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王后的心意(1 / 2)

也知道王后这是为了让他宽心,笑道:“东伯侯对王后疼爱有加,王后有事,东伯侯一定会马不停蹄的赶来。”

太师这样一说,算是同意了王后的说法,同时所言非虚,但凡王后有任何事情哪怕极小的事,东伯侯都能当天大的事来办。

大王的事,就是王后的事,确实能给大王帮助,帮助还不小。

如此确实让他心宽了点。

而太师的话却让王后的脸一红。

东伯候对女儿是出了名的宠爱,即便她早已嫁为人妇,待她依然如未出阁时一般,宠爱未减少半分。

人所共知,她也自知,所以不好提起,但为了大王,不得不提。

她既然是已经出嫁,就不能与娘家纠葛太深,一是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二是,她既已成人,又是大商王后,就应该独立起来,作为一国之母,更应该有相应表率,而不是依然在父亲膝下承欢,像个未知世事的孩子一般。

也免得被其他人猜疑,她与娘家牵连不清,别有用心。

从入宫起就明白的道理,让她知道绝不能让别人说闲话。

她一入宫即为妃,很快便升为王后,正是靠父亲的荫庇,既已是入宫为后,她就不单纯是谁的女儿,也不单纯是大王的妻子。

作为一国之母,她就应该以大商为重,作为王后,他就应该以夫家为重,以前她怕这怕那,但现在她什么也不怕了。

只是太师的话,还是让她有些不好意思,倒不是怕太师取笑她,说她依然像未出阁的小姑娘一般,毕竟太师的年龄摆在那里,也是她从始至终引为信赖的一个长辈。

只是不依靠父亲的势力和实力,是她一直以来的一个原则,是为了避免别人说她,堂堂的一国之母,能有今天的地位,走到如今的位置,并且坐稳,一直一来,是依靠娘家。

这是对她的否定,这是她绝对不允许的。

不过为了大王,她还是打破了这个原则,她还是得依靠父亲,才能做到一些事情,才能帮到大王。

这也是她为什么会不好意思,为什么会脸红。

王后向来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这太师是知道的,也对王后了解,能如此,足以证明对大王的心意。

以王后的倔强和坚持,有了东鲁侯相助,这样在他看来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至少没人敢胁迫大王!

对子受而言,至少没人敢动他!

他也忍不住看向王后,没想到自己这个亲亲大老婆这么给力。

东鲁侯可是四镇诸侯之一,四大诸侯中,虽以西伯侯姬昌实力最强,但东伯侯也差不了多少。

不得不提一下这个西伯侯,西伯侯也称周侯,封地为西岐,这个西岐正是以后反叛并推翻大商,建立周朝的存在。

封神量劫也将由西岐始,而带来这一切的,正是他的儿子,未来称为武王的姬发。

而姬昌未来被称为“文王”,这个文王是他儿子追封的。

姬昌生前并未造反,而是死后交由他的儿子姬发去完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