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3)17(2 / 2)

想到此处时,灶中的木材已经燃尽,黑青色的干木变白变灰。李全心中泛起明悟,此战宜速。

匆匆将用过的碗筷与瓮洗净,此行路途遥远,李全回屋换了身衣裳,备足银两和干粮前去拜访黑雨寨和赤鱼寨。

二者论起势力略逊于黒虎寨和黑风寨,而且在利益上也无太多干系,能否说服二者将直接决定对黑虎寨能否一战而下。

李全背起行囊,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沿着坎坷不平的山路往前走去,远处灰色的云霭漫天。

走了两个时辰,山中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幸好穿了蓑衣,不必担心身上的衣服被淋湿。雨水渐渐地汇聚到了路上的小坑里,脚下的泥土也越渐湿滑。

从行囊里掏出水袋,饮上一大口,便将袋口打开,任雨水贯入其中。

这般一刻不停地走,待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雨终于停了,李全也抵达了山顶的位置。从怀中取出地图,根据山峰的位置辨认了一下周围,确认没走错地方。循着大致的方向继续向前走去,前方已无大道,只有一两条少些荆棘的羊肠小道。今晚先在此修整一夜,明日再继续赶路。

去周围林子里找了些落叶和树枝,想要生把火来驱逐周围的野兽。但手上的打火石试了好几次都没能将树枝和落叶点燃,刚点起火苗,树枝和落叶上就冒起了白烟,不一会儿,火就熄了。

李全没有办法,只能去树上折些大点的树枝,用剑削去湿润的表皮后,才能勉强将其点燃。火堆搭起后,将之前点不着的树枝和树叶放在一旁晾着。

月亮慢慢地爬上了山,李全坐在温暖的火堆旁,嘴里嚼着干粮,想着要是出来一只不长眼的狍子或是狼就好了,这样自己也能暖和一下胃部。

但大半时候总是事与愿违,除了鸟叫外,李全等了一个多时辰都没听着动物的叫声,今晚的加餐大概是没有了。

夜半时分,月明星稀,老天爷看李全袋中的水快喝完了,决定给他下点雨补充一下。睡得正香的李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小雨气得直跳脚,赶忙将东西打包好,穿上蓑衣,披上斗笠去林子里再找些树枝和落叶回来,避免火堆被雨浇灭。

火焰上方不时有白色的蒸气冒出,李全的脸上阴晴不定,头顶的雨水正滴答滴答地往下掉,远处月亮还恋恋不舍地留在原处。天黑路艰,加之又下着小雨,李全如今是睡也睡不得,动也动不得,若是睡去,恐怕火堆过一会儿就会熄灭。此时的天气和时间也不是出发的时候,李全只能这边一边添柴一边烤火,伺候着这堆火。要是火堆熄了,今晚就得挨冻了。

雨水的滴答声伴着火堆不时发出的噼啪声,困意再次涌了上来,李全不知不觉间又入了梦乡。

当他醒来的时候,天亮了,雨停了,火堆也熄了。

又是崭新的一天,白色的雾气笼罩在林子上空。从行囊中取出干粮,放入嘴中慢慢咀嚼,就着昨夜的雨水咽下,今天又是奔波的一天。

随手从树上折下一条枝干,拨弄着前方的杂草,心里想着要是有蛇的话,也能吃点好的。脚下虽是步履匆匆,但越往里走,动作便越是缓慢。头顶的树荫变得越来越密,榕树的根须从树上直直垂下,纵然是正午在这树林中也若那黄昏一般。密集的树冠直接将阳光截去了大半,地面上连根草都长不起来,只有石上的青苔和腐朽树干上的菌子还能生长。

如此这般走了一天,在日暮时分才瞧见了人烟。循着烟的位置快步往前,终于赶在太阳落山前看见了屋宇,一座小院。

噔噔噔,噔噔噔,连续的敲门声惊扰了屋内正在吃饭的人们,接着便是一阵推拉椅子声,走路声以及开门声。

开门的是一个皮肤棕黑的中年男人,额头上是一道道深深的皱痕。他看着门外这个披着蓑衣带着斗笠,身上满是泥土的人,没有发声,再三看了看确认不是自己的某个亲戚后才发问道:“你是?”

“小生自这林间行路,途中迷了路,先前望见了人烟才赶了过来,不知能否在此买些干粮,以便行路。”

男人见是旅人而且只有一人,也就松了些警惕,道:“那便进来吧,我们这里刚做好了晚饭,客人若是不嫌,多添一双碗筷便是。”

“甚好,甚好!”李全由衷感谢道。

淋了两天的雨加之又没吃上热菜的李全,此时已是口舌生津,哪怕现在吃大当家家中做的野菜和豆子也只会觉得是无上的美味。

这户人家中一共有六口人,接待李全的应该是这家中的主事人,餐桌上的吃食倒是超出了李全的预期,本以为只有野菜和糠,没想到摆着的却是蔬菜和大米,甚至还有面食。

尽管在吃饭时主人家再三表示可以随便吃,吸取了上次教训的李全还是选择主吃大米饭和相对比较常见的菜,至于面食这种更是碰都不碰,还是主事人亲自递过来一张胡饼,李全才应下。

难得的一顿饱饭啊,李全心中感叹道。

“不知主人家可有刚才那般的胡饼,我打算买一些拿到路上当干粮吃。”

“当然可以,客人若是不急,今日可先住下,明早我让儿媳帮你多做几张,带到路上去吃便是,些许面食算不得什么,就当是老朽的一片心意,钱就不必了。客人要不先去厢房看看,若是缺些什么,我再去拿。”桌旁的一位老者道。

“不必了,有间可以遮风挡雨的屋子就已经很好了,小生又怎敢奢求?”李全鞠躬谢道。

“哈哈,来者是客,客人不必拘束,就当这里是自己家吧。远行出门,能帮则帮,权当是老头为自己多积些功德。”老者笑着回答道。

“如此甚好,甚好。”推辞不过的李全只好应下。

跟着老者去了厢房,铺了床席子,拿了些稻草来盖着,权当是保暖。

“客人若是还有需要的话,尽管开口便是,莫要拘束。”

“那小生倒却有一事相求,不知此处可有热水,林中奔波多日,身上已尽是泥泞。”

“小事,小事,等会儿烧些热水,客人再去沐浴便是。客人现在要是有空,不妨陪老朽聊会天。”

“当然可以,您先请。”

老者在前,李全在后,两人坐回了刚才吃饭的桌子上。

“刚才吃饭的时候,听您的口音,不像是蜀地人士啊。”

“老爷子耳朵倒是灵敏,我本江南人士,家中也有几亩闲田,足以供我四处游历。如今到了此处,接下来准备去成竹港坐船入蜀地。”

“老朽年轻的时候也是这般,奈何如今年老体衰,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人老心不老啊,老爷子今年高寿啊?”

“虚岁快有七十了,哈哈,就是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熬到那天。”老者张开缺了牙的嘴笑道。

……

正当二人交谈正欢之际,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那个中年男人赶忙过去开门,门刚打开一个小缝,那人脸上瞬间变了颜色。

砰,“诸位客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晓。”邢秀才摇了摇扇子,到一旁歇息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