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千里寄深情(二)93(1 / 2)

华志芸拍胸脯说:“只要你订满五十万元钱的货,对方就可以报销来回车钱机票。”

说完这话华志芸却菩萨头上长草——荒(慌)了神。她想万一明哥不认这笔账怎么办?这不是失信用了吗?她想写个条让进货人带去,他见了我写的条就一定会认可。可这就露出了我帮他推销的马脚,他会背上欠我情的包袱,这条万万不能写。转而她又想,明哥不是那种小家子气人,他见进了这许多货,高兴还来不及,一定会蜡烛一点就明,通情达理认这笔账,再说这也是一种促销手段,会越传越广,远道来进货的人会越来越多。想到这里他也踏实了。

那老板却顾虑重重说:“五十万的货要销半年呢,再说资金也不够。”

华志芸又出主意说:“你还可以找一个同行,二家就能凑足五十万。”

老板冷笑着说:“同行是冤家,一起去进了这货,这不是抢我的生意吗?”

华志芸嘻嘻笑了说:“你可以找一个远处的同行嘛,这样互不抢生意。”

老板一想,确实行,于是就打通了远在几十里外另一个县城的同行。那同行也与他一样进的是大兴(山寨)货,正在为产品的质量与顾客发生争执,听了电话,也同意前往。于是华志芸忙给了地址,满意而归。她沾沾自喜,自言自语:明哥,咱们家乡起步早发展快,市场已饱和,这些产品已经滞销,可大西北还刚起步,还能畅销,开通了这条路,虽利润薄了点,肯定会财源滚滚来,再说只要保本销掉仓库积压,盘活资金就是胜利。

接着她还到另一个县城去推销……

徐浩明坐在办公室呆呆地出神,他想起华志芸在“特殊阶段”替他排忧解难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场面;又想起华志芸来到他店中后,使生意大有起色,销售额月月飙升的场面;还想起她与我们夫妻,三个臭皮匠正好合成了一个诸葛亮;他甚至出奇地想,要是志芸不走,一直经营着这店,不但她自己赚了钱,厂中的产品也不会积压如此多;他甚至想,要是华志芸在,她定会给自己出谋划策……遇到难事倍思亲,他黯然神伤。

突然妻子急匆匆闯进来说:“老板,喜讯,有三个大客户来订货啦!”说罢三个人已在后面跟了进来,徐浩明忙站起来笑脸相迎,递上“中华”烟。对方不吸烟,杨玉琴已倒来了茶,三人坐下。杨玉琴一直觉着自己不着台形,只会苦干实干做参谋,从不参与丈夫谈生意的事,她知趣退出去忙她的事。那三人都讲着标准的普通话,寒暄后言归正传,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开门见山一一询问了价格,徐浩明一一报了。对方听后皱了皱眉头说:“比我们进的货的价格有些偏高,还可以让利一点吗?”

徐浩明解释:“我们的质量实行三包,硬挡,胜大兴货一筹。”

对方说:“我们就是奔着你们的质量来的,可是我们那儿是贫困地区,太贵了也卖不出去,因此只有价廉物美,才能打开销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