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1)(1 / 2)

书接上回,这李全自打入了明空镖局后,便在这座城里安顿了下来。每日除却早上的时候需要去镖局点卯,其他的时间无甚限制。

只是这镖局的生意似乎不太好,李全都快来这镖局上班半个月了,也没送过一趟买卖。眼看快到月中了,李全不禁开始发了愁:自己这个月一镖没送,这当家的不会克扣自己的月俸吧。要是这镖局的买卖继续这样下去,自己怕是得扫地出门,到时候恐怕下月的生计都成问题,说到底还是银子的事。

这银子的事可不是小事啊,李全这半个月里,每日点卯以后便回房钻研剑谱,饿了就去外面点些饭菜吃。一分银子的进账没见着,这花出去的银子却如那流水一般。平日里读的津津有味的剑谱,这几日也无了钻研的兴致,整天就想着那十五日发月俸的事。

在忧虑中,便到了这十五日发俸的日子。

“管它呢,这黄镖头莫非还能将我开了不成。”李全起床着衣,喃喃自语道。

今儿这明空镖局热闹非凡,李全踏过门槛,进去一看。

咦?这镖局中的人怎地比平日里多了这么多,其中好些都未曾见过。

待日上三竿,在场的所有人都点完了卯。黄镖头坐在椅子上,拍了拍手,其后两个力士便合力抬了个大箱子上来。

黄镖头自怀中掏出一个账本,接下来便开始念名字,被念到名字的人就走上台去领月俸。

李全这才明白,原来这里的人全是这镖局里的镖师。平日里点卯时见上一面都难,今日这领月俸的时候,倒是整整齐齐。

终于念到了自己的名字,李全赶忙走上台去,准备领钱。

“慢着。”黄镖头顿了顿。

李全暗道不好,莫非这姓黄的反了悔,不打算给自己月俸了?

“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便是新来的李镖师,李全。”黄镖头自椅子上站起,拍了拍李全的肩,亲自数了铜钱递给李全。

“李镖师,这数目可对?”

“对的,对的,黄镖头。”李全领月俸的时候,已是喜不自禁,哪还有空去数那铜钱,嘴上不过应付了事。

待到了台下,李全才想起来数这铜钱,一细数,足有十五枚大钱。数目不对啊,李全心想,我记得我一日的薪俸是八十个铜币来着,不足半月按半月算,那也最多十二枚大钱,这黄当家的怎地凭空多给了我三枚大钱,莫非是这黄当家的考验于我?不行,待会儿得把这三枚大钱还回去。

可这眼下黄镖头还在给人发月俸,人多眼杂,不便上去还了这铜钱。待等会儿人走的差不多了,再去寻那黄镖头。

镖师们领了月俸也不多留,径直从那大门出去了。

李全便坐在那院上的石椅上,等到这庭内的镖师都走完了,才走了上去。

“李镖师,可有事?”黄当家面上似乎有些惊讶。

“这,黄镖头,刚才发薪俸的时候,您多给我发了三枚大钱。”

“哦,原来是这事,李镖师,这钱你收着便是,不必还我。”黄镖头笑答。

“这怎可?这钱我收不得。”李全纵然想要这三枚大钱,但若因这失了这镖局的活计,那才是因小失大。

“做生意嘛,离柜不认。出来混,就要一个唾沫一个钉,只要无异议,便算是成了规矩。若是打了眼,也得认栽。李镖师,你可明白?”黄镖头边说边将铜钱推了回去。

李全无法,只好收了这三枚大钱。

下午无事,李全就在城中逛了起来,怀中放着此月的薪俸。

这月俸到了手,心中的石头自然也就落了地,看那屋上的乌鸦都觉着比平日里顺眼了几分。忽地,一阵风吹过,这食物的香气便入了李全的鼻中。

李全毕竟十六七岁,少年心性,如今怀中有钱,不免想去打打牙祭,便寻着这香气的来路追了过去。这愈是往前,香气就越是浓郁,肚里的馋虫算是勾起来了。

一过转角,眼前便尽是些卖小食的铺子,道路两旁不时有一二顽童举着糖人跑过。这条街上算是集了益州之地的美食,若用打油诗道,那便是:

冰糖葫芦,豆腐脑;

糖油果子,绿豆汤;

醪糟汤圆,猪儿粑;

狼牙土豆,肥肠面;

冷锅串串,钵钵鸡;

再往里走,更是不得了。

只道是:

黄糍粑,白豆花;

红黄凉糕,杂酱面;

黄白冰粉,棒棒鸡;

这还是些喊得上名字的,那叫不上名字的,更是多如牛毛。

这李全在家中时,李父管的甚严,哪里见过这么多花样?一时眼往冰糖葫芦看,腿往豆腐脑处走。不过这些个小食倒也不贵,李全便先买了冰糖葫芦,又去那铺子上吃起了豆腐脑。

正当李全吃得高兴之时,后背突然被人拍了一下。

“这不李全,李镖师吗?今个儿怎来这玩了?”

李全转头一看,来人是那今早上在镖局遇到的洪刚,洪镖师。

“最近一直在屋中忙,下午看着无事便出来玩了。”

返回