去屋里拿鸡毛掸子,我一看这还得了,立马撒腿就跑,母亲看到我跑,大声说道:“好啊你,果然是打架了,有能耐你别跑,看我今天不把你腿打断。”

场面一度失控,这时陈露跑过来拦着母亲:“刘平妈妈,您想错了,刘平在学校没打架,表现的也很好,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母亲放下鸡毛掸子,笑着说:“那就行,不过这小子挨打大部分都是跟人打架,所以我以为这次也是呢,你看这事闹的,实在对不住啊,陈老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